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超火爆的“柯南课”如何才能普及

2015年03月24日13:41   教育专栏  作者:刘义杰  

  3月21日星期六,在中南大学[微博]新校区教学楼最大的教室里,坐满了来自中南大学各个学院的学生,八点的课他们早上六七点就起床赶来上课,只为领略这门好不容易“秒杀”到的选修课,由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徐海副教授开设的《名侦探柯南与化学探秘》。(3月22日《潇湘晨报》)

  “柯南进课堂”三年前就已经见诸报端,三年以后,此课不仅不是昙花一现,而且越来越受欢迎,小课堂换成大课堂,学生们要“秒杀”才能选上课,又因为课程太火,不得不在这门课的基础上增设一门选修课《跟柯南学科学》。大学课程能够开到了“美剧出衍生剧”的程度,其成功可见一斑。

  《名侦探柯南》里蕴藏着有趣的化学知识,而这位教授又喜欢看,于是,将流行因素柯南与化学知识相联系,讲课时先是由《名侦探柯南》中的剧情为切入点,从中提取从化学概念引入,再讲到相关的化学知识等等。枯燥的知识经过如此一包装,学生们接受起来自然就容易多了。但问题是,这种课程并非复杂,又容易提高教学质量,为什么其在我们的大学课堂上还是那么稀少呢?

  说到开放性课程,恐怕很多人还记得浙江大学[微博]心平杰出教学贡献奖获得者苏德矿,他用时下新闻、娱乐热点等方式为点缀教授《微积分》,把枯燥的数学教成了最受学生欢迎的课。我相信,像以上两位一样有特殊爱好,并善于包装授课的大学教师很多,但为何这些“永远都是别人的老师”呢?恐怕还是源自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

  去年年底,四川大学教师周鼎的“自白书”在网上火了。这位公选课深受全校学生欢迎的讲师,因科研成果不够,未能评上副教授。他在文中说“科研是自留地,教学是公家田”“教学是副业”“高校教师的主要工作是,申报课题,报账,报账,还是报账”。此一针见血的说明了现状,当教学不受重视,大学拿经费必须靠科研选题时,老师们的精力自然不会在教学上。

  开放性课程在国外已经十分普及,比如乔治敦大学根据美剧《星际迷航》开设了星际迷航与哲学,霜堡州立大学则开设了哈利波特与科学。可以说,开放性课程已经证明了其优越性。其实,不光是大学教学,以其他行业来看,以著名电影或者动漫形象而开发的衍生品层出不穷,以经典形象而包装的图书也十分普及,例如《马小跳玩数学》等等。由此来说,大学课程也应该市场化,只有通过这种开放式的竞争和“秒杀活动”才能倒逼教师将精力放在提高教学质量上。

  综上来说,“柯南进课堂”值得点赞,如今更应该考虑的是,如何让这类课程从“个案”走向普及,整体提高大学课程的趣味性。改变高校“教学是副业”的评价体系,建立起高校教师课程竞争机制,但愿能引起教育主管部门的思考。

  春城晚报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柯南 柯南课 中南大学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