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白领:工作十年为何我义无反顾辞职

2014年08月13日15:50   教育专栏  作者:梅小根张  

  2013年5月12日

  2013年7月12日

  我不知道多年后,我是不是仍然会清晰地记起这两个似乎没有什么关联,也不是什么纪念日的日期。

  而对于我,这两个日期意味着正式告别已经重复了10年的生活,迈向另一个未知。

  没有想像中的慷慨激昂,没有难过,没有犹豫,甚至没有兴奋。从5月12日写下离职信到7月12日lastday写下的farewelllatter,都特别的平静。如果真的要找情绪上的变化,也许是“如释重负”,心里想了10年的事情,终于要去做了。

  我不知道,也许是因为这个决定想了太久,久到已经再难像十年前看着地图画出那个大喜马拉雅环线的圈儿那样激动了吧。

  那就以5月12日和7月12日写下的两封信(写给别人,更多的写给自己)作为一个告别,同时也是一个新的开始,

  ----------我是华丽分割线----------------

  2013年5月12日离职信

  怀揣一个梦想将近10年,像一颗种子在心里发芽,成长,枝繁叶茂,而现在我终于要暂时告别“眼前”的生活,迈出朝向梦想的第一步。

  很多人说:“这年头,谁还提梦想呢?太装X了吧”。好吧,那我暂且把它叫做“计划”,让我用“WWW”来解释一下我的“计划”吧。

  WHAT(离职干啥去)

  2004年秋天走茶马古道,从云南的泸沽湖跟着马帮徒步到稻城亚丁,那是我第一次进入藏区。雪山,蓝天,草甸,河流,当走到绝望时便看到经幡,白塔和藏人手上的转经筒以及黝黑的脸上灿烂的笑。那样的世界简单,简单到我开始好奇,人居然可以过这样简单的生活?人为什么可以过这样简单的生活?

  回来之后我站在世界地图前,看着世界屋脊那一块儿出神儿,喜马拉雅!从东边儿的青海开始,顺时针往南直到云南还属佛教势力(信仰非政治)范围,继续向南到尼泊尔,印度,宗教文化开始转变为印度教,顺时针往西到巴基斯坦然后回到新疆,又变成了伊斯兰教。不同的神明围绕在喜马拉雅身边各司其职。简单吗?好复杂!因为喜马拉雅的天然屏障,西边儿的巴基斯坦人和东边儿的四川人长相迥然不同,语言不通,一个信安拉,一个信麻将。因为宗教信仰不同以及英国殖民留下的老问题,明明该做好邻居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却在克什米尔地区一直拌嘴吵架甚至动起手儿来。

  在山下,人们过着怎样不同的生活?围绕喜马拉雅,文化又是怎样冲突,融合和演变?我的脑子里冒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于是一个“计划”从脑子里冒出来,这个计划有一个很炫的代号——“大喜马拉雅环线”。

  青海-西藏-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新疆。

  这便是我第一个旅行梦想的“雏形”。

  之后随着旅行阅历增加,不断地收集资料,这个计划慢慢丰富延展,从“大喜马拉雅环线”延展到西亚-中东,踏着伊斯兰教的道路直到世界上最有势力的两个神争夺的圣地-耶路撒冷。

  于是这条线路扩展成“大喜马拉雅-西亚-中东走廊”(如果你们有更好听的名字,也可以给我建议):

  青海-西藏-尼泊尔-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叙利亚-黎巴嫩-以色列-约旦-埃及

  WHEN(啥时候走?走多久?)

  从2004年冒出那个“大喜马拉雅环线”的念头,我无数次的在这条环线外围溜达,川西藏区,川北藏区,甘南,滇藏,就是很固执地不肯走入“大喜马拉雅环线”那个圈儿,因为我知道,那是我还没准备好的一个梦想(好吧,真的是梦想,不是装X)。

  另外很现实的原因就是,这是一条巨长无比的壮游路,不是十天半个月便能走完的。少则三个月,长则半年一年,想走便只能离职。

  离职便意味着没工作,没收入,没有星巴克咖啡喝(我是有多喜欢星巴克啊)。

  当去年年底Eelin离职时,我也开始数自己的工作年头,才惊觉我已经毕业工作10年了耶!按照父母的期望,按照一个“正常人”该做的,按部就班的上学,毕业,工作,升职,积攒着经验,人脉和荷包。

  是不是可以暂时停下来,take abreak,去看看“眼前”生活之外的世界,去找我那些藏了多年的问题的答案。

  更重要的是,我还年轻(至少心理上),还愿意上路,还能找到激情和勇气,过去的旅行经历又让我有信心面对路上可能出现的意外,身体也还健康,用那个搭车旅行的谷岳和刘畅的话来说就是“有些事现在不去做,就一辈子也不会去做了”。

  更重要的是,经过10年按部就班的工作,我的荷包虽然还是在北京买不起二环内一个厕所,但是终于能支撑我这一次远游了。

  所以我计划在7月底启程,半年为限,如果一切顺利,年底回家。完成这个梦想。

  WHY(非走不可的原因)

  相信我,这从来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从2004年那个秋天直到现在,从开始冒出“大喜马拉雅环线”念头的兴奋,到面对现实生活中各种欲望的挣扎和纠结,到面对家人的期望,到看到身边朋友结婚生子得到众人艳羡眼光,无数次这个梦想风雨飘摇,险些胎死腹中。

  况且,工作了这么多年,才碰到玛氏这么一个看得到agency的努力并愿意真诚跟你说谢谢的super客户,碰到这么一个会工作会玩合作默契的团队,碰到能容忍我坏脾气还不记仇儿的天蝎老板Joe。就这样放弃么?于是,又纠结挣扎了3年。

  那年经济危机去泰国甲米攀岩,遇到一个瑞士的救火队员和阿根廷的银行职员,俩人都是停了职跑出来看世界。穿着破T-SHIRT,住着2美金一晚上的guesthouse,晚上到夜市吃1美金的大鸡腿和炒面,嘲笑着我的“奢侈”(我一个人住10美金1晚的房间)。他们告诉我一个词儿——GAPYEAR(间隔年)。在亚洲跨国旅行,一路上当义工,或者在学校教英语,一边工作一边旅行。等经济危机过去之后,再回去自己的国家找工作。

  而之后,GAPYEAR的概念随着那本《迟到的间隔年》在中国也开始流行起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也开始自己的间隔年,打着五花八本的名义,寻找着五花八门的意义。而连我2004年就想出来的“大喜马拉雅环线”也早已被人走烂了。

  于是,我试着开始和家人,熟络的朋友聊我的间隔年计划和大喜马拉雅环线的梦想。最常得到的表情是不解,最常被问到两个问题:

  1.     

  客气的

  “为什么想走这条路呢?危险不危险啊?不能拆成几段分几次走么?”(请想象Joe柯南的眼镜和温柔的声音)

  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会从2004年那个秋天讲起,一般能换得理解(或者只是我自以为)。

  1.     

  简单粗暴的

  “走这条路?有病吧你?”

  面对这样的问题,我只能说:“对,有病,所以上路找药去”。

  但其实我心里知道,旅行从来就不是一副“济世良药”,也不是逃离现实生活的借口,所有旅行的意义都在于“走得出去,回得来”。

  用在美洲流浪了一年的陈嘉的话说,间隔年就是个选择,就像你考不考研[微博],买不买车一样,只是生活中的另一个问题而已。

  对于我,只是用生命中的一段时间,用买不起一个厕所的积蓄,离开“眼前”的生活,去寻找高晓松老师说的“远方和诗意”。(推荐阅读高晓松那篇文章)。

  其实,抬笔的时候没想把离职申请写这么长,这时才体会,前人所说的“迈出去的第一步最难”是什么意思,这份离职申请便是我间隔年的第一篇章。

  ------------我是华丽分割线------------------

  2013年7月12日 Farewellletter

  亲爱的们,

  终于轮到我写Farewellletter啦,心情有点小复杂,有点不舍,有点解脱,但更多的是对过去的感激和对未来的期盼。

  毕竟在星传已经5年,随着公司从“质朴”的长安大戏院,搬到了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国贸地区,身边的老板,同事换了一轮儿又一轮儿,没变的似乎也只有Virginia,Lana,小邬,阿姨和郭宝了。

  早晨醒来,居然是个大晴天儿,然后尽量让自己像往常一样刷牙,洗脸,喂猫,吃早餐,最后还画了个妆(亲们,注意到了吧)。

  然后,像往常一样,坐着我一到车站就开走的648到大北窑,穿过一个绿灯永远走不完的大北窑桥下的人行横道,钻进国贸地下,穿过国贸123到洋气的世纪财富中心。

  走在国贸地下,身边依然是穿着整齐,步履匆匆的精英们。我曾经也是他们中的一个,每天走着同样的路线,心里充斥着各种欲望。欲望是个好东西,它让人有目标,让人踏实奋斗。看看我们战斗的这片地方,不就充斥着欲望么?

  国贸中心,财富中心,世纪财富中心,环球金融中心,就好像所有的欲望和梦想都能在这里称出斤两,贴上价签儿。

  每天一早起来,就有明确的目标和各种deadline,就知道今天自己要去哪,见什么人,交什么作业,每天在自己不到一平米的空间内,在邮件,表格,屁屁踢中做最合理的投资,创造着品牌价值。

  这样的日子过了10年,有过痛苦纠结,但更多的是对于成长的满足和领悟。

  而现在,我就要暂时告别这样永远在计划中的生活,去完成一个积攒了快10年的梦想,去过一个迟到了的间隔年。

  在路上,我会带着你们给的祝福和勇气,也会把远方的诗意和神奇化成文字图片分享给你们。

  而我也祝愿你们,每个人工作上事业都能有更大成功,升职,加薪,多得奖!

  生活上身体健康,少加班,多约会,结了婚的早生贵子,订了婚的赶紧结婚,还单身的桃花连连!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女白领 辞职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