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也嫌穷爱富吗:海归眼中的BBC

2017年11月09日11:43  教育专栏     我有话说

  作者 | 赵刚

  BBC既不“嫌穷”,也不“爱富”,而常常展示出极具英国人特质的尖酸刻薄、冷眼旁观。不要指望外媒像《人民日报》《新闻联播》似地表扬中国,也不要指望影响他们去这样做,这本来也不是BBC这类独立媒体的价值和定位。

  记得十几年前在英国留学时,总会经过位于格拉斯哥的BBC苏格兰总部大楼,总想到里面实习一下,见见大世面,可惜的是,别说实习了,连参观的机会都没轮上。

  1

  那时每天清晨醒来,BBC电视新闻节目(Breakfast)就开始了。新闻是BBC的强项,资历比美国CNN老,这个世界级窗口覆盖面大,全天候播放。从严格意义上讲,如此专业、独立的新闻媒介在中国几乎没有。

  英国媒体基本上是私人占有,BBC也不例外,媒体相互之间竞争激烈,对突发事件比较敏感,反应快,报道力度也很大。

  这里面当然有非常人性化的一面。记得马航MH370客机失联后至今,BBC持续报道,虽然强度已经没有事件开始时那么密集,但这仍是他们关注的重点。在他们看来,机上239个生命是宝贵的,需要知道事件的真相。

  不过,报道强度的负面效应也是不可忽视的。恐袭、大火、凶杀等血淋淋的突发事件总能引爆BBC的报道“激情”,长篇累牍、造成铺天盖地的声势,会让一股恐怖的气氛围绕在公众身边。有趣的是,英国当地人对此倒习以为常,并不觉得有什么异样。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我们认为《新闻联播》的内容是70%的领导讲话、20%的中央精神贯彻实施、10%的国际负面消息。

  客观上讲,针对国际新闻,也不能怪央视总是挑选“坏事”报道,其实外媒(尤其是BBC)的报道里,正面的本来就不多。

  以BBC为代表的英国媒体,常常是尖酸刻薄、冷眼旁观,这与英国人的思辨意识密不可分。

  用半瓶水来分析英国人,更容易理解。通常,我们更注意瓶子中有水的部分,而英国人则更关注没水、空空的部分。换句话说,英国人的观察角度往往先从事物的负面切入,然后再进入正面的部分,正负相权衡,才能做出定性判断。

  英国人这种略带悲观色彩的辩证思维,让他们近乎刻板地追求理性,因此得到英国人的正面评价并不容易。

  遇到重大事件,从BBC上总能感受到英国人冷冷的评论,或是笑里藏刀地批评英国政府无能,或是因为正常生活受到影响而用外交辞令宣泄心中的不满。

  2

  BBC对中国友好吗?谈不上友好,也谈不上不友好。

  前文说到了BBC的报道重点,除了深度曝光社会热点外,还要看到其中的社会监督职能,尤其是监督政府对热点事件的处理方式。

  因此,不要指望外媒像《人民日报》《新闻联播》似地表扬中国,也不要指望影响他们去这样做,这本来也不是BBC这类独立媒体的价值和定位。

  当前中国高级别会议的媒体开放已经达到了空前的程度,这是中国建立自信的标志,自信的中国不需要通过别人的点评积攒存在感。

  那么中国成为BBC的热点了吗?这个毫无疑问,肯定是。

  记得两年前中国国家领导人访问英国时,BBC的报道几乎全部集中在两国经济合作,特别是中国对英方的投资计划。与此同时,BBC对威斯敏斯特宫外的“不和谐声音”竟然采取了“一笔带过”的方式,这在以往是不可思议的。

  财富涌流的中国是令BBC瞠目结舌的真实存在。中国垄断国际制造业中端和中低端的“世界工厂”地位、中国“大政府”的引领和治理方式、中国人量入为出的消费理念、中国中产迅速取代日本成为全球高端消费主力的现状,都预示着一个无法被忽视的全球热点已经形成。

  3

  经过我多年的观察,BBC既不“嫌穷”,也不“爱富”,这应该与英国人的秉性有关。

  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那天,大多数人都盯着纽交所的股指,而BBC注意到的却是马云演说时流利、“正点”的英语。BBC敏锐地捕捉到马老板那股杭州英语教师的知性,用略带异样的眼光,审视这位电子商务的巨人,倾听他对美国电影《阿甘正传》价值观的剖析。

  BBC挖掘出马云思想深处的人文气质,认为他颠覆了英国人对中国企业家或“官气”或“匪气”的一贯看法。

  与此同时,BBC对当今中国社会问题的报道仍然是一针见血。

  BBC曝光的中国雾霾问题,已经让很多英国教师毛骨悚然,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甚至明确表示短时间内不会来华出差或任教。

  而BBC拍摄的纪录片《中国老师来了》更是敏锐地捕捉到中国教育的深层次矛盾。

  英 语流利的中国中学教师来到英国后,把体制内的教法和经验原封不动地移植到了英国学生身上。原本希望吸收中国教育的经验,提高英国学生成绩的初衷,在新教法 实施几天后就破产了。英国人发现中国老师的高压政策、题海战术和价值评价体系与自己的生存环境是那样格格不入。疲惫不堪的英国学生开始渐渐失去了继续学习 的兴趣。

  BBC不留情面地揭示出中国教育在中学层面缺失的人文关怀和因势利导。

  4

  真实的中国在哪里?如果我是BBC,我会把镜头对准位于北京的天坛公园:

  一进天坛东门,这个面积相当于故宫三倍的市区内的皇家公园,几乎是人山人海。

  身穿白色绸子练功服的老人排列方阵,在古柏树荫的掩映下,打太极拳;

  长廊中的空间是京剧票友的天下,《甘露寺》的“西皮流板”总能从某个角落款款而出;

  台阶旁下象棋的本来是两个人之间的博弈,却往往聚来一二十人助兴,中间惊叫、哀叹、品评之声不绝于耳;

  祈年殿到圜丘坛之间的御道,被轮滑的时尚男女当作平坦、宽敞的滑道,纵横驰骋、呼啸而过;

  广场舞的步点和配乐响彻天际,上百人的队伍斗折蛇行,蜿蜒迂回……

  他们为医疗、住房的抱怨,在这里消融了;他们在班上慵懒、萎靡的身姿,在这里挺直了;他们猥琐而沉重的步伐,在这里欢快了;他们被淹没的歌喉,在这里嘹亮了……

  这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积淀的生存伟力!这一刻,世界才能领会为什么只有中华文明能够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一个新时代,需要进一步释放这曾经被压抑、被制度化、被吞噬的豪情与能量!

  作者简介:赵刚(Andrew):英国格拉斯哥大学MBA;国际教育知名专家,现任英国诺森比亚大学中国区首席代表;著有《留学的逻辑》《到英 国去》《欧洲情调之旅》等;资深自媒体人。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BBC英国英国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