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包子馒头本一家

2014年04月29日11:10   教育专栏  作者:咬文嚼字  

  ◎锦 瑟

  2013年岁末,习总书记来到北京西城区庆丰包子铺,自己掏钱买包子吃的亲民之举,不仅让普普通通的庆丰包子铺一夜之间声名显赫,同时也带动了全国各地包子的热销。包子一下火遍大江南北,受国人追捧。  

  包子本不叫包子。追根溯源,它最初是以“饼”的名义出现的。明代周祁《名义考》中介绍:“蒸而食者曰‘蒸饼’,又曰‘笼饼’。”中国人吃“蒸饼”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时期。明代黄一正《事物绀珠》中提到:“秦昭王作蒸饼。”  

  三国时,经诸葛亮之手,包子有了另一个名字——馒头。据晋人笔记记载,诸葛亮率军南渡泸水讨伐孟获。根据当地的习俗,大军渡江之前必须以人头祭祀河神。诸葛亮觉得太野蛮,遂命人以白面裹肉蒸熟,代替人头投入江中,并将其命名为“蛮头”,即南蛮人的头。诸葛亮得到神灵的佑助,七擒孟获,最终奠定了蜀国大后方的安全。“蛮头”也因此传了下来,后人又将其改名为“馒头”。诸葛亮创始的“蛮头”,里面是加上了牛羊肉馅的,可见就是今天的包子。 

  不过,“蒸饼”的称呼并未因为“馒头”的出现而退出历史舞台,典籍文献中,时而“馒头”时 而 “蒸饼”,其实指的是同一样东西。到了讲究审美情趣的唐朝,包子也变得越来越秀气,连名字也开始文气起来,有了“玉柱”“灌浆”等美称。宋代,为了避皇帝赵祯名讳,“蒸饼”被改成了“炊饼”。《水浒传》中武大[微博]郎“每日挑卖”的“炊饼”,即“蒸饼”,就是包子。  

  包子的名称,可能始于北宋。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饮食果子》:“诸般蜜煎香药……更外卖软羊诸色包子。”北宋流行羊肉包子。而南宋品种更为多样,猪羊牛肉、鸡鸭鱼鹅、各种蔬菜都可作包子馅,不过最为盛行的则是猪肉包子。  

  到了清代,形式有了变化。包子、馒头出现了分野,无馅的称馒头,有馅的称包子。不过,江浙一带古风犹存,有馅无馅仍统称馒头。细分的话,无馅的叫“白馒头”,有馅的则分别称为肉馒头、菜馒头和小笼馒头等等。就是现在,还是如此。自诸葛亮以“蛮头”代替人头祭泸水后,这种带馅儿的“馒头”常以傩食品的身份出现,作为祭享之用。每到冬去春来、阴阳交替时,人们祭以馒头,祷祝一年的风调雨顺。晋束皙《饼赋》说道:“三春之初,阴阳交至,于时宴享,则馒头宜设。”大约到了宋代,包子才成为民间大众点心。  

  如今包子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主食,品种繁多,既有南北通吃的肉包、菜包、豆沙包,又有名扬天下的天津狗不理大包子和粤式叉烧包。特别是颇具腔调的上海小杨生煎、无锡小笼包更是尽显“江南style”,那小巧玲珑的造型、吹弹可破的包子皮,犹如娇俏的江南美人细腻的皮肤,那一咬一口鲜美的汤汁,令人回味无穷,尤其是那收口处的褶子,像精美的花纹,更显娇媚可爱,不仅老百姓爱吃,连向来讲究排场的土豪们也不介意一天吃上几个包子,简单又抵饱。这些舌尖上的中华传统美食比起来自西洋的热狗、汉堡,不知道美味多少倍呢!(此文发表于2014年第4期《咬文嚼字》)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习近平 包子 咬文嚼字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