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有用却不去做 只是因为懒吗?

2016年11月14日10:53   教育专栏  作者:新生大学  

  这段时间感觉写作上有了些许进步,比之前要流畅不少。最大的原因是开始启用了纸笔,在写文章之前先把思路理清。纸和笔的作用,我在《你一定用得上的思考工具及框架》里面有过论述;而写作之前先理思路,虽然从小学开始写作文的时候就被告知应该这样做,却是直到最近才开始有所感觉。

  这就引发了我一个思考,为什么很多事情被告知过无数次有用,甚至自己明明知道肯定有用,但就是没有去做呢?

  简单说的话,就是这些有用的事情是需要达到一定程度才能体会得到。比如写作,在写得短写得少的时候,是没有办法体会到写之前先把思路写下来有多重要,也就不会去执行;只有写到一定程度、到达一定境界才会有原来如此的感觉。

  所以我们就需要不断地练习下去,直到量变积累成质变突破临界点。这么说自然是正确的,但光是这个答案还不能满足我,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还能深入思考:

  ◆直觉可以用来指导生活吗◆

  知道有用但不去做,首先一点可能是这个事情与你的直觉相悖。

  学习任何一件事情的初期,基本上是在原来认知的基础上渐渐往上垒砖加瓦。这时候的很多行为,都是基于原先认知的直觉反应。比如写作,直觉上就是先写起来,甚至很多时候思路是在写作过程中逐渐理清或者被自己推翻的,也就成了 “写作有助于思考” 这样的概念,进一步加深了原先的直觉,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自洽理论。基于现有知识来掌握新知识是没有问题的,但麻烦就在于这个 “直觉”,很多时候我们的直觉并不一定是正确的。

  比如 “赌徒谬误(The Gambler's Fallacy)” 就是一个很典型的反直觉的例子,以丢硬币为例,正常情况下正反面出现的概率各是一半。假如前面已经连续出现三次正面,第四次丢的时候,你觉得会是正面的可能性大还是背面的可能性大?直觉上很容易感觉出现反面的概率会比正面要大,毕竟连续出现四次正面的概率实在太低了。

  而实际上,每次丢硬币都是一个独立的随机事件,下一次硬币出现正面或者反面的概率,完全不会受到之前结果的影响,出现正反面的概率依然是各占 50%。

  所以说,直觉的反应不一定是正确的。一个有思考能力的人是不应该用直觉来指导自己的生活的。办事讲究方法,方法对了往往能事半而功倍。遇事切不可光凭直觉去做,而是要思考真正正确的方法。

  好在我们的绝大多数事情不过是人类已知问题中的一个极其微小的问题,早已有人总结出了正确的方法。即使问题的确独特到没有现成解决方法,至少类似的问题的相关经验也完全可以借鉴,这就远胜于自己苦思冥想搞原创来得更方便更高效。

  所以,下次遇到事情,不要用自己的直觉匆匆忙忙下个结论就开始执行,以至于将正确的方法当作耳边风。不妨在做事情之前先问自己几个问题:

  1. 这件事情我直觉应该怎么做?

  2. 上网查查,这件事情别人是怎么做的?

  3. 上权威资料库或书里查查,高手是怎么做的?

  综合以上信息,找出做事情的正确方法。

  除此之外,还可以进一步思考:

  1. 为什么我会产生这样的直觉?这个直觉来源的底层思想是什么?

  2. 根据最后形成的结论与之前自己直觉的差异判断,自己的底层思想是否需要修正?

  3. 在考虑问题的时候是否有什么地方是自己没有想到的?如果自己思想体系有漏洞的话,应该如何弥补?

  4. 自己原有概念是否已经过时,是否需要更新?

  ……

  这个单子还可以继续列下去,然后在经历的各种事情中不断地反思,不断地弥补和提高,最终形成跨越直觉的认知升级。

  ◆知道与执行之间还缺一个什么◆

  有些事情,在已经知道应该有用之后,却一直没有去做,在知与行之间缺的是什么?

  四月份开始每日冥想,现在已经执行半年有余。这半年中渐渐感觉到了其中的妙处。比如现在对自己情绪的感知越来越明显,在情绪有波动的时候会用一种旁观的姿态意识到自己的情绪,而不会简单地被其控制。冥想后也会感觉大脑很平静,思路也会更清晰一些,现在开始的戒酒计划与此也不无关系。

  但是在我把这个事情介绍给我老婆大人的过程中却屡屡受挫。最接近成功的一次,她尝试了约 5 分钟被打断,然后就再也没有尝试过。其实我也能理解,她根本不存在 “坚持下去” 这个需要,因为她根本就不怎么相信这个神神秘秘的东西。尽管我和她说过不少理论,但始终未能说服她,在她自己不 “确信” 的情况下,怎么可能长久地执行下去?

  不确信的事情,是难以长久地做下去的。一方面听说知识就是力量,另一方面却觉得读书无用,这样的人很难长期坚持学习;一方面觉得强身健体挺好,另一方面又觉得锻炼会对身体造成损伤,人应该加强保养,这样的人也是难以长期坚持锻炼的。

  不确信会造成迷茫,而迷茫是执行过程中最大的敌人。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同一物理时空里,貌似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而实际上每个人对世界都会有自己的一种解释,不同的解释之间往往谬之千里。有时因一些事情不得不与人争论的时候,往往会感慨于人与人之间认知差异之巨大,以至于几乎完全不可能达成一致。

  从这个角度说,我们每个人其实都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世界里。世事的复杂在于它不会告诉你缘由,因果需要自己去思考,更何况很多事情的发生完全没有因果,只是毫无缘由地发生了。这就对我们的认知形成了挑战,我们对世界的解释也就存在很多含糊不清的地方,很多不确信的地方。所以尽管听说先写大纲有助于写作,以前也从来没有试过,所以我们听了很多道理,却从来没有认真地执行。

  知与行之间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确信。遇事不苟且,不含糊,不要听听就成了耳边风;看书不随意,不要看过就忘,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也不要轻易放过。认真地思考遇到的事情,查阅相关资料,思考这件事情到底是不是正确的,如果是正确的,我应该如何去做?只有过了确信这个坎,我们才可能真正地去做一件事情。

  同样,查资料也有高下之分。简单的查,就是上网百度一下,很可能遇到 “莆田医院”,耗钱误事不说,甚至可能伤人害命。好一点的可以找一些书来查,但大多通俗读物的作者,更多想着的是如何让书畅销从而卖出更多的书,所以很多时候会故意讨好读者,仅给出读者想要读到的而不是真正的知识。或者作者本身也会有预设偏差,为了论述自己的观点而不惜故意忽略一些事实。

  万维钢在《万万没想到》里面就讲到,格拉德威尔在《大卫与歌利亚》大肆描写了马丁·路德·金在伯明翰示威所取得的成就,用来支撑像自己一样处于劣势地位的人应该用不一样的规则与巨人[微博]搏斗的论点,以至于给人一个印象是,那场斗争是整个民权运动的最重要转折点,却对之后更为重要的一起白人至上主义者制造的爆炸案,四个黑人孩子被炸死的事故只字不提。

  所以更好一点的,是学会真正地去查找那些可信的信息,比如学者们撰写的著作就比通俗读物要严谨得多,因为他们无需讨好读者,笑来老师曾提到他现在主要查阅各大数据库里面的学术论著是更高端的例子。在知识积累不够、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我们更不应该对查找资料这事掉以轻心,要努力构建在自身层面的高质量的信息库,比如逐渐积累可信的作者的图书,以及从这些作者的索引文献中继续查找相关知识的能力。

  关于确信一件事情但尚未有能力去做的情况,我也有一个小技巧,即不要轻易把它放过,而是要想办法在自己心里埋个种子,时不时地拿出来把玩一下,看看是不是到了合适的时机去做,或者自己是不是已经有能力去做。就在这样不停地反思和尝试中,说不定哪天就水到渠成了。

  东哥我贪杯,因酒误了不少事。虽然也知道喝酒太多不是什么好事,却也只是想想罢了。有人还整天抽烟呢,有人还从来不运动呢,小酌怡情,就算不是什么好事又有何大碍呢?就这样自我安慰着,愈加地变本加厉了起来,渐渐变得不可一日无酒。

  直到加入七年社群后,才渐渐意识到时间的紧迫,于是开始了新的生活节奏,每天被时间追得连滚带爬的。喝酒一来耽误时间,二来酒精麻痹大脑,让人很难集中注意力去做点什么事情。写写文章还可以,但想要看看书或认真地思考些什么事情却完全不可行,便终于萌生了想要戒酒的念头。

  但当时无论从身体状态还是心理状态都没有准备好,晚上不喝点酒根本睡不着,便暂且没有实施。但这念头却一直没有打消,时不时地尝试一下,都以失败告终。好在自己心态尚好,知道这习惯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想要根除也不是一日之功,便在每次失败后都把这行动暂且搁置。

  然后一周前的周末,突然又有了想要开启新一轮的戒酒尝试。没有什么计划,也没有什么悲壮的感觉,就是想再尝试一下,结果效果极好。虽然现在到了每天晚上喝酒的点内心还是会隐隐地有冲动,还是会有一个魔鬼的声音诱惑着自己放松一下,但都抵制住了。我想这应该又是一个新的阶段开启了,之前埋下的戒酒的种子经过近一年的酝酿,终于可以发芽了,希望这可以是一个新的开始。

  ◆找到可以自动化的触发点◆

  改变自己的观念是改善自己生活的第一步,之后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比如长期大量地练习,直到这些事情内化到自己的生活中。但 “持续” 地去做一件事情却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之前曾和朋友约好以三个月为期练习英语口语,三个月到期后却发现两人都早已放弃了。他有他的原因我有我的道理,但不管这些道理多么有理,没能坚持下来却是实实在在的,而自己口语没有提高也是实实在在的。

  笑来老师在《通往财富自由之路》里面提到坚持时说,要想办法赋予一件事情很重大的意义,然后就会欲罢不能,根本用不着坚持。我同意先生 “欲罢不能” 的说法,但对 “赋予重大意义” 后就可以欲罢不能持保留意见。

  霍尔沃森教授在《成功,动机与目标》里面写到过,大脑在思考远期计划的时候倾向于用 “为什么” 的方式思考,即对很多事情的意义都了若指掌,所以我们会在年初给自己定制很多远大的目标,但在思考近期计划的时候却更倾向于 “是什么” 的方式思考,结果会很容易陷入种种琐碎细节,最终导致放弃。

  所以我们每年的年初计划都差不多,改个日期就可以当成新一年的新计划了。所以说,光有意义不行,还得有更具体的、近在咫尺的、真正能触发大脑的方法。

  查尔斯·杜希格 (Charles Duhigg) 在《习惯的力量》里面提到过,习惯的形成可以分为三个步骤:暗示 -> 惯常行为 -> 奖赏。当我们收到某种暗示的时候,可以引发出对该暗示引发行为的渴求,随之而来的惯常行为所给予的奖赏则会进一步固化这种习惯。

  比如运动是件很爽的事情,但在没有进入状态之前总是难免犯懒,更想窝在沙发上刷微博。这时候最好的办法不是说服自己去运动,那样会需要调动很大的心智资源。相反让自己起身穿上跑鞋就会容易很多。而一旦穿上跑鞋,身体就会不由自主地开始渴望运动那种大汗淋漓的爽,然后就可以很自然地活动起来了。

  有些事情本身就属于进取型(Promotion Type),我们关注的是在其中能得到什么,这种事情很容易激发我们的热情去做,比如度假,我们就是在享受那种难得的悠闲;有些事情却属于防御型(Prevention Type),比如接种乙肝疫苗,我们很难把它看成是在收获什么 —— 即使收获了乙肝抗体,其实也是为了防御。这种事情很难激发人的热情,更多的时候会引发焦虑。在考虑长期持续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除了用先生所说的 “赋予意义” 的方法外,对于防御型的事情,利用习惯的力量,找到事情的触发点,会使其操作起来更容易一些。

  继续举个例子说明一下。年轻的时候不注意,踢球受伤了也不保养,结果终于在三十岁那年旧伤引发腰间盘突出。医生说,腰突没法根治,只能注意加强腰部锻炼来保护,告知每天做做小燕飞可以强化腰部力量。我很认同医生的观点,也的确很注意地往心里去了,但终于还是没能长久地做下来。毕竟这件事情一点都不酷,而且很没意思;每次趴在床上奋力后仰的时候都觉得自己很蠢,于是最长也不过是做了一个月左右就罢手。放弃锻炼的直接后果就是腰伤不断,每年终会有几次需要卧床静养至少一周以上。

  最终这件事情得到改善还是在健身的时候。那会儿已经开始偶尔去健身房玩玩,我发现在自己已经热身完毕做了几个动作之后,做小燕飞就会容易很多,自己也没有那么强烈地抗拒,好像进入了一个自动化模式 —— 可以把健身作为触发点,把小燕飞融入到健身里。于是接下来的一切都水到渠成,就此每次到健身房都要在中间增加小燕飞训练,到现在两年多,腰伤再没犯过。

  所以说,当我们遇到一些的确需要做的事情的时候,在努力的时候也不妨动脑筋想想,怎样才能让它执行起来更容易一些?能不能找到什么触发点,让这一切都水到渠成地自动化执行下去?说不定一念之间就是另一番天地。

  ◆的确需要刻意的时候怎么办◆

  有了确信的力量、赋予了重大的意义、努力地尝试了找了触发点,是不是就可以成功地做成很多事情了?我希望是,但遗憾的是这个世界从来都不是这么简单。

  总有些事情,做起来不是那么容易。总有些事情,需要自己咬牙坚持再坚持一下。伟大的愿景支撑不起来眼前的琐碎,真正面对种种不得不面对的细节的时候终会无可奈何地发出一声感叹:要是没这些事情就好了。

  可惜,没这些事情,也就没有了成长。想要成长,就必须把自己放到学习区,而学习区就意味着不舒适。Coursera 上的一门公开课《Learning How to Learn》里面提到过,当我们遇到一些难以下手的事情时,启动之前所体验到的那种不适是真实存在的,大脑扫描显示其激发的脑神经与遭受痛感时是一样的。

  所以我们需要承认,有些事情就是需要自己努点力,需要刻意,练功不仅没有累反而感觉很爽、一股暖流趟遍全身那种事情只在金庸的小说里有。但需要刻意去做不代表我们就得刻意去蛮做,凡事讲究点方法终归是不会错的。

  有人说,先生在《把时间当作朋友》里面说得很清楚,所有学习上的成功都只依靠两件事 —— 策略和坚持,而坚持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策略,所以我们不是只要坚持做下去就对了么?这就有个度的问题。先生说的坚持自然是对的,但有了更好的方法,就可以节约时间、降低难度,然后我们用更好的方法坚持做事,又有什么不好的呢?

  回到我们刻意做事的讨论,也有两个不错的方法可以参考。

  1. 将大的项目分割成小块执行

  2. 关注过程而不是结果

  凡事想的时候往大了想,用美好的愿景激发自己;具体执行的时候却应该往小了想,把一件大事儿分割成很小很小的小事,然后从最具体、最具可执行性的小事上开始,往往会更容易一些。一旦从这件小事启动起来,就会渐渐进入状态,后继执行就会容易很多,甚至进入一个行云流水的心流状态。

  比如现在这篇文章,到现在已经写了约六千字了。在写作之初我是没有想过要写这么长一篇文章的,只是大致列出了提纲,然后就开始思考如何把当前的这个话题写清楚。如果一开始就定下来写一篇五六千字的文章,恐怕就很难开始了。再比如我个人现在正在进行的 “数据驱动计划”,我也将其进行了分割:

  1. 学习 Github 相关知识;

  2. 学习 HTML 和 CSS 相关知识;

  3. 学习 JavaScript 相关知识;

  4. 学习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相关知识;

  5. 视情况学习其他相关编程知识;

  目前正进行到第 3 步,一切尚顺利。这样的分割一方面让大项目有了具体可操作性,二来也降低了学习时内心的阻力,减少了内耗,从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真正需要的地方。

  至于关注过程而不是结果,说的其实还是那句老话:但管耕耘,莫问前程。所谓天道酬勤功不唐捐,耕耘的量变积累到了,自然会有质变发生。想着天天要收获,天天要突破,本身就是拒绝这个学习的过程,尽想着少付出多收获,最后往往是除了浮躁,什么都收获不了。

  ◆总结 ◆

  为什么有很多事情,我们明明知道只要去做就一定会有好处,但就是一直没有去做呢?单纯用自己的拖延症来解释只是思想上的懒惰。往深处剖析可以发现,有可能我们只是听过了那些事情,但因为那些事情在一定程度上违反直觉,自己就没有深入地思考,导致一再错过。

  所以,即使一件事情违反直觉,如果是公认的正确的事情,就不妨停下来想想是不是自己的直觉错了。不仅要想,还要仔细地想;不仅要仔细地想,还要认真地查资料,读文献,直到自己确信这件事情应该怎么做,直到把它写入到自己思想的底层。即使目前尚未有能力做,也已经埋下了一颗种子,假以时日机会来了很可能会破土而出。

  在确信一件事情之后,与其想着用强大的毅力去做,不如先想想有没有办法可以找到一个触发点,用这个触发点引发一系列大脑的自动化模式来执行?这样会让做事情的难度降低很多。关于习惯及触发,可以读读查尔斯·杜希格的《习惯的力量》 —— 要知道我们很多时候都是被自己的习惯牵着鼻子走。既然如此,何不好好利用一下这个特性,让自己成为习惯的主人?

  但总有些事情,就算确信了的确是好事,就算也赋予了很大的意义,终究不是那么容易触发自动化操作。这时就终于需要我们的 “刻意” 上场,刻意地、努力地去做一些事情。但即使如此,也还是有一些技巧可以利用,比如把大目标分解成小步骤,比如更多地关注过程而不是结果。

  所谓路漫漫其修远,但人生苦短去日却苦多。有些事情是本质正确的事情,即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成立的,只要去做就一定会有好处的事情,比如学习,比如健身,比如成长。遇到这些事情,千万不要只是听听而已,而是要想办法让它与自己发生关系,多问一下自己,我应该怎么办呢?

  相信七年后你会遇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  ▲  ▲

  作者简介:

  张利东,新生大学会员(新生大学 APP 之新生号:jetorz),80 后一枚,七年理论践行者。希望在七年后遇见一个未知的自己。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思考 有用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