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为何斗不过小贝

2013年06月24日13:32   教育专栏  作者:王旭明  

  6月20日下午,中国青少年足球发展和中超联赛形象大使贝克汉姆应邀走进同济大学[微博],计划与大学生足球队交流互动。小贝进校后,随着几千名粉丝的涌入,显然超出了校方的预计。现场秩序一度失控,酿成踩踏惨剧,现场一名保安满脸是血的躺在了地上,多人受伤。被人群重重包围的小贝,最终只亮相5分钟就提前撤离。

  事情发生后,小贝即接受电视台采访表达对受伤人员慰问并安排人员去医院探望,一个小时以后,小贝通过自己的官方微博正式致歉,并问候受伤球迷。令人遗憾的是,在踩踏事故发生后,从同济的反应和处理方式看,显然比小贝略逊一筹。小贝不仅球踢得一流,而且公关危机处置能力和效果明显高于同济。

  首先,从公共危机发生后要快速反应,包括处置和对公众表态看,同济显然是太慢了。小贝在事情发生后,第一时间通过电视媒体向伤者表示致歉和慰问,安排专门人员去医院探望,随后又马上通过微博公开致歉。同济则只是在其官方网站上追踪事情进展(应该实事求是的说,这已经是了不起的进步了,很多学校出事后还遮挡、保密中)。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同一时间,同济官微仅发出中国足协上海市体育局和学校领导极为关注此事并转发了贝克汉姆的致歉微博。似乎是在提醒人们,这事情的责任可不仅仅在学校;从用词上看,三部门领导是关注,小贝是道歉,分明告诉人们三部门无错,故无需道歉;错在小贝,谁让他来?所以,他道歉。

  思想的混乱和本末倒置得出荒唐的结论。所以,直到6月21日16:10,也就是在事发一天多以后,同济大学官微才发了一条包罗万象、算是表态的微博。这封致歉信立意、遣词和效果容后论,但,显然是速度太慢了!危机发生后披露事实和表态的最佳时机,以前说法是黄金24小时 ,而在微博时代显然是以分钟、甚至以秒计算的。同济大学官微虽然跟进了人员受伤情况,但致歉和慰问等必要的表态却太迟、太慢、太缺位了!

  其次,危机事件发生后表态十分重要,且表态应该愈恳切、愈深沉愈好,尤其是正式表态上。这一点,同济官方微博也输给了小贝。我注意到,踩踏事件发生后,同济官微发出了这样一条微博:“今天贝克汉姆来校,场面火爆,保安大叔HOLD不住,有人摔倒受伤”,在我看来,这种调侃的语气不仅十分不妥、而且十分错误。这当然不是无限上纲,因为该官微折射出来的看热闹心态还不清楚吗?难怪连网友都说:“这条官方微博竟然出现这种言论,只能对管理微博的这孩子说呵呵呵... ”还有网友斥责说“官方微博竟然出现这种言论!”  官方微博的管理者请记住一点,出了危机事件,尤其是出现人员伤亡时,致歉、慰问等表态需要快发而不是慢发,需要首发而不是转发,需要真发而不是假发,需要实发而不是虚发,语言要正式而不能带有半点戏谑和调侃。

  第三,就是同济大学官方微博的表态不是具象化的符号而是抽象的部门和学校,说服力不强,影响力差。请看同济6·21官微原文:“据悉,此前仍留在医院观察的2位民警中1位已在中午出院,另1位眼部擦伤者继续留院观察治疗。向受伤民警和同学致以诚挚慰问和祝福,向活动现场全体安保人员表示由衷感谢和敬意,对因场面失控而被迫取消球场互动环节向广大球迷表示深深歉意, 对师生校友和各界朋友的关心和帮助致以衷心感谢! ”这段话主体不清, 既不是学校发言人的话,也不是学校领导的发言,看不出发言者是谁。对比来看,小贝是个体符号、足协、上海体育局和同济都是集体符号,危机事件中个体符号传播力高于集体。还有,小贝6·20表态语言诚恳而感性,同济6•21表态堆砌官语、公式化强。

  还需说的是,在这次事件中,小贝本无错,也因此无歉可道;客观的说,小贝因此对组织工作不满。甚至抗议下也在情在理。但,小贝没有,不仅没有怨言,还道歉、而且是第一个道歉,还慰问。相反,事件真正的责任人同济大学却羞羞答答、犹抱琵琶半遮面,大话空话场面话一堆,做人和治学之孰高孰低,立现。

  在小贝去同济引发踩踏后如何危机公关的讨论中,网友桂杰说:与小贝的快速反应相比,同济大学媒介素养可见一斑,有了微博不懂传播也是空啊!这话尖锐但在理。当然,与复旦大学[微博]室友杀人的公共危机处理比,同济大学的处理还算强的。我以为,中国大学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中,不要总瞄着硬件,也不要总瞄着大发现、大制作、大大师,就是这些诸如危机处理啊、学生表演啊、校庆啊等等所谓小事的处理上,却无不闪现真正大学之大的人文胸怀和哲人气度,闪现着大学现代化意识的光芒和所谓世界一流大学之一流光辉。

  在小贝秀同济引发踩踏的公共危机处理中,同济为何比不过小贝,值得深思!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