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人大附中校友专访:04届翟禹(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4日 14:39   新浪教育
人大附中校友采访之04届校友翟禹
人大附中校友采访之04届校友翟禹

  校友介绍:翟禹,人大附中2004届毕业生,现为清华大学电子系二年级研究生,积极筹办清华大学的校友团。高中阶段曾获全国物理联赛一等奖。六年一直就读于数学第一实验班,是班级英语剧的总导演。

  回忆总是带着所有的酸甜苦辣,以倒叙的形式缓缓呈现。这位学长离开附中的时间,与生活在这里的时间一样长,但似乎附中的一切对于他来说仍然历历在目。身为清华大学电子系研二的学生,他尚未走进社会的加工厂。他与我们的不同在于他的诸多经历予以我们这样那样的启示,他的经验之谈或多或少是我们命运的谶言。走进清华FIT楼时我全然没有不安和忐忑,而是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去倾听、去记录他满满一箩筐的中学时代的回忆。

  采访刚刚开始的时候,他浅浅一笑,谈起附中一门独特的素质课——陶艺。“人大附中那时就已经开始尝试开设陶艺等选修课。上了大学以后,我才发现我们学校的选修课、素质课都是走在别人前面的。我记得北京其他的高中那时还并没有选修课的概念。陶艺课大概是转转盘、捏泥巴,最后还做了一个小的陶罐儿。对这个印象特别深。然后对于课程,因为我那时候在第一实验班嘛,所以基本来讲每一个课程都是配的非常好的老师,每门课都非常好。毕竟最后留下印象的还是一些独特的东西。”

  说到第一实验班的氛围,他这样评价:“班内同学都非常强势,有些同学独立一点,但大家相互切磋,学习氛围很强。不同的任课老师有不同的风格。比如说我们的语文老师,于树泉,他就是那种特别细腻,特别有情怀的人。而我们的班主任化学老师,就严格一点。从他们身上肯定是吸收了不同的东西吧。

  在附中、在清华,学习感受很不一样。高中和大学首先就有很本质的区别。大学是更为自主的,如果自己不在意,完全有可能一个学期就退学了,我身边也有这样的例子。而在附中,家长、老师都十分关注自己的情况,管理得细致入微。

  附中后来有了英语剧,可以说是阴差阳错地我办了我们班的英语剧。我是总导演。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过“唐伯虎点秋香”,那个差不多是绝版的舞台剧了。听说后来大家就更倾向于拍DV了。那个时候学习任务比较紧,而我比较喜欢组织这些东西,最后大家就推荐我当导演了。反响不错。”翟禹学长像个小男孩儿一样顽皮地笑起来,右手悄悄挠挠头,似乎看到了当年唐伯虎点秋香的快乐场景。我不禁想到,若干年后的我,忆起豆蔻年华的趣事,是不是也会如此的沉醉?

  准备这个采访的时候我了解到他在24家教网做过免费家教。冷不丁这么一问,学长着实有些惊讶:“这确实是一次成功的社会实践经历,真的没有想到你们会这样用心准备采访。现在人大附中办的很大,向外辐射了不少分校。我做家教,附中办教育,还是有关联的。有时候回到学校,也会跟老师讨论讨论,问问该怎么做,或者说会不会有合作。现在我在清华大学组建校友团,也是缘于一次偶然的机会。之前有次校友返校,我是我们班一个筹备的人,跟老师接触的过程中,老师们觉得我做事还比较周到,就来跟我商量成立清华校友会的事。我本身也有类似的想法,所以双方一拍即合了。清华的校友已有20多人参与帮忙,下学期就会办各种活动。成立校友会的目的是方方面面的,作为一个学生组织,有一部分内联的功能。另外一点是负责整合附中优质的资源,还有经验分享、工作方向指导等事务。总之是很好的一件事。我的任务就是搭一个交流的平台。”听他说得入神,我不好意思地做个暂停的手势,询问他现在回首附中时有着怎样的感情。他非常坚定地回答,没有在附中的这六年,就不会有我的今天。言谈之中的感恩溢于言表。他还表示这六年是他性格形成的一个重要阶段,而附中做得很好的一点就是在传授知识之外,还给予学生一些不同的体验和感受。学长是非常理性的人,可是说到动情的地方也会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身子,一脸虔诚。我想这大概便是深沉的爱吧。

  翟禹学长今年研究生毕业,我不可避免地问到他对于未来的规划。他的回答颇有精英的风范:“择业首要因素还是看个人的诉求吧。一般说来在高中阶段面临的选择并不多,好多时候可能想不了那么远。最后的决定因素并不是这个人的学习多优秀,起重要作用的还是综合能力。”他边说着我边在心里暗暗地祝福这位优秀的学长早日找到心仪的工作。“我接触的有的女孩子喜欢安静,就去工作轻松一些的地方;有些男生选择去闯一闯,比如去投行。金钱对于我个人只占到一部分的考虑。北京人也不太面临住房的问题,毕竟从清华出来应该不会饿肚子,还是会综合着考虑吧。现在我在学计算机、互联网,总是感觉互联网所诞生的技术有许多不会被立刻地应用。所以我可能会去工业界,去一些公司做一做。另外一种可能是以后做一些组织或者管理的职位。就业这个东西是一个双方面的过程,主要是看当时有什么机会。”他总是那么自信而有条不紊地道出他的想法,他礼貌友好,让人觉得采访他是一种享受。

  “在这里也给附中的同学们提一些建议。首先是友善地对待身边的同学。从一个较高的层次来讲,你得先帮助别人,别人才会来帮助你。高中时环境很单纯,上了大学,自己面临的选择就太多了。而且自己做错事的机会也增加了。在学习方面,不用说,一定要努力。高中是分化会很严重的一个阶段。这时候如果学的很好,后面的路就会比较顺利。反之,如果到时候回过头来补,就会费很大的功夫。多去接触一些学长学姐,让这些过来人讲讲不同的道路是什么样的,然后再做出自己的选择。学习方面就跟着老师走就好啦,我觉得附中的教学没什么问题。

  再来说说人大附中精神。作为一个学校,这些口号本身是空的,学校能做的就是提供各种各样的平台和机会。我那天还在和一个师兄讨论,说04年以后附中高考成绩就越来越好了,到现在毋庸置疑在北京是拥有一个很领先的地位。得到的结论是多年坚持的素质教育到现在该有一个反馈了。素质教育就是在传统的课本之外,把一些个性、思想、兴趣给扩张、发散开来。我们那时候足球赛篮球赛就都有了,很有特点的一个就是英语剧,前面也提到过。它也一直延续到现在。我再回去的时候看到你们有了很多新的机会,比如新开了什么模拟联合国大会等等。经过这种教育的学生出来肯定是不一样的。因为学生们会通过参加这些活动考虑到方方面面的情况,比如做事情的步骤、待人接物的方式以及如何组织、联系、宣传某个活动。这种反馈甚至会最后反映到成绩上。

  附中的孩子也应该自己主动去想一想职业的规划。中学生把大概90%的精力都放在了学习上,可能没有太多时间顾及这些。但我觉得主要有两个方面比较重要:一个是平时的培养,平时的积累让学生对行业至少有了一些了解,头脑里不再完全是数理化、史地政这些科目了。二是临阵磨枪吧,等报考专业的时候可以去问问招生办的老师。这个特别重要,因为择业影响会延续一生。”学长的话句句一针见血,温和的语调中透着犀利的思想。他非常愿意把自己的经验拿出来和学弟学妹们分享,而这也正是他价值的体现。

  “若用一句话表达,你最想对母校说些什么?”我的问话回到了我此行的最终目的上来。“谢谢。”他回答。可能一个人想要说的太多了,就只好把千言万语凝聚成只言片语,效果却胜过任何冗长的感恩。——“请你对附中建设百年一流名校、筹办60周年校庆提出一些建议?”他顿首沉思,回答仍然简约。“附中照现在这个模式发展下去,建设百年一流名校毋庸置疑。说到校庆,60周年当然是很有意义的一年。清华校友会的建立多少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就校庆筹备而言,我想校庆办应该会想得很周全,就不多说什么了。祝母校生日快乐。”我不放心地追问:“那8月7日的庆典,如果没有什么事情的话——”“一定去!”他郑重的许诺叠加在我未落的话音上。心头一喜,我笑逐颜开。而他呢,又对着摄影师的镜头讲起了宿舍的变迁……我退到角落里,重新听着他的录音。我们抵掌而谈,却都感慨万千。整理着这些天的零零落落,也整理着我所有的思绪与感动。

  采访后记:

  刚和雨桐、许頔她们见到翟禹的时候,他正在清华的FIT楼里办公。我们找了一张颇有风味的圆桌坐定、采访。面前的这个学长,集风度、智慧、才干于一身,温和的语调里透出敏锐的思维和运筹帷幄的思想,似乎24岁就超前拥有30岁的一切。人大附中是我们共同的话题,只不过他是过去时,而我,是现在进行时。我采访到的他对母校的感受只是他诸多回忆中的沧海一粟,但我仍是百感交集。一句简单的“祝母校生日快乐”凝聚了所有所有,也随着这一次的采访永远地被我收藏到记忆的行囊里。谢谢附中给我这个机会,让我去聆听一个校友温暖的回忆,去结识这样优秀的附中人,去增添我自己经历里的爱与感动。撰稿人:鲍杰

  注:本文转自人大附中60年校庆官网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