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会选择北大?

2014年06月16日10:37   教育专栏  作者:秦春华  

  为什么选择北大?这个问题可以用另外一个问题来替换:北大能为你提供什么?如果把学生和大学理解为高等教育市场的需求方和供给方,当需求方所需要的恰恰就是供给方所提供的,这个市场就实现了均衡。

  北大能为你提供什么?首先取决于你希望未来成为什么样的人。芸芸众生,遍布于世界的各个角落,构成一个人才金字塔。在这个金字塔的底端,是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在她的中端,是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在她的顶端,是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特点,在人才金字塔中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位置。大学也是一样。并不是每一所大学都能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各类教育机构会依托自己的历史和现实条件,根据社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各类不同的人才。只有那些集合了最优秀的学者和科学家的世界一流大学,才有可能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之所以说可能而不是一定,是因为人才的形成是一个非常复杂而漫长的过程,良好的大学教育只是提供了基本条件。要想成为真正的人才,还必须经过生活的历练和丰富的阅历,甚至要加上一点点运气和机遇这样可遇而不可求的因素。北京大学[微博]不培养一般性的人才。她的着眼点位于人才金字塔的最顶端。她的学术表现、教学资源和社会声誉,决定了她应当而且必须培养最顶尖的领袖人才。这是北京大学最核心的历史使命。因此,只有你想成为这样的人,你才能适应这里的土壤和文化。否则,你既浪费了资源,也难以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感觉。

  那么,要想成为领袖人才需要具备哪些优秀素质?对这个问题可能有一千个不同的答案,但比较集中的共识是,你必须首先具有独立而有批判性的思维能力。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在我们面前,横亘着一道巨大的“无知黑幕”。我们实际上不知道未来将会发生什么。正因为有不确定性,所以人类社会才会创造出保险一类的经济制度,也才会有所谓“理性预期”。如果没有不确定性,所有的结果都是确定的,就不需要保险,也不需要预期,更谈不上理性预期。因此,一个快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要求一个受到良好教育的人不仅掌握专业知识,而且拥有对所有新资讯进行透彻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教授在一次演讲中曾经引用了《耶鲁1828年报告》中两个非常深刻的概念:思想的“方法”(discipline)和“内容”(furniture)。这份对美国本科教育产生深远影响的报告指出,掌握一门专业的知识,就是获得“内容”。在这万变的世界中没有永久的价值。想要成为商界、医学界、法律、政治和学术领域的领袖,学生们需要的是“方法”,就是能够适应瞬息万变的形势,面对新的挑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正是在这样的教育理念指引下,耶鲁大学成功地培养了美国历史上的5位总统和13位诺贝尔奖得主,成为诞生领袖的摇篮。

  如果把耶鲁大学作为一个参照系的话,我们立即可以发现北京大学在本科人才培养方面的许多闪光点。这些闪光点汇聚在一起,就有可能成为培养世界级领袖人才的熔炉。

  首先,北京大学为你提供了一个宽广的平台。基于对世界变化和社会发展的认知,我们提出了“全方位、多样化”的本科人才培养理念。“全方位”意味着,在本科教育阶段,我们更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全面发展,而把专业化放置到更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阶段。我们意识到,一个人接受良好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谋生,还应当有更超越的目标,至少也是为了使个人生活得更有追求,更有趣味,更有尊严,质量更高。学生也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存在的机器。他们需要充分享受教育带来的愉悦和提升。因此,全方位的教育为学生提供了这样的机会——他可以选择任何他觉得需要的东西去学习,是为了自身素质的提高而不是为了某个具体的目标而学习。“多样化”意味着,人才培养的模式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不是单一的而是丰富的。用北大老校长许智宏院士的一句话说,北大好比是一座百花园,各种花卉和植物在这里争奇斗艳,竞相绽放。每一种植物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价值。毕竟,世界是复杂的,未来是不确定的。我们不可能用一个现成的统一模具去批量生产现时社会需要的人才。这样的所谓人才也无法应对未来千变万化的世界。唯一有效而正确的方式只能而且必须是,让每一个人按照他自身的素质和特点选择一条最适合他发展的路径。全方位和多样化紧密相连。没有全方位就不可能有多样化;反过来,没有多样化也无法形成全方位。二者是有机统一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综合性大学才有可能提供全方位多样化的教育。否则,即使认识到了这一点,也是有心无力,无法实现。

  或许,宽广平台的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她为你下一阶段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想一想,如果在本科教育阶段你的视野不够宽广,到了研究生阶段就只能继续沿着一条单一的途径向上攀登,这意味着你可能会丧失很多其他更有价值和意义的选择。毕竟——根据美国一项最新研究结果——一个人在18岁的时候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情商,还无法对自身和外部世界形成有价值的判断和认知。因此,本科教育阶段的平台越宽广,也就意味着你在未来的选择机会越多,成才的几率可能更大。

  其次,北京大学为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培养和植树造林有某种程度的共通性。土壤越肥沃,树木才可能生长得越快越好,越能成材。教育也是一样,基础越扎实,人才培养的速度和质量才会越高,越能成才。北京大学本科教育的基础扎实世所公认,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她主要取决于三个根本性因素:一是百年学府的厚重积淀。一代又一代学术大师把他们的智慧、思想、经验凝结成一脉相承的传统精神,代代相传,层层积累,形成学术和思想的沃土。正象土壤的肥沃程度只能靠时间积累一样,这种学术思想的沃土也只能靠时间积累,无法在短期内复制。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世界一流大学既不是自封的,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二是雄厚的学术科研实力。现代大学已经成为知识创新和学术科研的重要领域。一般说来,研究型大学的教学和科研同样重要。二者相互推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没有教学,科研就会丧失活力和灵感;反过来,没有科研,教学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北京大学拥有雄厚的学术科研力量,目前有18个学科进入全球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前1%,标志着这些学科已经进入世界一流行列;三是严谨系统的学术训练。作为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北京大学白手起家,开创了中国众多重要学科的先河。几乎每一个重要学科,其源头都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北京大学设立的某一“门”,这个“门”,就是当时的学科。比如,我们熟知的化学门、数学门、物理门、经济门等等。不要小看了这种百年积淀的历史性意义。她意味着,每一门学科,无不是经过了数代最优秀学者的千锤百炼,其中当然也包含了无数的失败和经验的总结。这种学术训练的系统和完整同样也是无法替代和复制的。为什么说北京大学的毕业生后劲足?原因就在于他的基础扎实,训练有素。

  第三,北京大学为你提供了充分的选择。中国正在经历着人类历史上最深刻的变革。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双重转型过程中,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也许是选择机会的空间增加。传统社会是一元的,现代社会是多元的;传统社会是被动服从,现代社会是主动选择;传统社会是从一而终,现代社会是分化裂变。因此,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必须具备两种素质:一种是你要学会处理复杂问题多项本领。你要拥有一个百宝箱,遇到哪一类问题,就能提出解决问题的哪一类办法;另一种是你要学会在众多的机会中选择一个最适合你的机会。为什么要学会选择?因为资源是有限的,你的时间、精力、金钱等等都很有限。就像人不能同时踏进两条河流一样,当你选择了一个机会的时候,往往意味着你不可能同时选择另一个机会。所以萨特说,选择要付出代价。这个代价,经济学称她为机会成本——当你做一件事而不得不放弃做另一件事时所放弃的收益。人们需要做的,就是在众多的机会中选择一个能使自己收益最大化的机会。这两种素质,只有在综合性大学中才能培养出来。北大之所以能够给你提供最充分的选择,一是因为她的学科最齐全,你想学的任何一个学科都可以在北大找到;二是因为她为你提供了一整套选择的机制。从你进入北大校门的第一天起,她就为你提供了一个完全开放的体系,你可以从中选择你最喜欢、最有兴趣的领域进入。而且我们鼓励你进行选择,这是一种文化。因为我们相信,只有在你最喜欢、最有兴趣的领域,你才有可能做出非同一般的超凡成就;三是因为她所提供机会最多。无论是课程设置、国际交流、社团文化,还是就业机会、社会实践、同学朋友,北大都为你提供了让你难以想象甚至是眼花缭乱的选择。正是在这种不断“试错”的主动选择中,你逐步培养起独立自主思考、处理复杂资讯、敢于挑战权威、学会舍得放弃等一系列在你日后人生道路上将会发挥重要作用的能力。

  第四,北京大学为你提供了丰富的校园文化。大学时代是一个人身心成长的黄金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知识学习固然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但远不是全部。学习不等于教育。教育的内容远比学习丰富得多。事实上,在大学阶段,一个人从同学、朋友、社会各阶层人士那里学到的东西可能要比从老师和课堂上学到的更多更广。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成立于900多年前,它对大学的定义是,大学大[微博]学,大家来学。也就是一群人为了探求某种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而聚在一起学习研究,那些掌握更多知识的人就成了老师,学习结束后,给学生发一纸表明经历的文凭,就形成了最初的大学。从这个意义上说,那些大学里最深刻最厚重的东西是无法被培训的,她只能被感知,被熏陶,被领悟。北大素有“以空气养人”的说法,看一看自习室里的人头攒动,看一看图书馆的博大精深,看一看远处走来的平凡的大师,看一看讲座报告的火爆场景,看一看洋溢着青春活力的面庞,看一看未名湖畔的微风拂柳,在这里待久了,你会慢慢地发生一种奇妙的气质上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根源,在于活跃的思想的撞击,在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在于每年一千多场讲座报告,等等。说不清楚哪一天,你会发现你已经不是原来那个青涩的你,你已经脱胎换骨。

  第五,北京大学交给你思维的方法。请注意,我使用的是“交”而不是“教”,也就是说,这种思维的方法是在长时间的系统训练中主动形成的,是内生的产物。这可能是北大为你提供的最可宝贵的东西,也是北大本科教育能够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的根本原因。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温曾经深刻地指出:“与欧洲和美国一流大学不同的是,中国和韩国的教育方式倚重于机械式的学习。传统上,学生们是被动的听众,他们很少在课堂上对彼此或是教授的见解提出异议。教学法注重对内容的掌握,而不是对独立批判思维的发展。传统的亚洲式课程和教育方式也许对培养工程师和中级政府官员非常有效,但是可能并不适合培养具有领导才能和创新精神的精英。”事实上,从建校伊始,特别是从蔡元培校长主校开始,北大的本科教学就走上了一条不同于传统教育方式的道路,始终高度关注对学生独立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这已经成为一种珍贵的精神传统。北大的课堂,固然有世界最前沿的知识的讲授,但更重要的是,老师们鼓励学生挑战自己的权威和观点,不断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引导他们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只要言之有物,言之成理,能够自圆其说,都可以登上大雅之堂。而教授们之间在学术观点上的针锋相对,各种思想文化的撞击,也为学生们从各个角度理解一个问题提供了宽容的平台。学生一旦掌握了这种思维方法,就会“一法通万法通”,能够用它来处理各种问题,包括从未遇到过的难题。进入了这个境界,可以说,拔尖创新人才的雏形就已经具备了,你就有可能成为“具有领导才能和创新精神的精英”。

  回到我最初的问题,为什么选择北大?那是因为,北大可能为你提供了一个发现并完善自我的机缘。对于很多中国的家庭和孩子来说,这意味着万分之一的机会和概率,有时候可能是一个远在天边的梦想。但是我相信,抓住了这样的机会,你就有可能成为最出类拔萃的人群中的一个,你就有可能为国家和民族,乃至为世界和人类做出非同一般的贡献。那时候,你会像因发现H5N1型病毒而蜚声世界的著名生物学家陶一之那样,在接过“影响世界的华人”奖杯时深情地说:“我之所以今天能够站在这里,我要感谢我的母校北京大学。”

  本文发表于《课堂内外》(高考[微博]金刊)2014年第6期,未删改。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北大 北京大学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