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成功的核心秘诀是信念

2017年05月16日11:07  教育专栏     我有话说

  今天我生日,但都在减肥,小龙虾、羊肉串,烤鱼,烤鸭就放弃了,吃了一包榨菜,配牛奶。整了一个水饱。

  媳妇请我去看了一个电影《摔跤吧,爸爸》,当做生日礼物。

  剧情很简单,印度摔跤全国冠军,培养自己两个女儿,夺得世界冠军的故事。

  每个人看同一个事物,都有不同的感受,我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管窥之见。

  第一点感受:极其强大的信念!

  真正能做成一件事的核心秘诀是:信念。

  高手对决,在技巧上没有高下之分,真正能决定成功与否的是你的极其强烈之信念。

  因为我有过类似经历。

  2006年,我考北邮研究生时,每晚9点去北邮操场上跑步,每当跑到主楼的背面,我就心中快速默念:我一定能考上北邮研究生,我一定能考上北邮研究生,我一定能考上北邮研究生!大概复习的那段日子,我默念了几万遍。有一次,冲刺时,我一不留神还喊了出来。被旁边人听到了,我还挺不好意思的。

  除了每天默念,每天回到宿舍,我还在一个小本上在写十遍。从复习第一天到考研当天所有科目考完,我大概也写了几千遍。

  第二次,是2009年找工作时,当时决定转行到教培行业。一个性格特别内向的人,要转行当老师。真是难上加难。

  我依然是同样的方法,每晚去北邮操场上跑步,默念我的小小目标“我要做xxx老师,我要做xxx老师,我要xxx老师(xxx是原单位名字)”。依然又几万次,又本子上写了几千次。终于被淘汰13次,历时9个月,终于让我干成功了。

  第三次,就是我2014年6月,自己做小辅导班。和2016年9月做个人网校。这次的目标,我不好意思在这写,我自己心里明白,但也相信,我也一定能干成!

  哪里来的自信,我不知道。

  可能是:无知者无畏。

  当然,我的个人经历,远没有人家夺世界冠军那么难。

  第二点:高手过招,看谁先犯错。

  电影的最后一幕是,女主角与澳大利亚选手争夺总冠军的故事。

  大家比的就是,谁能沉的住气,不慌乱。看谁先犯错,抓到机会,一击即中!

  每年考上重点的那帮学生,每科分数,极其接近。比如物理,一个98,一个99,其实就拼的就是看谁先犯错。

  不犯错,就进了实验班,犯了错,就是普通班。

  因此,一旦成为“高手”,就是看谁先犯错。

  其实成年人做事业也是一样,若孩子他爹,负责过一个项目,去竞标。他肯定巨操心,事无巨细。要保证每个环节的完美。尽量不出疏漏。谁先犯错,谁输!

  第三点:苦行僧

  电影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女主角到了印度国家体育学院,在同伴的怂恿下,开始吃油炸食品,虽偶尔一次。开始化妆,留长发。

  同伴非常重要。即,孩子最好的朋友,会对孩子有一定的影响。这就是为什么北京家长花上千万买学区房的原因之一。

  为了把孩子,放进一个更好的环境里。一个学校最重要的是,孩子间组成的学风。

  女主从吃油炸食品开始,到留长发、化妆开始。表面看是一个形象的改变,无伤大雅,过去苦行僧般的训练,开始变得有一些色彩。

  本质是心态的改变。生活变得不再那么灰色、苦涩,和苦难。

  我也有过类似经历,当一个人,开始感觉生活好过了,不用像以前那样拼搏了,就是一个人退步的开始。至少是危险的开始。

  我是个危机感很强的人。每当我感觉生活不像以前那么累时,或休息了没几天时,我就很心慌。

  我都不知道为什么心慌,反正就是心慌,觉得有蹉跎岁月的感觉。

  因此,我身边的助理老师,我经常跟他们说:但凡你一旦觉得工作好干了,就是你退步的开始!!!

  因此,他们每天都处于,干不完活的节奏。休息周期,大概14天,休一天。

  在大城市的家长,若做到了高层,无论从政、从商,别看每周好像可以休息两天,可是真正的政企高层,其实就休息半天到一天。一定是!

  因为北京这地儿,竞争压力太大!

  学习提分也好,成功也好,都是逆人性的。

  人的本性是:不愿改变,一直呆在舒适区。

  可学生提分也好,成年人做成事业也好,一定是经常处在非舒适区的!这是必然!

  每人的成长,一生中,一定至少有一个阶段,处于痛苦奋斗期(持续半年到一年)。大多数人是高考。

  凡能熬过来,基本上每人都能上个大台阶,发生一次蜕变。

  只可惜的是,大多数人,一生中只一两次。一次高考,一次找工作。(很多毕业生的工作是家长拿钱找的,所以错失了第二次。)

  因此,大多数人,从大学毕业后到退休,思维上没什么进步。

  有的人,是一生中有四、五次这样的奋斗期。因为这种人,往往很上进,且这种四五次的奋斗期,都是自找的。

  每过一关,他的资产也好,阅历也好,心态也好,就能上一个大台阶。

  大多数人,在毕业后,就再也没有过奋斗。而另一些人,每隔三四年,就有一次持续半年到一年的奋斗期,就爬过一个台阶!

  因此,这就是为什么毕业四五十年后,同学间的差别,如此巨大!

  这就是今下午去看了一场电影《摔跤吧,爸爸》,我想到的!

  柴森以管窥豹,以蠡测海,请多批评!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摔跤信念秘诀奋斗期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