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中国际班转型民办意味着什么?

2016年03月29日15:21   教育专栏  作者:爱生活推荐  

  北京四中近日发布国际校区2016年招生简章。简章中明确,北京四中国际班正式剥离,将迁入位于昌平的新建民办校——佳莲学校。这意味着,今后,北京四中的国际课程项目将改为民办性质。这同时也意味着,北京四中成为第一个被证实“国际班转民办”的重点校。(3月20日《北京青年报》)

  很长一段时间,海外留学[微博]的热度可谓有增无减,国内一些大中城市的高中“国际班”由此备受关注。虽然此类国际班在推动本土教育改革、开拓教育理念、培养国际化人才等方面作用显著,但近年来由于一些公办学校国际班审批监管不严、收费不透明尤其是其挤占公共教育资源的声音此起彼伏,因此也受到了家长[微博]和业内人士的诟病。

  近日北京四中国际班正式剥离公办校,迁入位于昌平的佳莲学校,成为 “公”向“民”转型中吃螃蟹的第一个北京公办校。笔者认为:北京四中国际班的转型是紧随形势的有力探索,一是释放出了北京公办校国际班从公办体制剥离的信 号;二是在公办国际班向着民办转型的改革中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为何说公办学校国际班转型民办是符合现代化教改政策走向的呢?答案可从近年来教育行政部门出台的相关规定窥其要理。2013年, 教育部出台《高中阶段国际项目暂行管理办法》草案,明确要对各类高中“国际部”和“国际班”,从招生、收费等多方面予以规范,对部分不符合规定的“国际 班”要进行清理或转制。此后,北京、上海等地纷纷行动,给公办校国际班戴上“紧箍咒”,或限办,或改制。透过这些规定不难看出:公办学校国际班的未来之路 并不好走,如何寻求自我转型,如何借助外力,如何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等或成为其值得深刻探索与践行的地方。

  而此番北京四中国际班的转型之举正是全面研判新形势下的教育发展格局踏出的果敢一步,并充分利用了诸如北京鼓励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利好,很可能成为很多公办国际班的今后选择。另一方面,从广受舆论关注的教育公平大义着眼,公办学校国际班转型民办也有可赞可点之处。借鉴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的观点,他认为:公立高中享受财政经费拨款,满足教育的基本需求,国 际班的设置与财政投入的价值取向、绩效目标不吻合,应该被剥离出公立体制。从这一点上或可以看出:比之停办或消极待之,转型民办无论从服务教育大局还是国 际班自身发展来说,都是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整体而言,公办学校国际班转型民办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一项教改工程,如何应对踏入民办教育领域后更为竞争激烈的办学环境,自然成为当下亟需面对和全力突破的一道难题。对此,有专家建议转型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提供值得信 赖的教育质量。例如,转型民办后的国际班可否借助更多社会力量,强化对对国际课程引进进行把关,建立第三方独立的监督机构,去监督、评估国际课程项目的施,并设置有效的退出机制。而这仅仅是转型后面临的一方面问题,未来诸多挑战尚需学校以更卓越的办学智慧、更高水平的教学师资、更先进的国际化育人理念等 打造转型后的“教育名牌”。

  “未来公办学校将更加扁平化,最大化地追求教育公平;而民办国际学校在竞争中也将会形成不同层次,从而满足本土家庭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其实学校无论姓“公”或“民”,都应致力于为百姓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并在这条改革路上努力创新、聚合群力、果敢前行!执笔:李培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国际班 北京四中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