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十几年未换的“海派”西餐厅

2013年07月05日15:02   教育专栏  作者:老波头  

  新书《不素心》和“食家饭”俞沁园姐姐的《半间灶披间》同期面世,两本书一俗一雅,文字当然是姐姐好得多,我胜在料下得猛,喜欢吃肉的朋友应该会喜欢吧。

  能够大卖最好不过,但是由读者自行选择,不关我事,先自娱自乐,约一干朋友庆贺一番再说。

  去哪里好?想起前段时间老饕友人“梅玺阁主”邵宛澍兄拍摄的纪录片《我爱“海派”西餐》,收视率甚佳,姐姐和我也有份出镜,我们在家炮制的土豆沙拉、罗宋汤、炸猪排引得沈宏非老师口水直流,这次亦约了沈老师,不如吃西餐好了。

  所谓“海派”西餐,是由上海师傅用上海食材做给上海人吃的,挂上“西餐”二字,其实骨子里,已变成上海菜。走遍欧美,也找不到类似的食物,洋人看到,一定大呼不正宗。与此接近的,有澳门人的葡国鸡和广州人的瑞士鸡翼,都是殖民时期港口城市受西方影响的缘故。

  从前上海的“海派”西餐馆,有数十家之多,还分了俄式、法式、德式种种呢。当今渐渐式微,保留下来的,三四家罢了。

  国营体制是一方面原因,做来做去只是这几样,我们觉得是坚守传统,年轻人接触正宗西餐的机会多,就不那么容易接受了。像以法餐著称的“红房子”,大师傅已有二十年未和法国厨师交流,想想也好笑。但沈宏非老师认为,交流之后改良得不伦不类,才叫可怕,说得也是。

  另一家老牌的“德大西菜社”,我吃得最多,水准不够稳定是事实,好在听得到服务生亲切的上海话,炸猪排虽然硬了一点,有黄牌辣酱油补救,还是吃得下去。

  这次去的“新利查西餐厅”,又如何?

  坐定,阿姨级的服务生拿出一本破破烂烂至少十年未换的菜单。“炸猪排、罗宋汤、色拉、烙蛤蜊、葡国鸡、烙鳜鱼……”姐姐如数家珍地点菜,总之“海派”西餐变来变去,也变不出其它花样。

  “甜品要西米布丁好了。”阿姨替我们决定,“饮料则喝我们自调的柠檬茶。”

  唉,语气像妈妈一样武断,只好乖乖听话。紧接着,又飞快地算出一个价格,绝对不会出错,这样的上海阿姨,头脑中都装着一只算盘。

  即刻收钱,两讫后才上菜给你。一切,都让人想起八十年代的国营架势。

  柠檬茶上桌,咦?有点熟悉,原来是小时那种雀巢柠檬茶的味道,谈不上有多好喝,但是童年的记忆就这么打开。

  菜色有水准,比“红房子”和“德大”好得多,大家吃得不亦乐乎。

  “什么是烙蛤蜊?”电台节目“今天吃什么”的主持人臻臻小姐问。

  来自法国菜的焗蜗牛,但是解放初的那段时期进口困难,当年的大师傅开动脑筋,以我们盛产的蛤蜊代之,一下子流行起来。至于“焗”错写成“烙”,是因为大师傅文化水平不高,“烙”字念半边,“各”在上海话中的发音与“焗”差不多,将错就错,沿用至今。

  阿姨推荐的西米布丁,稠厚得不得了,把杯口反转,也不会掉落。挖将开来,居然是豆沙馅的,我笑称此菜多数受八宝饭的影响,大家都赞同。

  说起来,“海派”西餐也属于我持反对意见的Fusion菜,但是已经历时间的考验,完全融入上海的文化,这样的Fusion,才是融合,把毫不相干的素材捏成一堆的,叫Confusion。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