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遭遇过网络暴力吗?

2017年07月25日11:16  教育专栏     我有话说

  看 到今日头条悟空问答的这个话题:“如何看待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在网络上扮演暴民的角色?”突然感觉有很多话要说,在网络上写作这么多年,这样的人真是见多 了,有个别用户甚至会执着不移几乎每天都来报到。他们大部分人在生活中拥有体面的工作,在一些答复里会显得诗情画意热爱生活,而在另外一些留言、回复甚至 私信里则表现得格外粗鄙,如果你进行反击或者将其行为曝光后,这些人又会更加疯狂地反咬你。

  这是网络暴力的一种。网络暴力,又称网络欺凌(Cyberbullying),是指一种在网络上发生的欺凌事件,属于电脑犯罪的一种,它涉及对信息及通信技术技术的应用,以支持针对个人或群体进行恶意的、重复的、敌意的行为,以使其他人受到伤害。常见的网络暴力形式有:

  • 重复并且不断地对其他网民使用言语暴力;

  • 重复并且不断地对特定网民或网络群体进行攻击;

  • 模仿特定网民外表及行为特征,并且加以羞辱。

  • 把受害人之个人数据(如真实姓名,容貌等)公开,俗称“起底”、“爆料”,但是有时受害者也会公布加害者之个人数据藉以自我保护,由于牵涉言论自由,犯罪加害者的个人隐私保护问题一直存在争议。

  • 把受害人容貌移花接木至他人照片中,或在这些照片旁加上诽谤性文字,俗称“P图”。

  • 重复并且不断地在论坛中以言语用发帖甚至以洗版等方式公开侮辱受害人。

  • 重复并且不断地伤害跟受害人有关的人士与朋友藉以孤立受害者,称为关系欺凌。

  • 使用不同的账户及身份攻击同一名受害人,导致受害人误以为很多人讨厌及攻击他。

  • 匿名诽谤。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现在网络欺凌的发生率远高于现实欺凌,这是由网络的匿名特性所导致的,因为用户往往不用表明身份,仅靠一个名称(ID)即可通行网络。也 因此,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会因为身份和环境的限制自觉扮演良民,而在网络上会原形毕露,把自己性格中的阴暗面暴露无遗,成为人见人怕的网络暴民。

  这种躲在网名后面,获得从来未有过的自由,因此表现得比平时要激愤的多的效应叫做网络无限制效应(online disinhibition effect),缩写为ODE。造成ODE的原因很多,其中包括:

  • 没有姓名,只有ID,你并不知道我是谁。

  • 隐蔽性,你看不见我。

  • 地点上的异步性,互相就不需要面对,下线即是路人。

  • 转向自我(solipsisticintrojection),认为不过是游戏一场。

  • 分裂想象,认为都是朋友的错觉。

  • 丧失权威的威慑力,造成人人平等的错觉。

  ODE 的结果未必都是坏的,譬如不少人在网上打开心扉,释放压抑多年的感情,如同面对自己信任的心理治疗医师,不仅有益身心健康,而且免费。也有一些人,在网上 交到了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找到的好友,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的一些问题,在网络世界一般不存在。但不少情况下ODE会走向网络暴力,本提问的案例就是一 个典型的例子,网络暴力是一种反社会行为,通常会造成受害人心灵创伤、扭曲,甚至有可能逼迫受害人产生报复性攻击行为,或使受害人转而欺凌他人;对加害人 也有一定影响,这些加害人成年后的犯罪率、酗酒现象比例相当高。

  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会有ODE的倾向,只是每个人因为修养和性格的不同导致了这种效应程度的大小而已,与其认为这是真实自我的一种表露,不如当成是由人群中的自我到孤独状的自我的一种认知和表现的不同和变迁吧。

  最后想说的是,如果你遭遇到网络暴力,最好的办法是置之一笑,或者拉黑即可,这种人根本不值得耗费任何精力,当然若是太过分的话,注意收集好证据,以备到了能起诉赔偿的程度,譬如美国这里就有专门的网络私家侦探,一个ID的保护毕竟是非常脆弱的。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网络暴力受害人网络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