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帝师绝唱:隆中的人生布局

2017年07月25日15:48  教育专栏     我有话说

  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1]

  隆中位于今天湖北省襄阳市,距襄阳城西约20里,在绵延起伏的山岭间,忽有一山“隆然中起”,北枕汉水,林泉幽邃,蔚然深秀。[2]

  四川大学历史系方北辰教授曾多次考察隆中地区,认为这里交通便利,信息通畅,青山绿水,适宜居住。[3]

  在这个相对开放和安静的环境中,孔明延续了小时候在家乡培养出的才气——“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三国志·诸葛亮传》),不仅相貌体态英俊潇洒——“身长八尺,容貌甚伟”(《三国志·诸葛亮传》),而且举止气质也卓尔不群。

  在学业上,大约十五六岁(公元196年前后)的孔明“与颍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俱游学”(《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魏略》)。

  诸 葛亮的读书方法与众不同,“亮独观其大略”(《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魏略》)。就此,方北辰教授解释说,当时中原战乱迫使大量士人到荆州地区避难,知 识界、学术界的交流和碰撞异常激烈,并形成了“荆州学派”,崇尚创新、务实的治学思想,诸葛亮可能受到了这种思潮的影响[4],读书时能够迅速辨识主次, 掌握要领和精髓。

  在新学风的激励下,诸葛亮的思想异常活跃,博采众长,不拘泥于一种学说或观点,富于思辨,对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要义予以辨识和批判。

  老子长于养性,不可以临危难。商鞅长于理法,不可以从教化。苏、张长于驰辞,不可以结盟誓。白起长于攻取,不可以广众。子胥长于图敌,不可以谋身。[5]

  看得出来,诸葛亮对道家、法家、纵横家等各派学说批判继承,思想意识上的多元性让他突破了儒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局限。由此我认为,诸葛亮的《隆中对》并不带有强烈的正统色彩,更多是出于个人在社会中的发展,就此下一章节还有详述。

  诸葛亮思想上的兼收并蓄,也反映在他的生产实践中。

  作为官宦人家的子弟,诸葛亮并没有受到正统儒家学说中“君子不器”观点的限制,亲力亲为地开荒种田,锻炼了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磨练了意志与品行,读书与生活得以兼顾。

  这些正反映出,东汉后期,儒学和经学的式微大大削弱了儒家意识形态的社会整合功能[6],此时各种思想的交相辉映——特别是玄学和佛教的兴起,在乱世中形成了又一次思想解放。

  有一个细节值得关注。诸葛亮“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魏略》),我认为,这是诸葛亮在清晨和夜晚的修炼方式,有点像坐禅,以达到“夫学须静”、“非静无以成学”(《诸葛亮集·诫子书》)的境界,静心能集中精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同时,静心也有助于深入思考,上一章节提到,诸葛亮从《梁甫吟》的葬歌中体会到的人的社会性以及命运走向,都应该是静思的结果。

  这种方式的思想源头在哪里呢?会不会是“玄学崇尚无为,佛教以追求解脱、舍离此世为终极关怀”[7]所产生的影响呢?

  《诸葛亮集》收录的文章,很像《晏子春秋》那样“非儒非道”,很难将其完全归类于某一家思想学派。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诸葛亮的生产实践日后竟成就了一段军事史上的佳话。“亮性长於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陈图,咸得其要云。”(《三国志·诸葛亮传》)

  一国总理,三军统帅,除了宏观政策、战略部署之外,竟还能亲自研发新型武器、运输工具和制定战法,难怪他的老对手司马懿,也惺惺相惜地赞叹他是“天下奇才”。(《三国志·诸葛亮传》)

  这可能就是教育学中提倡的举一反三的创造性思维,将书本上的所学在实践中运用自如。

  “躬耕南阳”的经历,还丰富了诸葛亮在天文、气象、地理方面的知识和经验,《诸葛亮集·二十八宿分野》中的记载让我确信,孔明先生“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并非只是小说家之言。

  农耕生活强化了诸葛亮做事的条理性,错过农时会直接影响作物的收成和来年的耕作。诸葛亮农业生产中一丝不苟的实践态度和管理水平,成为了他辅政蜀汉期间“事无巨细”工作作风的基础。而且,诸葛亮还以法令、条例的方式,将政治、军事等领域制度化。

  诸葛亮在学业、思想、生产实践之外,还非常重视社会关系。

  青少年时期的学伴多是荆州襄阳地区的名门之后,这是诸葛亮融入当地士族阶层的途径。荆襄名士司马徽、庞德公、徐庶对诸葛亮的才学尊崇有加,还给了他“卧龙先生”的绰号,并成为诸葛亮投奔刘氏集团的主要推荐人。

  另外,诸葛亮还通过娶亲的方式,成为“沔南名士”黄承彦的女婿,就此与荆州牧刘表攀上了亲戚,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还与诸葛亮的二姐结为夫妇[8]。这样,诸葛亮顺利进入了荆襄官宦、士人阶层的朋友圈,为日后从政积累了人脉。

  同时,诸葛亮从这些社会关系中,一定也获取了时局动向的宝贵信息,并深刻地领会了天下大势,日后《隆中对》的基本蓝图也就水到渠成了。

  “十年磨一剑”,隆中的诸葛亮,在理论和实践的磨砺中,成长为满腹经纶、博学广识的一代英才。他的自我认识和人生定位,也在这个过程中呼之欲出了。

  诸葛亮的自信——“每自比於管仲、乐毅”(《三国志·诸葛亮传》)——有学识、见解、实践、管理等多方面素质的支撑,他是博古通今、兼容并蓄的大家。上文已经做详解,不再赘述。

  这样一来,诸葛亮入仕的起点自然有别于常人。孔明在点评他的三个学伴徐庶、石韬、孟建时,说“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魏略》)诸葛亮认为这几个同学只能管理地方事务,很难总览全局。他的判断在徐庶、孟建身上得到了应验。

  需要注意的是,徐庶和孟建都因家里的缘故而心存羁绊。徐庶惦念老母,而孟建忧思归乡。

  后公威(孟建字公威)思乡里,欲北归,亮谓之曰:“中国饶士大夫,遨游何必故乡邪!”[9]

  显然,徐庶和孟建是遵从儒家的忠孝之道的,而诸葛亮的志向则不受儒家礼法的左右,各人取向不同,没有对错之分。

  从这个角度分析,诸葛亮在青年时期就已经立下了凌云之志,而且目标与行动高度统一,这种早熟确实让常人难以企及。

  诸葛亮的求职标准在他的《阴符经序》中做了深刻的诠释。

  太公九十非不遇,盖审其主焉。

  夫臣尽其心,而主反怖有之,不亦难乎?

  呜乎!无贤君,则义士自死而不仕,莫若散志岩石,以养其命,待生于泰阶。

  世人以夫子为不遇,以秦仪为得时。不然,志在立宇宙,安能驰心下走哉?

  吕尚闲居十年后,遇到了知己周文王。“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故事激励着诸葛亮做出谨慎而正确的选择。这与当下社会的求职思路几乎是一样的,因为相比于雇主一方,求职者的风险更大。

  谈到“主反怖有之”时,我认为,诸葛亮不会忘掉《梁甫吟》中提到的翻脸设陷阱的晏子和背后的齐景公。所以孔明先生也做好了不出山的准备,“散志岩石,以养其命”,也就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三国志·诸葛亮传》)。

  “志在立宇宙,安能驰心下走哉”,振聋发聩,掷地有声!即使一辈子不入仕,也不能丢掉高贵与尊严!

  高傲的诸葛亮虽然并没有做君主的企图,但却要求自己与君主之间取得相对的平等关系。

  上不可以不正,下不可以不端。上枉下曲,上乱下逆。故君惟其政,臣惟其事,是以明君之政修,则忠臣之事举。学者思明师,仕者思明君。[10]

  而且特别强调“明君”是自己入仕的先决条件,还突显了上下级之间处事的逻辑关系,也就是“上梁不正下梁歪”,把君主置于被监督、批判的位置上。

  联想起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的“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三国志·诸葛亮传》)等教训后主刘禅的话,不难看出诸葛亮认同孟子“君为轻”的思想,他没有把“民”和“社稷”放在前面,而是更多强调制约君主的机制。

  不是君主,又要制约君主,相对平等,恐怕只能做“帝王师”了。

  请继续关注《诸葛亮的帝师绝唱》之三:《隆中对》的读解密码。

  [1]引自《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

  [2]引自百度百科网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HMRIOl8BMhXAx73D4Zx1nGIozLK9lXAP19WgnLgH-1hP3DraylqzexoDThLehjtiWqiGxX5BdOP7XStG9f9ocGyyDK0kfZSe0AysxXY0Fq7ozSIyFzEvxpoo25FMbi-k

  [3]《三国名将》方北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年

  [4]同上

  [5]引自《诸葛亮集·论诸子》

  [6]《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超稳定结构和中国政治文化的演变(第一卷)》金观涛刘青峰著法律出版社2011年第60页

  [7]《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超稳定结构和中国政治文化的演变(第一卷)》金观涛刘青峰著法律出版社 2011年第85页

  [8]《三国小全史》柳春藩著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14年第114页

  [9]引自《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魏略》

  [10]引自《诸葛亮集·便宜十六策·君臣第二》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诸葛亮徐庶君主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