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汉全席”的说法纯属杜撰

2013年07月22日11:11   教育专栏  作者:胡元骏  

  “满汉全席”的说法纯属杜撰!

  上面这句话虽不是我说的,但我非常认同这个观点。也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

  我采访过对御膳研究颇深的一位高人,此人叫王希富,已过古稀之年,老北京人,祖上在宫里当过差,属过去所说的“勤行”中人。

  虽说王希富先生未曾专门学厨,但受当御厨的外祖父和在京城“八大楼”做名厨的父亲、哥哥的影响,他对厨艺的理解与心得不亚于顶级烹饪大师。并且作为国内在三维图学上有显著成就的著名教授,在本专业之外对古建筑的设计等方面亦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大家,同时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尽管年岁已高,但思维敏捷,记忆力超凡,言谈举止幽默、大气。

  王老近年来一直在研究明、清史,尤其是御膳典籍,按他的话说,就是要在有生之年给御膳“正本清源”,不说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起码也要将传统的、真正意义上的“御膳”菜肴传承下去,千万别变了味。

  说御膳,似乎不能不提“满汉全席”。对于“满汉全席”,王希富强调,无论是在宫中当御厨的外祖父还是在京城“八大楼”做名厨的父亲,都从来没有证实过宫廷里有特定的“满汉全席”之说。现在传的各种说法,包括影视剧的夸张演绎,什么“宫廷满汉全席共有108道菜”等,其实都是以讹传讹,纯属胡扯。有的说108样菜,有的说360样,有的还开出菜单来,其实都是讹传,根本就没有那些规定。

  提到人们常说的过去宫里的御膳房也负责做“满汉全席”,王希富说:“这明显缺乏历史依据,过去宫廷菜菜单基本是不公开的。所谓‘满汉全席’,最初是晚清到民国期间,大型庄馆以大型传统宴会的一种商业称谓,其早期雏形是清朝李斗所著《扬州画舫录》中的“清代扬州满汉筵”。乾隆下江南时,当地厨子为取悦皇上,特地学了一些山东菜加宫廷菜,使接待宴形成了一种新筵席,既融入京城宫里的御膳,也掺杂了当地的南国佳肴美味。王希富说,这份菜单后来成了第一部半公开的御膳宴席资料。后来旧京八大楼承办寿宴,常以此菜谱为蓝本制作筵席,冠以“满汉全席”之称揽客,这是“满汉全席”的第一个来源版本。

  王老进一步解释说,《扬州画舫录》中的菜肴是当地为乾隆皇帝做的,并非出自宫廷的御膳房,称为“宫廷菜”似有不妥。后来又出现了多个“满汉全席”版本。晚清时期,文人兼美食家袁枚撰有《随园食单》,把那时高官们喜爱吃的美味珍馐一一列来,《随园食单》也成了“满汉全席”的又一版本。还有就是,清末民初时天桥八大怪之一的相声鼻祖朱绍文,人称“穷不怕”,编过一段说满汉全席的相声《菜单子》,结果这相声里的菜谱也被有些餐馆拿来当成了一个“满汉全席”的版本宣传使用。

  王老说,各种版本的“满汉全席”中都有一部分菜肴与清宫御膳相近或相似,有些也的确属于御膳中的菜肴,但他认为总体来说名称比较花哨,皇帝用的御膳菜品其实一般不具含义,除了装饰用的“万寿无疆”等吉祥字外,为菜品赋予含义,菜品名称主要还是由原料和制作方法组成。所以说,“满汉全席”远远不能代表清宫御膳,冠以“宫廷满汉全席”的称谓着实不妥。

  说到晚清到民国期间,大型庄、馆冠以大型传统宴会的一种商业称谓,王希富说,所谓“前方吃紧,后方紧吃”,当时战乱愈演愈烈,清代越是到后来,皇上用膳就越铺张。有关资料显示,努尔哈赤和康熙用膳简约,乾隆每次用膳也只有四五十种,光绪帝用膳则以百计,到了慈禧时期,每餐膳食居然可达二百多道。

  直至溥仪时期,因有国民政府给予的“补贴”,其在宫内还是照吃不误,而一些王爷、大臣和贝子贝、勒贵人之类的就没那么幸运了,没钱如以往般大吃大喝了。但他们还想像以往那样大吃大喝,于是就借着摆寿宴之类的宴席之际“打打牙祭”。可以说,当时的寿宴以及一些宴席,即是现在所谓的“满汉全席”的雏形。办寿宴、搭戏台,要吃三天。

  试想,过去若真有“满汉全席”,甭管是108道菜还是多少道菜,皇帝陪你吃三天?想都甭想,太不现实了。即便是久负盛名的“千叟宴”,也仅是有十几道菜的火锅宴而已。

  御膳的知识千万别以讹传讹。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