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低估的中国教育国际化群体

2016年12月07日14:15   教育专栏  作者:赵刚Andrew  

  毫不夸张地说,英国校代的努力,加快了中国教育界的国际化步伐,也符合这个特殊的中国人群体的夙愿:希望英国的教育——或者说新的体制与思维——能够改变中国未来的命运。

  大约十几年前,英国大学在国内的代表处还是凤毛麟角,如今通过校代朋友圈反映出的实名制信息看,在国内有办事机构的英国大学至少也有五六十家的规模,接近英国大学总数的40%。

  英国高校品牌营销的本土化,是中国留学[微博]市场发展中的重要变化。而其中英国大学校方代表(校代)的本土化程度很高,几乎清一色的中国人,或持有他国护照的华人。他们中的大多数是中国教育体制锻造出来的精英阶层,同时又曾在英国或国外留学,是二元教育制度的受益者。深谙国内文化环境,又浸染于西方思辨、多元的意识形态氛围,精通汉语、英语,于是能游走于两种思维方式的夹缝中。

  作为英国教育[微博]的代言人,英国大学校代的工作环境高度国际化,不仅往返于中英两国,而且即便工作地点在国内,他们也几乎每天都在与英国大学联系。从业务角度看,涉及到招生推广、中介管理、合作院校关系、校友群维护等,客观上要求国际教育层面的商务谈判、项目管理、政府关系、市场营销、代理人网络、合作方公关等多方面能力。

  作为全球留学最重要的细分市场,中国留学市场发展了三十多年,2015年达到每年50万人的盘子,相对于1.09亿的中国中产阶层而言,应该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这个行业的稳定性和前景,相对于疲软的宏观经济来说,几乎可以算作“逆袭”了!

  而且,与留学相关的上下游行业的开发潜力,使这个曾经比较封闭、小众的行业,开始在全球产业链中体现出特殊的溢价效应。一个英国大学的国内招生业务所连接的渠道,目前已经扩展到国际房地产(租房、买房)、国际金融服务、境外旅游、广告公关、宾馆饭店、国际职业规划(猎头)、企业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网络教育等众多行业。

  更有意义的是,留学与中外合作办学成为刺激中国教育加速转型的最好的倒逼机制。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几乎与建国后的历次政治、经济、文化改革同步,所不同的是,关乎意识形态的国内教育领域,始终处于高度行政化的管制之中。毫不夸张地说,英国校代的努力,加快了中国教育界的国际化步伐,也符合这个特殊的中国人群体的夙愿:希望英国的教育——或者说新的体制与思维——能够改变中国未来的命运。

  按理说,英国校代属于高级管理人员,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达到了职业经理人的素质和水准,完全可以比肩进入国内的国外制造业、金融业、工程监理业、建筑设计业的管理团队。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这个群体的个人待遇、职业发展前景和社会影响力,与前面提到的行业还存在较大差距。这其中的原委大体可以从英国高校的战略布局和用人机制两方面做读解。

  战略上讲,英国大学的海外延伸,其核心诉求仍然是招收国际学生,完成财务指标(学费等收入目标)和满足文化多元化的要求。具体到中国市场,经济利益方面的考量则更为突显。

  当学校教育成为商品“出口”换汇时,英国的大学也就渐渐从单纯的非营利机构,变成了遮遮掩掩的教育“提供商”。欧洲金融危机肆虐的那几年,连英国著名的金融公司都险些倒闭,而英国大学的留学业务却呈现出反向的蒸蒸日上。

  很多英国本土学生及欧盟学生还需要申请助学贷款,而中国学生一般“不差钱”,付全款的,仿佛英国大学的“提款机”,这样一来,英国大学驻华代表机构中,大部分都是以招生作为主要目标,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代表处,甚至还有严格的招生业绩考核。

  因此,以销售为核心任务的英国大学,在中国市场的品牌建设缺失,周而复始地以经济利益为首要目的。在这样的机制下,英国大学校代只是纯粹的销售任务的执行者。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营销与食品速销品、金融衍生品、健身休闲服务产品的营销模式越来越接近,英国校代靠“刷脸”、经济利益与留学中介、培训机构、合作院校“套近乎”,一年到头泡在“数字”里,拉低了自身品牌价值和校代的整体附加值。

  从英国大学的人事制度分析,包括校代在内的高校员工,没有健全的涨工资、职位晋升等激励机制保障,很像国内的事业单位的运行模式。这种英式的公有制与中式的公有制区别不大,很多情况下,只有通过“跳槽”寻求升职、发展空间。

  对中国市场缺乏了解的英国大学,在中国区域的人事管理上更是“铁板一块”,很少研究这一地区特殊的文化风俗和职场特点,而是“一刀切”地与英国看齐,而在实际待遇方面又很难做到与英国人“同工同酬”。

  当然也有校方重视中国市场、维护老员工利益的正面案例,但总体而言,并非制度使然,大体上是英方主管领导或高层领导的个人意志,并不具备可持续的条件。

  最为严重的问题是,在中国,涉及到院校合作、政府关系、联合科研项目等关键业务环节,很多时候需要动用英国校代的个人关系,而不仅仅是工作关系。特别是以校际战略合作为主要业务内容的英国大学代表处,校代的个人关系往往影响到项目(比如中外合作办学、联合科研项目等)的成败。

  这种带有中国特色的额外付出,往往触及了中英文化差异的敏感地带,不能得到英国校方的理解和支持,自然也没有相应的补偿或激励措施,时间长了,校代的积极性会受到影响,合作的效果也会因此打折扣。

  基于上述战略和体制原因,英国校代岗位的流动性比较大,校代与大学的关系相对疏离。

  从目前的形势看,英国大学校代群体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依靠自发组织的“海外高校促进会”及其每季度举行的行业峰会,英国校代连同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的同行,不断深入挖掘市场潜力、创新市场机制,同时,也在探讨类似“行业工会”性质的职能,以“组织”的形式反映校代的整体诉求,建立与校方更有效的沟通机制,从而充分发挥校代群体的品牌优势,带动英国大学的品牌建设,带动行业整体的健康发展。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中国 教育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