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人大附中68届校友杨镰深情忆母校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4日 14:50   新浪教育

  采访&撰稿:李可査晶晶 罗郁欣

  2010年2月12日,旧历新年的大年二九,我们有幸采访了人大附中68届校友杨镰老师。由于刚好碰上文化大革命的特殊经历,让杨镰老师对青春岁月与人生长路有着不一样的感触。虽然已经时隔几十年,杨镰老师依然对自己的母校情深似海。采访过程中,他的眼中一直闪着泪光,仿佛回到了那段历久弥新的青春岁月。

  “人大附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地方是食堂。那时,每个人每月只能吃一斤肉,食堂的师傅就自己杀猪给我们吃。人大附中给我们这群正在长身体的小伙子们提供了充足的营养,我们的伙食甚至强于当年的北大,而我们的伙食费却是他们的一半。”杨镰老师的这番话让我联想到了现在附中的三层食堂,看来附中的食堂好是一贯的传统了,我们几位采访的同学不禁会心地相视一笑。

  “附中的教室很好,我们的课桌、椅子、灯都是最好的;附中的图书馆有很多书,让我们能如饥似渴地吸取多方面的知识;还有操场,为学生锻炼身体、强健体魄提供了保障,那时我们还挖过一个游泳池。”

  除了这些优秀的硬件设备,杨镰老师还很感谢母校的老师。“我印象最深的是王干桢老师,她当年教高一年级的语文,这是一位非常敬业的女老师,只要你愿意,她就会给你面批作文,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王老师一直单身,住在学校的教师宿舍,学生把她家当作了自己家,她对学生视如己出,仿佛我们就是她的孩子。”

  提起恩师,杨镰老师还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当年我的数学不好,一次期末考试只考了2分,但总体而言我是个好学生,作文也写得很好,最后的总体评价老师给了我4-。我拿着成绩单,十分感动,我本不该这样得这么好的分数,但老师为了鼓励我,给了我4-,以后的学习我也更加努力了。”杨老师的一番肺腑之言让我体会到,学生的健康成长与附中“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紧密相连。老师们对学生的尊重令每个孩子阳光自信,发扬自己的长处,勇敢追寻梦想,而教育的初衷不正在于此吗?在人大附中学习了三年多,我接触到了许多老师,虽然他们的年龄不同,教授知识不同,但无论哪位老师都很耐心地解答我们的问题。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他们也会热心地提出建议,这就是附中老师的共同之处吧。

  访谈中杨老师多次坦言中学是他最美好的一段时光,现在每每想起都会热泪盈眶。

  “在人大附中的那一段日子里我学到了今后一生都受用的知识。”

  “人大附中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因材施教。那时的我形象思维非常发达,喜欢写作和一切人文科目,但对于量化分析却不太在行。不怕你们笑话,我有一次数学只考了2分(满分5分)。老师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我,给我补课,期末总评还给了我个4-。我一直非常感激那个老师,也从此以后立志要好好学数学。”现在身为社科院教授,无论研究古代文献还是去探访新疆的“大河文明”,都离不开量化分析。杨老师说,年少时他从书堆里找到了立足点,投入工作后他从现场找到了形象感。也正是早年的教育奠定下的基础,是杨镰老师能有今日的成就。

  除了对母校的怀念,杨镰老师还特别提到毕业后在军马场接受再教育的那段时光。“凭良心说,我们当时真的没受什么苦。军马场对我们这些北京知青还是很好的。”杨老师特别讲到了自己当时是如何“偷”书来看的。据他回忆,那时候本是不允许看一些所谓“四旧”的书籍的。但是由于放马的地方在山里面,没有人能知道放马人都做些什么,而他们几个人轮班,每人一周有四天没事做,于是杨老师便从当地村委办公室用来囤积收缴上来无人处理的“四旧”书籍中“偷”出书来看。也正是这样当时算作“反动”、现在看来荒唐的办法,让杨老师在放马期间依旧能大量阅读书籍,丰富自己。如今对放马年华的怀念,或许正是杨老师对自己那几分动荡,几分疯狂的青葱岁月的无限怀念吧!

  “人是靠成功鼓舞的。”现在已经享有教授之誉的杨镰老师对许多问题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不要老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过多的失败会让一个人迷茫,从而丧失了继续下去的勇气。人生需要定一个具体的目标。不要好高骛远,恰恰能完成就很好。一次又一次小小的成功会激励我们更好地走下去,攀登成功的顶峰。”

  “不要把力量放在改变自己的缺点上,应该放在发挥自己的优点上。”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有缺点,如果把所有的力量都放在改变缺点上了,改变了缺点的你还是没有任何优点的普通人。如果你能及时抓住优点并加以发挥,就成了一个有自己的特点,能做出一番成绩的人。“比如说一个人不善于与人交往。如果他花几年的时间只是训练自己和别人相处,最后不用害怕和别人说话了,那又有什么用呢?他改正了缺点,可与人交往是一般人的基本能力。比如说这个人有个优点,他对所有的朋友都非常真诚。如果他努力发挥这方面的优势,会是自己不多的朋友与自己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也可以通过朋友再认识一些值得交往一生的人。”正如在采访中杨老师给我们展示的那幅冯至先生的题字所写的,“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一个人应当激发潜能,认识到自己的优势,突破自己的极限,寻找自己新的位置。杨老师精辟的讲解犹如醍醐灌顶,让我们在接受了全新的观点的洗礼的同时也充分体会到了杨老师的人格魅力。

  我们的采访即将接近尾声。当提到我们该如何选择职业这一问题,杨老师的回答是“要尽早确立志向。这样你的人生就是在不断地完善的过程。想好自己的位置,不能满足于现状!”最后,杨镰老师对我们现在的人大附中的学生提出了一条建议,简短,却十分有力:求实。是啊,无论是对知识的探索,还是今后对工作的追求,我们都不能忘记要求实这一准则。用求实的态度面对每一件事情,用心感谢生命。这是杨老师对人大附中精神的理解,更是他对人生的理解。不管是在学校里,还是将来走出学校,我们都应当本着求实的原则,追寻更完整的自己,更无憾的人生。

  注:本文转自人大附中60年校庆官网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