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生还有上数学课的必要吗?

2017年02月23日09:30  教育专栏     我有话说

  文科生还应该学数学吗?大学应该为文科生,或者说对数学要求不高的学生提供什么样的数学教育?

  2011年,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专业新生给时任校长李培根写了一封信,用五页纸表述了自己对文科生是否应该修习数学的思考。当年,这封特别来信不仅促使华中科大校内组织研讨文科数学课程设置问题,此事经媒体报道后,也让“文科生到底用不用学数学”一度成为社会热议话题。“挺数派”中不乏有人以欧美高校的通识教育中,数学课程可培养学生定量思维、逻辑推理能力为例,表明数学课对所有学生都很重要的道理。

  可就在2016年,美国韦恩州立大学的学生被告知,数学不再是他们必须要学习的课程了。难道该校的校领导也认为数学学习没用了?

  取消数学课,因为数学不重要了吗

  以前,韦恩州立大学通识教育对数学提出的要求之一是,学生要完成数学课程MAT 1000的学习,并取得C以上的成绩。但2016年6月该校宣布这一要求将被叫停。2018年秋季前,各院系可以根据各自的情况对数学课程提出要求。学校主管学生成功的教务长助理莫妮卡•布罗克梅耶表示,做出这一决定主要基于两个原因:一是现在学校通识教育中对数学提出的要求,很多学生在高中毕业时就已经具备。二是“当学校致力于寻找一种学生需要的高品质、适用于21世纪的教育时,我们意识到学生需要线性代数以外的更多选择”。

  这个决策一经推出就引起了诸多关注,因为它引发了数学是否应该成为通识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的讨论。美国大学与学院联合会(AAC&U)负责学术计划和公共参与的高级副总裁黛布拉•汉弗莱斯认为,为了保障就业和成为一个合格公民,掌握定量推理能力对大学毕业生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即便是阅读报纸上关于经济政策或是个人财务管理的文章,都需要掌握定量推理能力。所以当韦恩州立大学提出暂停通识教育中对数学课的必修要求时,汉弗莱斯认为学校需要确保所有的学生能够在毕业时具备这一能力。

  关于这一点,布罗克梅耶也表示赞同,她表示,数学不被列为必修课并不代表学校不重视对学生定量推理的培养。那么韦恩州立大学准备如何在没有“数学课”的情况下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呢?

  人文课程中的数学“改革”

  布罗克梅耶解释说,韦恩州立大学仍将“强烈建议”学生选修数学课程。学校在给学生的一封宣布这项改变的电子邮件中就这样写道:“如果你想加强数学知识和技能,我们鼓励你考虑学习数学课程MAT 1000。虽然它不再是通识教育中的一门必修课,但它的确可以教会你很多重要的数学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此外,韦恩州立大学还寻求通过开设数学经验课程培养学生的定量推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这使得一些看似与数学八竿子打不着的人文课程也能成为学生接受数学教育的课堂。比如在一门关于城市地区不平等的社会科学课程中,学生需要收集数据和计算一段时间的趋势。布罗克梅耶表示,未来这类课程将由各院系主导开发,并且由一个教师代表组成的监督机构负责审批课程能否开设。在开发过程中,数学系将扮演顾问的角色,配合其他院系创建这门课程。该校通识教育改革委员会在2016年5月4日提交的通识教育改革方案中已经对这一想法进行说明,并开始收集教师反馈。这意味着,从2018年秋季学期开始,通识教育中的“数学课”可能会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出现在这所大学的校园里。

  韦恩州立大学表示,这种对数学要求的变化只会影响一部分学生。对会计、化学、工程等对数学有相对高要求的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要学习的数学课程并没有变化。这个改变只是让艺术、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专业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更具灵活性。

  把数学应用于现实世界

  韦恩州立大学这种做法在美国高校并非特例,密西根州立大学也于去年宣布对其通识教育中对数学的要求进行修订,代数不再是本科生的必修课,取而代之的是通过两门数学素养课程——数学101和数学102的学习达到接受数学教育的目的。这两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包括:学生可以用公式、图形、表格和图表的形式解释数学模型;能够用不同的方式(如视觉的、数字的、语言的等)呈现数学信息;可以使用算数、代数、几何和统计方法理解问题;能够借助定量数据清晰地对一个社会或科学问题表述自己的观点等。

  课程中,学生将被鼓励探索具体环境下的人口增长、国内和国际人口统计(包括出生率、家庭平均规模、GDP、识字率等)、传染病的传播、医学检验的准确度、气候变化等。这让数学不再只是代数课上简单的“公式”,而是成为可以在现实世界中应用的工具。

  数据链接:

  麦可思研究显示,中国2015届本科生认为基本工作能力中,“数学解法”的重要度为39%,满足度为92%。以上数据反映出,实际工作中对大学毕业生的计算能力要求或许并没有大学教育工作者认为的那样高。教会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知道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方法计算得到想要的答案才是更重要的。

  比如在数学101中,学生将学习如何将概率应用于健康与风险、环境等领域。课程中假设,学生得知一个人乳腺癌检测呈阳性,基于这个信息学生要确定这个人患病的可能性。得到答案后,学生被鼓励讨论筛查疾病(如乳腺癌或前列腺癌症)的价值。而这其实也是医疗专业人士经常争论的话题。数学102则教学生如何把数学运用于个人理财、经济与投票中。正如该校统计与概率副教授文斯•梅尔菲说:“这些课程不再只是教会学生如何在纸上熟练地使用符号从而找到一个正确的答案,而是让学生思考这些答案在特定的环境中有什么意义。”

  与韦恩州立大学类似,密西根州立大学的数学素养课程的目标群体主要是非STEM专业的学生,STEM专业领域的学生仍必须履行其专业的数学要求,如代数、三角学和微积分。

  理念改革细节完善同样重要

  以上两所高校对通识教育中数学要求的修订反映了美国大学校园里越来越普遍的观念转变:没有一门适用于全部学生的数学课程,以及学习数学的最好方式是与日常生活产生紧密联系。他们的做法不仅用实际行动回答了“文科生用不用学数学”的问题,也回答了大学应该为文科生,或者说对数学要求不高的学生提供什么样的数学教育的问题。

  不过即便这两所高校的做法值得参考,也并非没有值得商榷之处。比如美国数学学会协理执行主任克里斯蒂娜•史蒂文斯表示,她担心韦恩州立大学在数学经验课程的开发中,数学系将无法发挥核心作用。比如学生可以从数据分析中学到一些东西吗?如果可以,谁又来教他们呢?此外,她还担心该校在2018年秋季(即重新设计整体通识教育)前,都不让数学进入通识教育课程这个做法有些过火。密西根州立大学对数学课的改革虽然做到了“无缝衔接”,但美国数学学会的特别项目官员托马斯•巴尔也有疑虑:如果一个学生完成数学素养课程,随后决定选修更高一级的数学课程时可能会遇到问题,因为之前的学习可能给他们留下一个关于数学的“不准确印象”。看来任何理念上的改革落实到实际工作中,都需要把问题考虑得更全面才能更有希望达到理想中的效果。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文科数学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