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的中国梦:范冰冰做评委的戛纳电影节

2017年06月05日10:12  教育专栏     我有话说

  2017年5月29日,第70届戛纳电影节落幕,又勾起了一段蓝色海岸的蓝色遐想,一段中国影人国际化求索的梦想。

  记得我第一次听说“戛纳”,还是在小学时看过的英法合拍影片《虎口脱险》中。片中英国飞行员指着一张法国地图上的洞笑着说,“我们在Cannes的上空。”我总觉得那个发音是“旮旯”,顿时也笑了起来。

  留学前在国企工作时,我曾去过一次戛纳,参加国际会议。

  法国东南一隅的小城,很像瑞士的达沃斯、苏格兰的圣安德鲁斯,静谧、舒适。

  这里一年四季,春光无限,地中海温和干燥的气候把阳光和柔风慷慨地留在法国东南部。雪白的沙滩上,到处都是享受阳光的人群,白种人并不怕被晒黑,反而以黝黑红润的肤色为荣,称自己为“光之子”。

  也可能是因为阳光的眷顾,戛纳吸引着政客、企业家、艺术工作者、游人。

  戛 纳及其向东北方向延伸的百公里海岸被称为“蓝色海岸”。风和日丽的时候,在戛纳沿海公路上向海面望去,那是一片宝石蓝的丝绒毯,一双无形的手将毯子平缓地 层层铺过来,又铺回去,湛蓝的海显得比蔚蓝色的天还要广阔,还要深邃,天海交界处是强烈的阳光画出的一道亮线,是海滩上人们的亢奋和愉悦随波涌向了天际 吗?

  深蓝色的海,淡蓝色的天空,白色的沙滩,绿色的棕榈叶,黑红色的人,勾勒出了多彩的自然,美妙的世界。走进大海,踏在柔软的沙滩上,真切地看海,怎么,变成了绿色?碧波荡漾,涌到脚边,已经透明得趋于无色,而再望远看,海水又呈现出刚才的蓝色。

  天阴了,为躲避将至的雨,走到棕榈树下,再去看海:海水无论远近,已全部变成了绿色,近岸处的水是淡绿色的,仿佛画师在调色盘中倒入了水,冲淡了几分钟前的墨绿。

  天空的乌云越聚越多,风也顺势加盟这自然界的狂欢,把几片乌云撕得粉碎,又抛回了原来的位置,象是硝烟将尽时的尘埃静止在半空。

  雨终于姗姗而至,此时,海水变成了黑色,与天空混为一谈,只有天际的白帆还能标志出海天的模糊界线。

  自然的风景美不胜收,人文色彩也很浓郁,戛纳电影节就是这个小城最大的人文景观了。

  颁奖大厅就坐落在蓝色海岸旁边,这座淡黄色方形建筑中诞生了无数明星,他们在中的很多人都把手掌印留在了大厅周围的地面上,每人占据一块地砖大小的面积,上面除了手印还有签名,形式上很像洛山矶的明星大道。

  “棕榈风”作陪,沿海岸的棕榈树呼朋引伴似地招来海风,随之婆娑起舞。难怪戛纳电影节的最高奖被命名为“金棕榈”。

  戛纳与中国的渊源也要从电影节说起。

  20世纪90年代,陈凯歌执导的中国影片《霸王别姬》获得金棕榈奖。张艺谋的《活着》、姜文的《鬼子来了》还曾获得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听我的一位广告公司的朋友讲,每年都会有中国演员来到戛纳电影节,其中有不少国内一线女星。

  可惜很多时候,她们在这星光熠熠的国际“秀场”默默无闻,只好靠演艺公司的运作,才能勉强得到走红毯的机会,得到更多的曝光机会。

  中国大陆娱乐业的国际化,其实也是这样举步维艰。每次浓妆艳抹、霓裳羽衣的展示,都是国际化的历练,都是从生涩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范冰冰成为本届电影节评委,这是大陆影人十一年后又一次走上了评判席(上一次是2006年的章子怡)!

  中国大陆导演时隔二十四年再次折桂,邱阳的影片《小城二月》获得短片金棕榈奖!

  戛纳留下了中国影人蓝色的梦想……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戛纳蓝色范冰冰评委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