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人大附中校友专访:81届校友张小兰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4日 15:10   新浪教育

  撰稿人:阎蕴运

  记者:阎蕴运 陆璐

  校友介绍:张小兰(笔名汪融),人大附中1981届校友,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北京大学文学士、法学硕士学位,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公务员,文化月刊副主编,中国文化报社总编室副主任,新闻部副主任,国际部主任,现任中国文化报社企业文化与国际交流部主任,主编,获省部级以上新闻奖10多次,其中一等奖8次。发表过各类论文、作品数百万字。

  回忆总会在时光的打磨下逐渐显出温润的光芒,仿佛被镀上层金边般,只留存美好的记忆在心田。而张小兰校友,追忆起当年在人大附中的学习生活,似乎一切总是宁静中充满活力:生活规律,充满理想,老师敬业,同学友好。

  问起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她仿佛沉浸在回忆中:“最难忘的是每天下课都和同学们一起打排球,跳绳和做各种游戏,但是对学习也认真对待,从不懈怠。不过学习成绩似乎不那么至高无上,快乐和增长知识才是主旋律。”

  提到当年的学生活动,她不禁有些自豪:“我当年曾是人大附中学生干部标兵,高考在生活中的比重很少,考虑最多的是发展个人爱好和把班上50多不是团员的同学在毕业前都发展成团员。结果,我做到了,而且顺便考上了北大。”

  “在人大附中的日子中,最大的收获便是学会过集体生活,培养了团队精神,增加了对学习知识的兴趣,立志当对祖国有用的人。”

  问起走出校园后回首中学生活,她对母校的怀念之情浮上心头:“那个到处都有我游荡和玩耍痕迹的校园,关爱欣赏我们的老师……”而真正的人大附中精神也在重复的思考中扎根心头:“从这里走出的学生应该身体健康和充满活力,善于与人相处,对学习保有经久不衰的兴趣。”

  谈到职业选择,学长直言附中学习生活对她的影响:“通过学习世界地理,我对中国之外的世界充满兴趣,所以毕业之后最终选择了做国际文化交流,游历世界各地。”而问到她对于学生未来规划的建议,她的回答则简洁而有哲理:“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提到对现在同学的建议寄言,作为资深记者的她颇有感触:“中学阶段是人生成长最关键的时段,现在附中的学生最应该做的,便是培养学习的兴趣,充满对生活的热爱。学生们最关键的品质除了诚实和正直之外,要具有勤奋吃苦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要充满理想,追求人生的精神价值。”而当我们提及如何处理学业与爱好间的关系是,她又毫不掩饰的说道:“比分数更重要的是发展自己有兴趣的也有益于社会的事业,健康是第一位的,是事业的基础。”

  走出母校,她对附中的建设有千言万语:“抓好基础教育,从这里走出去的学生潜能要大,后劲要足,知识要丰满,综合修养要厚,身体要健康。”而谈到人大附中60周年校庆工作时她表达了自己的期望与要求:“希望多整理具有本校特色的精神财富,梳理出人大附中的校园文化和人大附中人的基本品质和个性,这一点北京大学做的最好,北大人的个性突出,共性鲜明,在中国无与伦比。”

  我们问到:“如果只对母校寄语一句,您想说什么?”她则答道:“别让孩子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别让孩子攀比物质生活,家庭条件在这里应该被淡化,朴素的生活和崇高的精神,会使每个学生终生受益。”朴素的话语中道出学校的真正价值,让我们感受到她的风采。

  采访后记:

  因张小兰校友较忙,未能当面采访到她。于是我们把设计好的采访提纲发给她,进行了一次笔头上的采访。虽然未能当面领略校友风采,了解更多关于当年学校的情况,留下不小的遗憾。但从与校友的电话、短信及邮件交流中,我们感受到了校友对附中的热爱及对如今人大附中人的期望。同时,在查阅资料,设计采访提纲,再到联系校友,我们收获不菲。

  注:本文转自人大附中60年校庆官网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