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上海为何坚持“不合理”高考志愿填报方式

2014年06月24日10:50   教育专栏  作者:秦春华  

  本文的采访报道发表于《光明日报》2014年6月17日第5版,题目为《报志愿:老问题遇到新纠结》,作者:晋浩天。

  时间:2014年6月12日

  采访人:《光明日报》记者晋浩天

  记者:据我调查发现,今年的高考[微博]填报志愿软件,如志愿无忧等等软件走俏,很多咨询专家去中学做讲座时都在推荐不同的软件。有一位高三家长[微博]告诉我,今年他在咨询老师的推荐下,购买了一款500多元的软件,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此软件并不好用,数据缺失等问题屡屡出现。某中学教师也表示,这种软件只能提供往年的数据和信息,算是一个有用的数据库,对学生填报志愿的作用和意义有限。那么,您认为,这种软件是不是真的如此不靠谱?出现该乱象的原因何在?对此,您又有何建议?

  秦春华:很抱歉,我从来没有见过此类软件,更没有使用过,因此不能妄加评述。高考志愿填报软件作为一种在市场上交易的商品,好用与否,应当由消费者——以前用过的考生和家长——来评价。如果考生和家长使用软件填报志愿的准确性比没有使用软件时要高,它就是好用的;反之,如果考生和家长使用软件填报志愿的准确性比没有使用软件时还要低,它就是不好用的。市场会自行做出判断和选择。但高考在中国人生活中的影响实在太大,所以考生和家长一般都会有一个心理:有总比没有强,大不了白花钱而已。为了孩子能上好大学,花再多的钱也值。这也许是高考志愿填报软件走俏的原因。

  高考填报志愿软件的出现,应当和高考后知分填报志愿方式有直接关系。因为这种方式要求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当“知分、知位、知控制线”,这就使数据分析的重要性凸显出来了。然而,由于绝大多数家长和考生不具备数据分析的专门知识,他(她)们在如何获取数据和如何使用数据方面存在着许多误区:和大多数人的直觉相反,除了北大和清华[微博]两所大学之外,对于准备填报其他高校的学生而言,即使知道了分数、排位和控制线,也不等于志愿填报就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可能仍然不能降低落榜风险,甚至反而会增加落榜风险。原因很简单,高考填报志愿是一个典型的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的行动。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当你在做出某种决策的时候,你并不知道其他人是如何决策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其他人的决策并非和你无关,而是会对你的决策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因此,你必须知道其他人是如何决策的才能决定你的决策,而其他人也必须知道其他人的决策才能决定他(她)的决策……这就需要运用博弈论的知识进行分析。对于不具备这种复杂知识的绝大多数考生和家长来说,或许只能通过简单的心理分析来解决这个问题,这就增加了高考志愿填报的不确定性。为了提高确定性,考生和家长就会高度依赖专家的分析和数据。我想,之所以会出现家长反映“高考志愿填报软件不好用”的情况,很可能是因为这些软件只能使用往年已经公布的数据。因为当年的数据属于机密,只有各省市的教育考试院才有,而他们也只能在高考志愿填报工作完成后才能公布有关数据,否则要负法律和刑事责任。因此,用往年的数据来指导当年的高考志愿填报,无异于“刻舟求剑”,结果当然不会准确,甚至可能还会强化出错的几率。因为考生和家长都相信软件分析数据的“科学性”,却恰恰忘记了,此数据非彼数据。

  根据志愿填报方式的不同,志愿填报的策略相应也要有所差异。对于高考前和高考后估分填报志愿的省市,比较有效的参考数据是三个:一是你所在中学往年考上某一水平大学的人数;二是往年考上的学生平时在学校里的排位;三是你本人平时在中学里的排位。把这三个数据放在一起分析,基本上可以判断出今年你应该填报哪一所大学。之所以这三个数据比较有效,原因在于,高考招生录取表面上看是按照成绩录取,实际上是按照排序录取。就短期而言,一所中学的教学质量不会发生剧烈的变化,一所大学的招生计划也不会发生剧烈的变化,两个高度稳定的数据又高度相关,决定了如果考生的平时成绩比较稳定的话,高考志愿填报的结果也应当是稳定的。

  对于高考后出分填报志愿的省市,因为“大小年”效应被强化,上述三个数据的有效性受到了某种程度的削弱,但仍然是最重要的参考依据。根据我多年的工作经验,这三个数据的有效性要远远大于考生所知道的高考分数和排位。除了这三个数据之外,还应当再增加一个维度,从反方向去处理“大小年”效应。但我很悲观地认为,在高考后出分填报志愿的情况下,这个问题实际上很难解决。由于信息不对称,高考志愿填报的结果很大程度上是听天由命的。

  记者:我国目前的填报志愿方式有三种,您去年在光明日报发表的《“招生乱象”与知分后填报志愿》一文中也提到:“一种是北京和上海实行的考前填报志愿方式;另一种是黑龙江、山西、辽宁、新疆实行的高考后估分填报志愿的方式;最后一种是其他大多数省市实行的高考后知分填报志愿的方式。”那么,您认为这三种填报方式孰优孰劣?考前报、估分报、知分报三种类型,都有着什么样的优点和劣势?未来的志愿填报又该朝着什么方向发展?

  秦春华:考前报、估分报、知分报这三种高考志愿填报方式各有利弊。判断孰优孰劣的关键是看你从哪一个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如果从有利于人才选拔和培养的角度出发,高考前填报志愿的方式最好。因为在这种方式下,考生必须根据自己平时的学习情况来填报志愿。从最终录取结果来看,也比较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当然,高考成绩揭晓以后,有的学生高考成绩高于预期,但由于胆子小而错过了更“好”一些的大学;也有的学生高考成绩低于预期,导致落榜。这是考生和家长无法接受的情况,也是高考前填报志愿遭受攻击最猛烈的地方。在家长和考生看来,还没高考就填报志愿,这岂不是天底下最不靠谱的事情?其实,在高考中,超常发挥和发挥失常都是“小概率事件”,绝大多数学生的高考成绩是和平时成绩高度相关的。但人们往往关注的都是“小概率事件”,而容易忽略大多数情况。他(她)不知道,因为存在信息不对称,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有一只看不见的手,会将学生分流到适合他(她)们的大学里去。也许从表面上看,某一个学生——其实是极少数——高考成绩不错却报“低”了大学,但实际上,也许他(她)的平时学习情况和包括心理素质在内的各方面综合情况恰恰是适合这所大学的,否则他(她)怎么会填报这所大学呢?当考生在还没有高考的时候就填报了这所大学,是因为他(她)经过综合考虑,对这所大学感兴趣,也了解自己的情况,而不一定是因为分数到达了这所大学的录取线而不得不填报。所谓“低”是社会公众从录取分数线来看的,并不说明这所大学的水平就低。这样的话,学生因为进入了一个适合的大学,反而可能在未来容易取得成功。至于那些在高考中出现发挥失常而落榜的情况,现在通过自主选拔录取已经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如果你的确是一个优秀的学生,那么你所获得的自主选拔录取加分保证了即使你在高考中发挥失常,也不会对最终的录取结果造成颠覆性的影响。这就是为什么各类教育最发达的北京和上海能够顶住压力,始终坚持了看起来最不合理的高考志愿填报方式的原因。这是真正懂行的人负责任的做法。除此之外,高考前填报志愿的另一个有利方面是,生源会在不同的大学间呈现正态分布,大学的生源比较多样化,不会只是一种模式,这一点对人才培养而言至关重要。

  在我看来,知分后填报志愿是最差的方式。因为这种方式没有降低考生落榜的风险,反而增加了风险,并没有能够实现政策制定者出台政策的初衷。高考志愿填报是高度个人理性的事情,因为它牵涉到个人的根本利益。个人理性往往会导致集体的非理性,最终会损害个人利益,这一点已经被博弈论深刻地揭示和严格证明。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个人决策时并不会这样考虑,他(她)只会选择对他(她)而言利益最大化的方式。这就是人类行为的“悲剧性困境”,也是五个日本兵可以杀光上千中国人的原因。知分填报志愿可以降低落榜风险,这是政策制定者和民众从直觉出发想像出来的,否则我们该如何解释为什么知道分数填报志愿之后,仍然会有大量考生因志愿“扎推”而落榜?考生和家长往往理直气壮地问了一个看起来不需要回答的问题:当然是知道分数以后填报志愿才最有把握,哪有不知道分数就填报志愿的道理?但实际上他(她)们看不到知分填报志愿背后潜在的风险,这些风险我在《“招生乱象”与知分后填报志愿》、《高考知分填报志愿方式的悖论》、《高考志愿填报之我见》等几篇文章中都已经进行了深入分析。遗憾的是,政策制定者正是屈从了这样简单化的“民意”实行了高考后知分填报志愿方式,其结果,既造成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的对分数的绝对化崇拜,也对教育本身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害。但现在很少有人会去这样考虑问题,因为这些伤害效果的显现是在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之后。实际上,只要看一看越来越多类似于衡水中学和毛坦厂中学这样的“超级高考加工厂”,你就会明白高考后知分填报志愿的危害有多严重。

  高考后估分填报志愿介于二者之间。目前,黑龙江、山西和辽宁都扛不住压力而改行知分填报志愿,新疆是硕果仅存的还在坚持估分填报志愿的省市。但我估计在面临强大社会压力的情况下,它未必能够坚持太长时间,很可能也会改为高考后知分填报志愿。

  实际上,志愿填报,集中录取,这是计划经济时代在高等教育不发达的情况下采取的高校招生录取模式。我认为,考前也好,估分也好,知分也好,它们都是过渡性的产物。如果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方向,未来实现了“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目前的志愿填报方式可能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一个可以期待的方向是,考生凭借高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及其他考试成绩向大学申请入学资格,经大学自主测试后决定是否录取,学生也可以在不同的大学之间进行选择。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这是有可能实现的。据我所知,目前日本大学招生就采取了类似模式。

  记者:今年是北京首次将填报方式由“小平行志愿”改为“平行志愿组方式”。事实上,对于平行志愿,大家一直都有争论。比如,有专家表示,平行志愿实行总分优先的原则,因此对于考生的报考更加有利。但也有专家、甚至有很多大学校长都明确反对平行志愿,认为平行志愿造成了生源单一、分数扁平化、“唯分数论”等问题,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那么,您认为,平行志愿是好是坏?

  事实上,截止2014年,已经有湖南、江苏、浙江、上海、安徽、辽宁、河北、吉林、江西、福建、海南、广西、云南、贵州、四川、宁夏、陕西、广东、河南、重庆、天津、新疆、湖北、山西、黑龙江、山东,西藏,北京等28个省市实行了平行志愿,可以说,基本覆盖了全国各地。那么,反对的声音很强烈,但平行志愿几乎覆盖全国也是不争的事实,这是为何?还想请您从更深层次分析一下。

  秦春华:我认为,不能简单地评价平行志愿是好还是不好,关键要看它和哪种志愿填报方式结合在一起。因为平行志愿本身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志愿填报方式,而只是一种辅助性措施。对于政策制定者而言,实行平行志愿的初衷是为了降低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不至于“上不了天堂,就要下地狱”,希望达到一种“上不了这个天堂,也可以去稍差一点的天堂,至少不会进地狱”的结果。这迎合了考生和家长的现实需求和短期利益——没有人希望自己下地狱。这就是为什么平行志愿几乎覆盖了全国的原因。

  但平行志愿的危害显而易见,特别是对高等教育的伤害更为严重,并由此对基础教育的发展造成了伤害。这些弊端有关专家学者已经分析得很透彻了。我需要增加的一点是,在知分填报志愿的情况下,平行志愿人为地把大学和专业在考生和家长心目中按照录取分数高低分出了三六九等,并由此形成了畸形的社会认知,使上大学这一教育行为变成了按照分数购买入学资格的交易行为,对学生未来的就业和人的发展本身都产生了严重影响,其危害恐怕不仅在于大学,也从根本上损害了社会的活力和流动性。这就是为什么在平行志愿几乎覆盖全国的情况下,反对它的声音依然很强烈。然而,反对平行志愿的多数是高教界人士。支持平行志愿的多数是政府官员和非高教界人士。这二者的力量对比是不平衡的。高教界人士深谙教育的本质和规律,但他(她)们往往不拥有政策制定的权力和话语权;政府官员和非高教界人士无法对平行志愿的诸多弊端有切身的感受,但对平行志愿的好处却一目了然。而且,高教界人士的反对意见很容易被解读为“本位主义”,这也使得他们的反对意见虽然深刻,但却很难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

  我认为,平行志愿的初衷是好的,但不幸的是,当它和高考后知分填报志愿方式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却把它内在的弊端成倍地放大出来,由此形成了最坏的志愿填报方式,反而削弱了它内在的有利的一面。因此,实行高考前填报志愿,通过平行志愿“托底”,或许是一个企图照顾到各方利益的一个不完美的妥协方案。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志愿 高考志愿 北京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