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名校会给什么样的孩子录取“特惠”?

2016年05月17日10:36   教育专栏  作者:麦可思研究  

  距高考[微博]不到一个月,关于高考改革、教育公平的讨论愈演愈烈。高校招生应该给什么样背景的学生特殊优待?顶尖大学该如何平衡招生指标?即使哈佛,也不过是看上去很美。

  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美国名校会给什么样背景的孩子录取“特惠”?顶尖文理学院又是怎样“不平等”地招收学生的?

  我曾在《纽约时报》上读到一篇对两位美国顶尖教育研究者的特载,其中描述了一流大学在吸引家境清寒但天资聪颖的学生方面是如何失败的:哈佛肯尼迪学院公共政策教授克里斯托弗·艾弗里与斯坦福经济学教授卡罗琳·霍克斯比发现,家庭收入水平处于最低25%的优秀高中毕业生仅34%到美国竞争性最强的前238所大学就读,而家庭收入水平处于最高25%的优秀高中毕业生此项比例则为78%——这里评估“优秀”的标准是SAT测验得分与高中成绩。该研究有着超乎寻常的大样本,其结论得自一年时间内参加SAT考试的美国高中生全体。与此同时,我最好的朋友在主持哈佛招募芝加哥贫民区烂高中的尖子生的宣讲会时,了解到尽管这些学生在中学里出类拔萃,却大多不知如何以一种吸引哈佛眼球的方式去展现自己的入学申请。

  这两则消息让我陷入沉思:关于一流大学招收弱势家庭学生的艰难探索,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哈佛、耶鲁等的官方说法。在哈佛少数民族招生办公室工作时,我曾把这件事想得很天真——哈佛公开提倡招收贫困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的理念令人眼界大开。哈佛说:我们的学生60%以上接受按需经济资助,10%是非裔美国人!9%是拉美裔!17%是亚裔!这些数字在我心里打下了如此深刻的烙印,以至后来只要有人愿意听,我就会学舌一番。你认为哈佛是精英教育?再想想看吧!瞧瞧它倒贴了多少助学金!瞧瞧这儿有多少少数民族学生!

  名校“多样性”不过是看上去很美?  

  学生弱势家庭背景和种族的多样性在哈佛录取中属于优先考虑的条件,这无疑是值得学校自豪的。然而,如果我们再深入观察,更复杂的图景便将呈现眼前。种族多元化很对很好,但倘若所有少数民族学生都来自中产阶级或上中产阶级家庭,那你的多元化不就局限在阶级界线里了吗?组成哈佛亚裔的大部队是华裔美国人,而他们当中,大多为上中产阶级出身,有手持高学历的“好爹好妈”。

  同时,说起非裔美国学生,通常脑子里浮现的刻板印象是:他们往往来自弱势家庭。但在哈佛,很多非裔学生事实上不仅没挣扎在贫困线以下,还来自殷实的中产阶级和上中产阶级家庭,父母都有研究生学历与白领工作。真实情况是,这些富裕的非裔美国人中,有一部分乃父母受过良好教育、位列“知识精英”群体的第一代移民[微博]。看到这里,你开始明白我的话锋所指了吧?在哈佛或其他精英高校里,拥有少数民族学生代表,并不等于实现了学生的家庭背景多样性。

  实际上,看到大学发布的关于多性样的统计数据时,你永远得在心里打一个折扣。因为对校方而言,给人更具家庭背景和文化多样性的印象是有利无弊的——如此会使它在招生录取工作方面更享盛誉。当然,我也知道,哈佛及其同类院校于招收弱势家庭学生这一点,的的确确下足了功夫,我在少数民族本科招生项目组度过的工作经历即可佐证这一点:我们将哈佛的少数民族学生送进特别针对他们的信息讨论小组;我们向少数民族高中生寄送专门的邮件,在考虑SAT分数的前提下鼓励他们申请哈佛。但我那时没意识到的是,高中生对我们招生工作的回应很大程度上具有自我选择性。例如,来自中产阶级家庭、父母受过良好教育、就读于好高中的学生,在收到我们那封“励志信”后更可能真的着手申请哈佛;而来自弱势家庭、父母连高中文凭都没到手并且身边也没人进入好大学、就读于穷困窘迫的市区高中还照样取得了高成就的学生,哪怕他/她颇有被哈佛录取的胜算,也可能不会真的去申请哈佛。

助学金申请者接受辅导助学金申请者接受辅导

  且让我们将这个例子再往前推一步。举例中的中产阶级家庭学生不仅在学业上“成绩斐然”,还会踢足球,课外在实验室作生物化学研究,参加数学竞赛,头上闪耀着辩论冠军的光环;其父母由于一向关心孩子教育,在大学招生方面也知之甚详、消息灵通,因而常给孩子以课外活动方面的鼓励与建议。而另一方面,例子里的弱势家庭学生虽然学习名列前茅,却成长于单亲家庭;高中就辍学的妈妈得做3份工作来养家,自己放学后狂赶作业的同时还得操心4个弟弟妹妹的吃喝拉撒,自己替妈妈清扫理发店碎发并不算参加了课外活动。事实上,我前面提到的那位主持哈佛宣讲会的朋友就遇到过在课外活动里列出诸如举重、烹饪之类的学生。这些孩子显然并非傻瓜,但他们不知道应该参加哪些课外活动,不知道怎样以一种让顶尖名校眼前一亮的方式来进行表达——因为没人告诉过他们如何去做。与中国大学招生不同的是,美国精英大学的招生并不只以平时成绩、一次或几次考试为基准,而是在优异的学业表现之上加入了课外活动领导能力与个人发展的要素。

  当然,上述情景并不代表平均状况,还有许多学生并非处于极端。但是,难道它不足以引起你思考,成功实现招生的家庭背景多样化实际上意味着什么吗?尤其是,弱势家庭学生要把他们的成就“翻译”成一份漂亮的入学申请会有多么难?哈佛有20%的学生来自年收入在65000美元及以下的家庭,因而,他们也无须支付学费——这确凿是事实,很大程度上要感谢“哈佛经济资助计划”;它除提供大量助学金外,还聘用哈佛的低收入家庭学生到高中去做招生宣讲。但我不禁会想,如果有更多弱势家庭学生能获得帮助资源来申请哈佛的话,这个20%会不会变成30%呢?也许吧,尽管哈佛和它的对手——普林斯顿相比已经做得很好了。普林斯顿一直力图与哈佛在“最好的经济资助政策”这点上一争高下,但它仅有12%的学生属于联邦佩尔助学金(联邦佩尔助学金主要颁发给家庭年收入在2万美元以下的学生)的家庭,而哈佛这一比例为19%,哥伦比亚大学则为29%。

“哈佛经济资助计划”宣讲活动现场“哈佛经济资助计划”宣讲活动现场

  艾姆赫斯特学院招收贫困生“三板斧”  

  那么,这些大学要怎么做才能使本校学生家庭背景更具多样性呢?艾姆赫斯特学院,美国最顶尖的文理学院之一,近年来积极并且成功地招收了贫困生。它所采取的是基于加州大学做法的3种方式:一是加强低收入家庭学生经济资助计划;二是通过转学项目招收社区学院的优秀学生;三是给贫困生以些微的考试分数“照顾”。第一种方式没什么可发挥的,这种做法正被一流大学践行。第二种方式相对常见,但可能会引起质疑:如果允许社区学院学生转入全美最好的本科生院之一,也许将稀释这塘卓越人才的蓄水池。目前已有数个研究表明,大量聪明的、来自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家庭的学生去了离家近的社区学院或不“挑三拣四”的四年制州立本科学院;不过很讽刺的是,这使得他们从大学毕业的几率变小了。而与之相反的是,到竞争性强的大学就读的低收入家庭学生,其毕业的可能性却更大。如此,艾姆赫斯特学院的第二种方式事实上就给了那些才华横溢却没有资源、不懂如何申请竞争激烈的大学的穷孩子又一次机会。

  第三种方式可能是最富争议性的,因为它赋予了一种被有些人称为“不公平”的优势,是针对贫困者的平权行动。而在我看来,其实可以参考过往研究的结论,从数种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它。在一流大学里,校友的孩子、少数民族学生(亚裔除外)和体育特长生都在录取上享受特殊照顾;换言之,如果你的父母上过哈佛,如果你是非洲裔,或者如果你是顶级“灌篮高手”,跟其他同条件申请者相比,你被哈佛和耶鲁之流录取的概率就更大。但据前文提及的研究显示,如果你是穷人,跟申请材料大抵相当的学生相比就没什么优势。如此便公平吗?你住在穷乡僻壤的小镇,所能获取的资源有限,课余需要打工以维持家人生计,为了上一所好点儿的高中路上得花掉一个半小时,而你的考试分数跟一个在曼哈顿长大、就读于离家一刻钟的私立中学的孩子一样多,并且你没有“加分项”来享受特惠。如此便公平吗?向贫困生倾斜也许不是完美的“科学”举措,但从很多维度来讲,它是公平的,甚至可以说是“大学爱才,取之有道”。

  多样性为何如此重要?

  吸纳更多贫困、聪明的孩子不完全是大学的责任,也无法仅凭大学的一己之力。怎么能指望一所高校有“天罗地网”和强大的资源去向那么多的弱势家庭孩子伸出橄榄枝呢?它也不能派遣许多导师和辅导员去帮助这些孩子申请大学。正因为如此,各式各样帮助弱势家庭孩子的非营利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其中,有些是从“娃娃”抓起,通过奖学金将贫困生、少数民族学生安插进一流私立高中,从而使其有机会获得更好的升学辅导;另有项目向在校表现突出的贫困生提供集中的导师辅导,并在入学申请上提供帮助;还有少数公益项目“承包到底”,保证参与的学生会被竞争激烈的大学录取,只要他们保持达到一系列的学业标准,并且全程参与大学预科课程项目。虽然目前这些还不完善,也往往属于人力密集型工作,但看到社会已对高等教育入学通道产生了足够的重视,并通过自身力量的介入来解决这一问题,在我看来是十分可喜的。但光靠非营利组织“一厢情愿”地为贫困高中生做好升学准备还不够,还得要大学愿意投钱招收此类学生。越是资源丰富的大学,就越该投资在学生家庭背景的多样性上,如此才能“不拘一格”收获最卓越最聪明的人才。

  有些人,尤其是像我这种背景的人,或许会感到奇怪,家庭背景和种族的多样性怎会如此重要?我就是来自上中产阶级家庭、有高学历双亲的高中生,爸爸妈妈关注学业表现的同时也重视我的课外活动;那时,我上的是优秀的公立高中,有老师的关怀,有“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条件——不必为打工烦心,也不用给兄弟姐妹当保姆。像我这样的人,应该会因贫困生得到“福利”待遇而产生既得利益威胁感,因为我并不属于铁定能拿到哈佛录取通知书的类型。也许,我是该感到既得利益受威胁,但想到生活在一个任凭最聪明、最贫困的学生陷在最底层不能自拔的社会,这样的感觉让我更无法接受。高等教育机构不可推卸的责任便是向所有努力程度足配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提供机会,特别是那些在挫折面前不低头的孩子。而对普通公民,对整个社会而言,其使命则在于督促大学持之以恒地回应社会责任。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高考 大学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