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阶段在线教育为什么只能是伪命题?

2014年03月24日14:15   教育专栏  作者:多知网  

  文/凌晨的呐喊

  随着新东方和腾讯在在线教育的合作传闻越演越烈,教育和医疗这两个互联网最后的蓝海,最近成为了极度热门的话题。其中K12阶段的产品,尤其是在线教育,由于市场庞大,加上这里面有消费力最NB的家长[微博]们的存在,同时还有开放二胎这个大杀器的推波助澜,更是成为了话题中的战斗机!!BAT如何攻占这个市场?学大[微博]黄冈新东方等传统教育巨头如何反攻互联网?YY梯子猿题库等是否能继续把蛋糕做大?草根创业者们又是否可以从中分一杯羹?……随便上网搜一下,这类内容多的是看得我等屌丝眼花缭乱,但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K12阶段的在线教育,在中国这个特殊的环境下,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是不靠谱的?抱着被全世界喷死的觉悟,拿起笔来写这篇文章。

  前言:K12在中国意味着什么?

  K12是一个源自欧美的定义,是kindergarten through twelfth grade的简写,是指从幼儿园(Kindergarten,通常5-6岁)到十二年级(grade 12,通常17-18岁)。

  在中国,这个年龄段主要是:幼儿园,小学,初高中(职业学校暂时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过往的大量文章,都只是笼统地说K12阶段在线教育应该如何如何,但我想说的是,教育这玩意,年龄特征是非常极度明显的,0-3岁的孩子,他的教育策略是以月甚至周为单位,到了幼儿园,也许是以半年或者一年为单位,到了小学中学,就是2-3年为一个单位。

  在幼儿园、小学、中学这三个大的阶段,孩子首先他需要截然不同的教育方法,这就意味着很难会有一个教育产品,能同时满足他们的需求。在这个时候,肯定有很多人内心会吐槽:那我分年龄段分阶段做就好拉,这根本不是问题。

  没错,的确分年龄段分阶段去提供线上的教育产品,看起来是合理的,但大家有没有想过,他们根本不需要在线的教育产品?原因初步分析如下。

  1、幼儿园阶段:请找几个孩子和家长聊一下,就知道在线教育对于他们是没用的,100%

  如果大家是有孩子,或者身边有孩子的朋友,大家可以去想一下,绝大部分的父母,虽然现在已经很习惯把ipad、手机等移动终端给到孩子去玩、去娱乐,起到电子保姆的功能,比方说下载一些学拼音的app,玩一些艺术类绘画类的小游戏等。但我估计只有极个别的家长,会认为可以让孩子用网络去学习某一样东西这个行为是靠谱的。

  因为无论你是找来刘诗昆录制在线钢琴课,找来杨之光来教授在线画画,找来米奇老鼠录制在线英语课程……无论你找来多牛的老师以及用多绚丽的手段来录制在线课程,但对于家长和孩子来说,这样都比不上老师的面对面教学。

  在这个年龄段,孩子需要学习的各种兴趣培养课程、英语启蒙、拼音启蒙等,都是需要面对面手把手的教授,一方面老师可以根据经验以及孩子的反应来调节教学的内容,另一方面孩子也需要在和老师以及其他同学的沟通过程中学会很多人际交流、团队合作等成长必须学习的东西。

  如果有一个人告诉你,他的在线课程可以让幼儿园的孩子在上面学习怎样跳舞,怎样画画,作为一个正常人的智商,你会相信吗?

  2、小学阶段:孩子的诉求是多玩游戏,家长的诉求是不要接触太多互联网,在线教育再次被KO!

  当孩子长大到了小学阶段,有人就会说,孩子开始长大了,可以自己用电脑了,有语数外了,内容可以标准化了,在线课堂找个名师来,绝对妥妥的!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自己小时候,如果当你面对一台电脑,你会做什么?打游戏!如果你有一台手机,你会做什么?打游戏!如果你有一台文曲星之类的学习机,你会做什么?看看有没有游戏!

  也许上面这段话有点极端,但我想说的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他们对于互联网或者任何电子产品,他们最核心的诉求是游戏,这也是为什么淘米能上市,百田能准备上市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且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家长,他们也压根不希望孩子过多接触媒介以及互联网,孩子适当上网玩游戏等,对于大部分家长来说是ok的,但无论是从孩子的性格培养出发(防止孩子沉迷电脑成为新一代宅男宅女),还是从健康出发(近视颈椎等问题),还是从人生成长出发(希望孩子多出外,多与人交流),家长真心不希望孩子是过多接触到互联网。

  3、中学阶段:应试教育之殇决定了学生与家长都不敢冒险尝试在线教育!

  到了中学阶段,肯定会有人跳出来大声说:你看,到了这个阶段,就算家长不愿意让孩子使用网络,但学生可以自己上啊!而且这一代学生,从小在网络环境中长大,绝对是妥妥的!

  首先和小学的孩子一样,就算孩子到了中学(甚至大学),你让他对着电脑或者手机的时候,不去聊天,不玩游戏,不看苍老师……唉,不能说没可能,起码是一个低概率事件!

  也许有人会说,那总有这样的人存在啊!这个人群基数如此大,就算只有1%的人去做这件事,也不得了啊!

  但在这里面,大家要深刻认识到一件事,如果我们认为学科教育(语数外等)的在线教育项目,是一个机会。那我们就要意识到,在中国教育是一件沉重的事情,对于中国热爱学习的孩子来说,中考[微博]高考[微博]是一件几乎没有第二次机会的事情(不是每个人都有俞敏洪[微博]这样的勇气考三次)。热爱学习,希望提升成绩的学生,也许会认为在线教育是一个补充,但当他真的要冲成绩的时候,他大部分都会选择去读一个线下的补习班,听老师面对面讲多几句。

  我们都是过来人,都知道学习,是真的需要面对面,看着纸张,在一个课堂,认真做题、专心听课,才能有效学习。

  如果你说让一个孩子,听着语音,看这手机去学习,这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孩子尚且如此,更何况这个年龄段的家长?省什么也不会省教育!这是中国一个非常质朴的道理!家长情愿自己省吃省喝,也希望孩子多买练习册,多参加补习。大家可以不认同这种情况,但当大家的孩子去到这个年龄段,就会无奈地发现,这就是现实。

  4、不能回避的应试教育:有多少独生子女愿意拿自己的未来去搏一搏在线课程是否靠谱?

  当大家看到应试教育的内容时,一定有很多人在骂:除了读书,还有很多其他出路的,你以为读书就有用吗!然后噼里啪啦说出一大堆案例,古今中外一个接一个。

  也许高考不是唯一,但人生以及教育,都是一个概率问题。不能否认的是参加高考读大学的人里面,从概率上来说,他们活得比较安稳的机会以及人数比例,会比高考落选或者没有怎样上学的人要高。而中国城市中的父母以及学生们,也就是K12在线教育项目的核心潜在用户们,他们大部分只希望提升这个概率,所以会选择了比较传统的线下课程。

  相信大家平时看新闻的时候都会看到有的人在买房子的时候,就会谋划着这房子附近有什么幼儿园,对口的是什么小学,升上去会是什么中学。没错,在中国的大环境下,大部分的家长在制订很多人生计划的时候,其实都或多或少和应试教育,甚至是高考紧密挂钩。

  由于家长教育的出发点以及孩子的教育出发点,不少是为了为了应试,那在面对实际的教育方法的执行上,他们就会选择一个最适合应试教育的方法了。

  而在线教育在这个环节中,就显得非常苍白无力了。

  如上文所说,K12阶段的孩子,由于心智还没成熟,要他们专心去学习在线课程的内容,是一个低概率事件。而且就算真的有这样的孩子可以沉下心来,他们也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到底哪个更有效?

  同样是补习英语,大部分情况下,都一定是在课堂做练习、做试卷、听讲解的效果,会比听一个名师在屏幕前讲解要靠谱。当希望学习的孩子以及希望孩子学习的家长面对这两个选择,他们大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去到课堂,因为他们很清楚,他们输不起!他们不敢搏一搏!在线课程无论多好,都只能成为在这以外的一个轻松尝试。

  而且,独生子女政策的盛行,导致了中国家长都会非理性地投入教育。你有听过愿意补习,愿意上课的家长抱怨:课程好贵,我不让孩子去了!

  5、应试教育以外,难道就没有其他适合的吗?

  从实际市场上来说,的确是有一部分人会觉得应试教育是不重要的,甚至是直接鄙视这种教育方式(相信大部分都会鄙视,但没得选而已)。比方说,有不少人就希望直接出国!

  有人会说,那我把这个阶段的在线课程,锁定在这个领域,总可以了吧!

  我想说的是,选择这种方式的人,他们缺钱吗?他们为什么不直接用钱砸一个可以全方位提升自己出国成功率的线下机构?他们有可能会选择在线课程并进行支付吗?

  6、教育不是一个冰冷的数字产品,是一个有温度的爱

  教育,尤其是K12阶段的教育,幼儿园、小学、中学这三个年龄段的孩子,他们的成长与教育,需要的是老师、家长、同学三者组成的一个生态网络。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总认为可以把很多面对面,口口相传的课程,进行标准化,放到互联网上。

  大家有没有发现,有没有哪一个做在线教育的大佬或者创业者,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天天盯着屏幕进行学习?孩子的成长时间是有限的,孩子接受教育的耐心更是有限的,谁,愿意让自己的孩子一天到晚盯着屏幕去成长?

  本文只是很片面地分析了某些内容,但作为一个曾经做过老师并长期从事教育领域的互联网创业者,希望和大家分享一些最内心的观点,给大家一点启发,若要喷,请轻喷。感谢。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在线教育 K12 新东方 腾讯在线教育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