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贵族化”的留学,推动了大众教育的普及性,弱化了国内精英教育的垄断性。但问题也接踵而来,在“大波轰”的留学潮中,有些人开始将国内的学习习惯、教育观念延续到国外。学术文化的浸染,才是英国留学的本质和境界。
本周末,很荣幸,人民大学国际本硕连读项目班邀请我在2017年的校内活动做演讲。
近年来,中国出国留学市场慢慢走下了“高大上”的神坛,“平民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这里面有两股从“高”向“低”的潮流。
其中一股潮流是随着中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留学不再仅仅是高收入家庭的身份象征,中产、甚至普通家庭的“购买力”也已经达到了留学的资金要求。
另一股潮流是“宽进严出”的录取标准,使得高分群体的比重相对下降,而中等或中下等成绩的学生开始进入留学人群。
“留洋镀金”的神圣感似乎正在减弱,而“去贵族化”的留学,其实推动了大众教育的普及性,弱化了国内精英教育的垄断性。
当然,问题也接踵而来,在“大波轰”的留学潮中,有些人开始将国内的学习习惯、教育观念延续到国外,对他们而言,留学只不过实现了国内向国外的位移!
这样的留学最终变成了旅游项目。
两千五百年前,平民孔子进修“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培养贵族气质,这实际上是教育的核心效用。
而今天的英国留学又有什么用呢?按我的解读,是国际化气质的习得,包括英语能力、思辨能力和演讲能力。
国际化的文质彬彬来源于英语文化语境的谈吐和思维方式。
1
英语能力就好像海归的“标配”,也是社会对海归的最低期望值——到英国呆了些年月,与老外交流总该不成问题了吧?
当前去英国留学的中国学生,三分之二是读硕士学位,而英国大学的学制规定,大部分硕士专业课程是一年期的。指望在这一年内把英文学好,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有时能听到一些去面试的“海归”,操着一口蹩脚的英语,总给人一种错觉:“你是去英国留过学的吗?”
残酷的现实是,中国留英学生中的相当一部分,就是这个“德行”,连海归自己有时都大好意思。也不能完全怪用人单位“有眼不识金镶玉”,因为我们体现出来的竟然连“金玉其外”都没有。
中国体制内英语教与学方面欠的债,也不是短期内可以还清的。中国学生上至“985”,下至“三本”,英语能力的综合素养非常有限。
普遍意义上说,国内英语培训机构更像是中国现行教育体制的课外延伸,一切以“机经”、应考为培训重点,造就了一个个世界级高分!
耐人寻味的是,如此体制培训出的留学生,在国外学习、生活、工作所遇到的最大挑战,依然是英语。
国内预科形式的培训开展很多年了,目的与国外大学或教育机构的预科是一样的,都是模拟未来学位课程的教学模式,通过近似实战的教学方法和学习环境,让学生尽快适应国外的学习进度和文化氛围。
其核心目的,就是加强中国学生的英语能力。
英语学习和训练如果不早动手,很可能造成学生入读硕士阶段出现对英语环境的不适应,而一年学习结束后,回到国内,又会遭遇英语的退步。
很多工作岗位的晋升条件就是英语,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企业中高层管理职位等等,但由于工作性质和环境的限制,往往没有太多说英语的机会。
很多人拼命地抽时间报班学英语,但这种碎片式的训练,收效微乎其微。
这样看来,留学英国前的英语历练反而是最重要的时期。
2
满足于应试能力的分数,使中国人最终沉浸在“奇技淫巧”之中,不仅肤浅,而且后患无穷。其中思辨意识的缺失是最致命的。
国内很多出国留学项目的招生对象都是高中毕业生,这个年龄段的中国学生——特别是一直在体制内学习的孩子们,从普遍意义上讲,其实还应该算是“低龄”,他们对国际化的学习环境和方式仍然是似懂非懂。
由此能看出国内在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阶段存在的深层次的问题。
应试教育的环境中,学生浸染在单选题、多选题的训练中,而潜移默化地把思维固定在一个很小的圈子里。
到了英国大学里,思维方式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
用半瓶水来分析英国人,更容易理解。通常,我们更注意瓶子中有水的部分,而英国人则更关注没水、空空的部分。
换句话说,英国人的观察角度往往先从事物的负面切入,然后再进入正面的部分,正负相权衡,才能做出定性判断。
英国人这种略带悲观色彩的思辨意识,是深入骨髓的。
在英国,学生要通过大量阅读,从不同角度观察、读解、分析,然后得出结论,成绩才能过关,这样才能得到学位。
推而广之,给定的答案不正像老师、家长和社会为我们铺设的、按部就班的发展路径吗?而生活中哪里有那么多现成的答案可选呢?自己的选择、选择的勇气真的很重要。
应试教育留给我们的,更多是思想的懒惰,而表面上又给外人留下刻苦攻读的正面印象。努力的结果往往还是技术层面的,至于兴趣爱好、人生目标等更重要的问题,却被长时间封锁了,代之以“长大就知道了”、“慢慢就明白了”等敷衍了事的答案。
3
英美国家的人很早就接受演讲的训练,而国内口头演讲或演示一般没有专门训练。
不过班里总会培养出几个有语言天赋的演讲家,在一些特殊场合背诵班主任精心打磨、“歌功颂德”的稿子,给活动助兴、讨领导欢心。
因此,在英国留学时,中国同学最头疼的恰恰是小组讨论(group discussion)和演示(presentation)。
课上的小组都是随机产生的,尽管老师们不认识谁是中国人、谁是加拿大人,但把东西方的同学混搭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
每个组各自推举一个组长(group leader或team leader),主要负责收集大家对某话题的见解,制作PPT,还要承受上台做演示的压力。
组长每次轮换,“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都要硬着头皮上。咱们中国人一般会拿着稿子上台,背台词一样去完成任务。
场面上,经常听到“嗯”、“啊”、“那个”等中式连接语,引来善意的窃笑,感同身受,很像在国内上英语课。
要是深究的话,英国留学时课堂训练的做演示(presentation),正是今后安身立命的技能,无论是求职、谈判,还是业务交流、国际会议,都需要演讲能力。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