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孩子为什么得不到父母的爱?

2013年11月12日10:12   教育专栏  作者:郑勇  

  《爸爸,去哪儿了》热播,反映了父爱的缺失。其实,国内中小学生缺失的岂止是父爱,而是整体的爱缺失。

  给孩子买名牌、请孩子吃大餐、送孩子上名校……这些都是父母们自认的“爱”的体现。但是,这些真的就是爱吗?那些穿着名牌、吃过大餐、上了名校的孩子们,与父母们的关系是更亲近了呢?还是更疏远了呢?可以肯定,绝大多数得到物质满足的孩子,与父母们的关系会变得越来越疏离,因为父母与孩子间的纽带已经被物欲的满足所替代。

  青少年时期缺什么,成人之后必然追求什么。这是心理学验证过的一种补偿心理。对于现在很多的父母而言,青少年的时候几乎都经历过物质匮乏的阶段。父母们努力、奋斗的目的,就是让自己变得更富有起来,同时也期望自己不要再经受当年的困苦。因此,当父母们的腰包渐渐鼓起来的时候,也便自以为孩子所欠缺的恰恰是物欲的满足。

  可是,事实却并非如此。有学者称,“中国教育有教育穷孩子的经验,而没有教富孩子的经验。”其所指恰恰就是孩子的物质需求得到基本甚至极大满足后精神需求的缺失,也就是爱的缺失。

  笔者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班里给每位同学订购一本《反义词词典》,书费大约1元5角。但是,恰逢月底,家里竟然拿不出订书的钱。于是,笔者后来需要借助《词典》完成作业的时候,都是从同学那里借来匆忙记下、及时归还。等到女儿上学之后,笔者给她准备的辞书不下十几本。可是,女儿却觉得有点儿烦,买那么多本词典干什么?父母所愿,与孩子所需的差异,很多时候被“代沟”给忽略了。

  学而优则仕。这是中国隋朝实施科举考试以来的传统。现在做父母的一代,很多也是中国应试教育的“受益者”。学习改变命运,很多父母们通过中考[微博]、高考[微博]确实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走出了曾经的贫瘠与贫穷。但是,学习并不仅仅只是为了中考、为了高考。只有当自己的孩子出现了抑郁、出现了孤僻、出现了狂躁,甚至出现了轻生的时候,父母们才幡然悔悟,自己的教育出了差错。可是,大多数时候,父母都是悔之晚矣。

  每位家长[微博]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着阳光的心态,就像京城金秋的阳光一样。然而,金秋的阳光也经常被阴霾所遮蔽。经济的盲目发展,必然导致环境的污染。同样,对于孩子的发展也不能拔苗助长。类似的道理,几乎所有的家长都明白。可是,当孩子生病了,家长期望尽快让孩子康复,是因为对健康的渴盼,还是因为怕落功课的焦灼。

  成功的道路不止一条,健康的人生只有一次。在很多父母眼中,三毛去做拾荒者的理想,是一种率性的浪漫。而如果自己的孩子也理想着去做一名拾荒者,那么孩子一定被划入了“不孝”。任何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具有精英的潜质,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精英分子。这种希望何尝不是家长自身欠缺的一种心理补偿。

  事实上,孩子的很多需求都是父母自以为是强加的,而孩子真正的需求却被家长忽略了。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当初级需要阶段的安全需求、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人们将会去追求中级需要阶段的归属需求、尊重需求,最终达到高级需要阶段的自我实现。当前,大部分孩子基本达到了初级需要,所面临的正是中级需要阶段的归属需求和尊重需求的满足。

  归属需求包括亲情、友情等情感需求,尊重需求则包括自我尊重、对他人尊重、被他人尊重以及信心、成就等需求。但是,实际生活中,父母对孩子要求最多的是课堂学习、课外培训、考试成绩。孩子的需求层面与父母的要求层面完全背离了,孩子们的心理需求几乎得不到满足,自然感受不到真正的爱。与此同时,在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孩子必然向外界寻求爱。早恋、网瘾、追星……都是向外需求爱的具体表现。

  如何让孩子真正感觉到父母的爱?归根结底,就是接纳,不仅接纳孩子的优点,而且接纳孩子的缺点。因为真正接纳了孩子,才会让孩子真正感受到,父母的爱并不是因为自己表现得好,而是因为自己是他们的孩子。因为真正接纳了孩子,才会让孩子真正感受到,自己的思想、行为得到了尊重,因而有信心实现自己的成就。

  在当前应试教育的窠臼中,成绩还是万能的,没有成绩还是万万不能的。但是,作为父母,所能做的就是帮助找出创造成绩的信心和毅力。因此,对于父母,成绩不是一切。孩子的一切都是成绩。

文章关键词: 父母 物质 孩子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