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家长在后台问我,孩子到底要不要补习?这分明就是天下第一问。萍老师只好说,不是所有问题都有解,世界这么乱,我得想一想。
我想起,一个学生在作文里的感慨:十年寒窗苦,最苦莫过于补!我又想起,另一个学生在日记里的倾诉:妈妈总是貌似民主地对我说,数学补不补你说了算!可是,不补我也怕掉队啊!
落后了补习,就像感冒了吃药——感冒是好了,但你永远不知道,是那颗伤风胶囊的疗效,还是恰好到了痊愈的时候。
补不补
我也无解
要补习吗?不要补习吗?要补习吗?不要补习吗?我想起周星驰的彷徨眼神,他长叹,好乱啊!
的确,在应试教育的大船上,谁又胆敢蔑视分数和升学呢?家长和学生的无奈是这样的——别人家的孩子都在补,你若不补,总觉得坐立不安。于是,补习又成了一种攀比。古人已在诗中暗藏玄机,一句“学海无涯苦作舟”和一句“沉舟侧畔千帆过”,让多少学子不敢片刻停泊?
是啊,既不敢慢待了分数,也不敢误了时光。补还是不补,我也无解。
为什么补
只能劝解
有一种补,叫不足才补。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孩子偏科,父母意在拾漏补遗,这还算顺天应人。
还有一种补,叫越好越补。明明孩子已经足够好,还要大补特补,就有点逆天了。如此补法等于拔苗助长,于是就出现了幼儿园变小学、中学变大学、大学变不学的怪象。可是,孩子自有孩子的生长规律,阳光空气土壤和水,都要刚刚好!
对于一心想补的家长大人们,我只能劝解——学习要留白,补习要有度。
去哪儿补
一知半解
许多欲补无门的家长又问我,去哪儿补?我也一知半解。放眼一望,遍地都是补习机构,有的门庭若市,有的无人问津。中国的补习机构仍以补知识为主,他们并不擅长望闻问切,上来就补。
所以,去哪儿补,就看哪儿能专心帮你的孩子把脉了。
不过,孩子的营养,远不是补习机构所能供给的。他们还得回家里补,聊聊人生,补的是心智素养;还得去球场上补,打打篮球,补的是拼搏精神;还得去大自然补,看看风景,补的是温润性情……
补什么
我有正解
若问到底该补什么?这个我倒有正解:一补心态,二补兴趣,三补习惯,四补方法,五补思维……排名不分先后,粒粒都是灵丹。
大多数学生最需要的补习,不是恶补知识,而是高效学习的解决方案。好比,要让孩子好好吃饭,你得帮他先开胃不是吗?所以,父母大人们,在了解孩子的“脾胃”之前,请不要盲目地为孩子开列进补菜单。
有时,补什么,先要明白不补什么!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閺傜増姘拃锔俱仛閿涙矮鎹㈡担鏇熸暪鐠愬綊顣╁ù瀣兊缁併劋绱伴崨妯肩搼楠炲灝鎲¢惃鍡曡礋鐠囧牓鐛ラ敍宀冾嚞閸曞じ绗傝ぐ鎿勭磼閻愮懓鍤潻娑樺弳鐠囷附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