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央美瓜田”的毕业创意,想到自己经历的本科和硕士两次毕业典礼,一次在国内,一次在国外,反差极大。大学最后的记忆,有悲催,有肃穆,有猥琐,有激昂……
2017年6月1日,史上最奇特的毕业秀出现在中央美院!朋友圈晒出的“央美变瓜田”的照片让我惊讶不已,开始以为是画出来的3D立体西瓜,后来看到有参观者就地吃瓜的照片,这才相信是真的。
赶紧微信联系在央美工作的诺森比亚大学校友David,问他瓜是哪里来的,他也很实在地说“买来的”!大气,校方卸车3,500个西瓜,布置好场地,让每个参观者决不空手而归!
不愧是艺术院校,思维就是开阔,必须赞!!!让“瓜田”揭开毕业秀场的帷幕,吸引更多的人参观他们的毕业作品,多有创意的广告啊!
“吃瓜群众”围观之外,吃人嘴软,多少也会评论几句,也能达到组织者的目的。
估计这届毕业生将永远记住央美的独具匠心。
想想我在1997年大学毕业那天,真是惨不忍睹。
校长冗长的讲话在掌声中结束,我瞌睡也结束了。在雄壮的《运动员进行曲》的陪伴下,我被人群裹挟着走上了学校礼堂的舞台,领毕业证、学位证。
这可是拿钱换来的!刚刚兴起的市场经济马上作用于教育:虽然是最后一届公费生(每年个人负担学费500元),但还是在毕业前被母校强行征收了2,000元的莫须有费用,不交就没证儿。
我冷冷地瞟了一眼笑容可掬的校领导,接过证书,鞠躬走人。
毕业照一样悲催。全年级一百二十人,只有三套袍子和学士帽,大家借着穿,照相后便匆匆脱下来,递给下一个,鬼鬼祟祟的,总觉得像《围城》中的方鸿渐,借了身行头,拍了照,便算是上过克莱登大学了。
记得那是香港回归的第二天,被就业折磨的同学们,似乎也没有太多心气儿拍照,心里可能还在盘算着给系主任、辅导员送礼的事儿,或者是面试的事儿,或者是这山望着那山高的事儿……
而2004年我参加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硕士毕业典礼时,则完全是另一个境界。
作为英国最古老的大学之一,1451年建校的格拉斯哥大学,其毕业典礼也散发着古典的气息。
首先是典礼举办地点不同凡响。布特礼堂(Bute Hall)建立于1882年,以乐善好施的出资者布特侯爵(Marquis of Bute)的封号命名。
礼堂圆拱穹顶,有点像梵蒂冈西斯廷教堂的式样。穹顶向下悬着十二盏圆柱形吊灯,照亮了每一张或兴奋或紧张或肃穆的面容。
正前方,在半高的基座上,像法官席位似地排列着错落有秩的三个高背座椅(像是中国的太师椅),中间一个最高;两侧像陪审团坐席似地排列十几个椅子,并有长桌、围栏隔开。
从中间的高背坐席一直到教堂另一端的入口,铺着红色地毯,将毕业生的坐席从中间隔开,留出宽宽的过道,显然是为贵宾和仪仗准备的。
剧院式排列的座椅挤满了莘莘学子,衣着相近,但年龄显然不在一个层面。从老人到青年,济济一堂,像是四世同堂的大家庭一样,其中还有抱着婴儿的母亲学员。
这是一条隐形的学习轨迹——活到老学到老,此言不虚。
礼堂内的管风琴响起来了,人们纷纷起立,手里捧着一张歌单,高唱圣歌。
此时,同样身着大袍的一队仪仗走上了红地毯。领头的手执一柄权杖(The University Mace),像是十八般兵器中的长柄铁锤。
开道者身后的一位,穿戴有所不同——身着黑色白边法兰绒长袍,一垂拖地,如果再戴上金冠,一定是“教皇”了。他是副校长,看来是今天的重头角色了。再往后面,是一些著名教授和系主任,几十号人静静地走到礼堂的最前方,各自坐好,“教皇”端坐中央。
主持仪式的副校长简短致辞后,颁发学位的仪式开始了。
我 的心好像还在和着管风琴的余音而共振,手心有些出汗了。念到名字的同学上台,在一片掌声中,走到“教皇”的座位前,此时,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了:“教皇” 手持一顶黑色帽子在毕业生的头上点了一下,握手并说了一声“Congratulations!”(祝贺你)。如梦初醒,我说怎么没有硕士帽呢?原来整个大 厅里只有这一顶,在“教皇”手里。
这是英国古老大学的规矩。与此同时,旁边的一位德高望重的工作人员将毕业生的绶带整一整,还有一位会递过来一个红色圆筒(硕士是红色的),里面卷着历史上曾经是羊皮书的学位证书。
当我听到自己的名字时,那声音仿佛是从天穹上倾泻下来的,激起心海的波浪,也回响在身边——那些认识和不认识的校友之间。全场的掌声夹杂着几个好友的欢呼声,把我推向了“加冕”的舞台。
我的坐席与授学位的高背椅之间不过短短的十几步,这不到十秒的路程却让我经历了漫长的跋涉——我的选择,我的挣扎,庆幸没有习惯性地半途而废。
走 到台上,站在校长面前,“教皇”先是送来慈祥的微笑,然后拿起那顶万众瞩目的学位帽,我随即低下头,接受那轻轻的“一点”——对教育,一直心存敬畏,那是 普通人可以维护尊严的唯一阶梯。我闭上双眼,那温柔触碰头顶的瞬间,感受着教育的抚慰,感受着校长的鼓励——Well done! (你很优秀!)
在礼堂里回响的掌声中,我面对台下那几百双眼睛,长舒了一口气,仿佛站在世界之巅(想起了卡朋特的那首On the Top of the World),几秒钟定格了几年的努力和向往。
——部分内容引自我的新书《到英国去》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