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弱势生存:第三型人格的焦虑

2017年07月03日09:57  教育专栏     我有话说

  分析刘备的性格和心理,用“九型人格”的模板套用在他身上,让我感到豁然开朗,仿佛用新的技术考古一样,又有了新的发现。

  粗略划分,刘备是“成就型”的人格特征:积极进取,目标导向,坚持不懈,扎实推进,善于表现,富有魅力。

  同时,以事功作为人生的唯一坐标,以他人的评价作为自我评价的标准,掩盖自己的不足和弱点,始终纠结于自己的身份、地位、成就、美誉度等外在表现。[1]

  刘备借皇室宗室的身份成为军阀的座上宾,以豫州牧的头衔招揽人才,用“跨有荆益”的势头对抗天下的军事寡头,凭仁爱收买民心(“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见于《三国志·先主传》)。第三型人格仿佛高速运转的机器,不断自我调整,自我修复,自我扩张,启动后就几乎无法停止。

  刘备称帝虽然使外在的一切人生指标都几乎都调到了最高值,但他内心与生俱来的自卑感反而更加无法平复。他的龙袍只是一件自我安慰的“皇帝的新衣”,而先天和后天形成的弱势,依旧使他惴惴不安,仿佛刘邦《大风歌》里“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恐慌和无助。

  高处不胜寒的昭烈皇帝,不可避免地走入了物极必反的人生宿命。 实际上,在不断进取的过程中,刘备早已迫不及待,希望尽快享受到权贵的待遇。

  在击败刘璋、占领成都后,“蜀中殷盛丰乐,先主置酒大飨士卒,取蜀城中金银分赐将士,还其谷帛”(《三国志·先主传》)。如果不是赵云的谏阻,刘备很可能还要征用耕地,大建楼堂馆所,给政府官员分房。

  不过,这种苗头只是暂时收敛。做汉中王后,“备於是起馆舍,筑亭障,从成都至白水关,四百馀区”(《三国志·先主传》注引《典略》)。

  成为权贵之前,处心积虑、惴惴不安;成为权贵之后,颐指气使、飞扬跋扈。

  对当权者、富贵者的敬畏、妒忌、诅咒、反抗,一直在民间、在下层社会暗流涌动,而平民一旦得势,便立即成为自己当年的对立面,开始了压抑已久的报复性反弹,这股能量常常超出可控范围之外。

  刘备的“反弹”不完全表现在物质享受上。与此同时,曾经从谏如流的玄德公不再像创业初期那样“善下人”了,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出兵征吴的决策。

  刘备登基后,不顾群臣或明或暗的反对,集结重兵准备讨伐东吴。曹魏方面的谋士刘晔指出,“蜀虽狭弱,而备之谋欲以威武自强,势必用众以示其有余”(《三国志·刘晔传》)。

  从人格类型分析,刘晔的看法有内在论据的支持。第三型人格的刘备,始终害怕失败,他一生屡屡受挫,大部分时间并不得志,反而激发他不断进取,以扭转事功上的颓势,进而扭转外界对自己的评价。

  丢 失荆州,对刘备的心理刺激是巨大的。在曹魏与孙吴心照不宣的联合作战面前,刘备的关羽部全军覆没,“万人敌”、“威震华夏”的猛将死于曹孙的阴谋,刘备在 汉中一役中建立起来的战胜曹操的志得意满,以及阻止东吴染指益州、并让孙权“进妹固好”的心理优势(《三国志·先主传》),在此时荡然无存了。

  他仿佛听到了曹操不屑一顾的狞笑,好像看到孙权咸鱼翻身的得意神情,而自己却被竞争对手轻易地抛在身后。

  每一种人格类型都会受到一种特殊形式的自大的诱惑,以抵御其对于生存的焦虑感。第三型的诱惑就是相信自己的才华……如果让这种自欺继续存在下去,必定会把我们引离真正的完满和真正的幸福。(所以)第三型人不停地追求成就和认可,却仍觉得没有价值和空虚。[2]

  刘备此时仍然相信自己的才华,他必须给敌人一点儿颜色看看,让他们认可自己的“威武”。于是,刘备放弃了“东联孙吴”的基本战略,准备让孙权这个背信弃义的小人付出代价。

  另外,刘备在被动的局面下仍坚持出兵伐吴,“以弱为强”的思维定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刘备的“以弱为强”,一方面是自我激励的过程,把自己放在弱者地位,向强者挑战;另一方面,通过向强者挑战,经受强者的反击,制造外在激励的环境。

  这种“双轨制”激励结构,仿佛喷气式飞机的两个涡轮引擎,其中任一个发生故障,另一个可以在一段时间内维持继续前进的动力。

  刘备复杂的心理状态,驱动着自己再次上路,这位六十出头的老人,还像以往那样,忙得没有空闲停下来冷静思考,他必须用结果告诉世人——我刘备是英雄!

  刘备意气用事发动的夷陵之战,再一次证明了自己性格上的局限和弱势。套用刘邦的话,刘备“运筹帷幄不如庞统、法正,决胜千里不如关羽、张飞,治国理政不如诸葛孔明”,在他人生最后一战中没能听从黄权等人的意见,而是我行我素、固执己见,结果全军覆没。

  不过,值得玩味的是,刘备在攻守两端的态度是不同的。进攻显得浮躁,而防守方面的布置却格外精细:

  诸葛亮镇守成都,确保益州的整体安全;马超、魏延北拒曹魏于汉中;赵云在江州防止孙权的侵扰,为东征做后援。

  刘备并没有倾全国之力讨伐孙权,相反,他守土的力量强于进攻的配备。可见刘备的逻辑是清楚的——益州绝对不得有失,即使对东吴一战不能取胜,自己的老本也不能全赔进去。

  由此分析,刘备攻吴似乎是向对方示威,达到震慑的目的,把对方的势头压下去,从而重新获得心理上的优势。

  [1]《九型人格》[美] 唐·理查德·里索 [美] 拉斯·赫德森著徐晶译南海出版社 2013年1月

  [2]《九型人格》[美] 唐·理查德·里索 [美] 拉斯·赫德森著徐晶译南海出版社 2013年1月 p362-363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刘备人格弱势孙权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