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校是不是也需要“减负”了?

2017年11月22日12:09  教育专栏     我有话说

  作者 | 赵刚 

  国际学校的要求比国内中学更高,主要是能力上的要求更具体、更细化,造成“严进严出”的教育形态。只要全球中产集体无意识的焦虑不减,国际学校的“负担”也很难减下去。

  我的女儿明年9月开始上小学,我和爱人被“幼升小”、“小升初”的各种小道消息、绝密攻略搞得也有些不淡定了,又不想这么早就让孩子“上套儿”。于是我和爱人一起去请教好友Annie姐姐。

  Annie 的女儿A在北京的一家著名国际学校学习IB体系课程,目前已经高一了。当年A要上小学的时候,Annie也着实纠结了一段时间。她当时住处附近就是海淀区 的某重点小学,时常听到学校的孩子和家长反映作业多、压力大。于是Annie一狠心,守着学区房的便利条件不要了,把女儿送进了私立小学。

  门铃一响,Annie的女儿放学回家了。她个头高挑、面容清秀,笑盈盈地也加入了我们的讨论,在陌生人面前一点儿也不拘束,既有礼貌又很随和,真是Annie的福气。

  看着A轻松、惬意的样子,我禁不住问,“是不是国际学校没有那么多作业?”Annie笑着摇摇头,A马上翻白眼儿、做上吊自杀状。

  原来国际学校的学习绝对不轻松,学生的作业量和考试量都不小,还有大量的课外公益活动。

  而且,国际学校的课程难度在初三以后会有一个明显升高的过程。

  IB的语文课要求学生对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余华的某一篇小说通读后做深入的小说赏析的研究;历史课让学生对苏联十月革命谈谈自己的看法;双语教学的物理、化学并非A的专长,她竟也开始到国内的培训学校按照体制内的方式补习了……

  国内正规的国际学校就是国外英美教育的翻版,课业“强度”上与国内体制内学校不相上下,而最大的不同点在于“教书”和“育人”的方式方法。

  国际学校“教书”的核心任务是让学生掌握研究方法。看似高深、抽象的课题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探究空间,鼓励学生从低龄时期便开始学习使用图书馆、借助社会调查等研究手段,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开放式题目没有标准答案,使得学生的思维不受限制。

  “育 人”的方式也很贴近实际生活。A所在的国际学校要求学生必须满足公益活动要求的小时数,否则会影响成绩。公益活动的方案需要事先与指导教师商定,不合理的 计划会被要求重写或修改,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分工细致的监督机制。学生需要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为公共事业出谋划策,与同组同学相互配合,将计划付诸实 施。

  公益活动在欧美蔚然成风,与学校教育密不可分。新一代的中国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对日后的成长起到了健康的推动作用。这比表面化的思想教育更切中社会需求。

  从上述几方面的分析看,包括Annie在内的很多中国家长还是觉得国际学校比中国体制内的中学好!体制外的训练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性和社会性。

  当然,身处国际学校,“负担”也是多方面的。

  升学的压力与日俱增。IB、A-Level、AP等课程最终的落脚点是英美大学的录取,“英国高考”(A-Level)、“美国高考”(SAT、ACT)也是国际学校课程最重要的节点。Annie姐姐告诉我,IB的考试范围最宽泛,所以最不好准备,“刷分”也最困难。

  于是越来越多的“盘外招”层出不穷,已经形成全球的风潮。

  A-Level考核体系在改革之中,无限制刷分获得好成绩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每年的考试次数有了更严格的规定。即便如此,笔试得到A*、A的学生人数仍很多,于是面试变得更具有决定意义。因此,英国的家长也要请家教给孩子单独辅导,以应对大学的入学要求。

  至于“美国高考”前,美国中产家庭给孩子报各种课外兴趣班儿的重要目的,也是“高考”入学的加分项。

  美国私立大学多,录取标准相对多元化,更看重学生的价值观和个人发展意识。丰富的课外活动、有计划的公益活动,对学生进入大学变得越来越重要。

  这些都要体现在申请大学所需的推荐信和个人陈述上,美国考生、家长、甚至中介机构,当然也包括去美国留学的中国考生、中国家长、中国中介机构,都挖空心思做起了“表面文章”,各种写手也应运而生。

  在升学“负担”之外,升学以后的方向也困惑着中国中产家庭。

  国际学校是英语授课,但Annie姐姐还是对中国学生的英语程度表示担心。她从一些海外华人家长群里了解到,中国学生进入美国大学本科阶段后,能够成功毕业的比例并不高。上过国际学校的学生要好一些,但毕竟不是在全英语的环境中生活,与国内的差异仍然存在。

  而且在国外的大学学习过程中,英语写作的要求非常高,在国内英语口语、听力比较熟练的中国学生,还要经历英语学术写作的考验,这是比高中“上台阶”更困难的另一个“台阶”。

  从我的观察看,感觉国际学校的要求比国内中学更高,主要是能力上的要求更具体、更细化,而且这种体制外模式在国内仍属稀缺资源,造成“严进严出”的教育形态。

  体制内的中学生要“减负”,体制外的中学生是否也需要“减负”呢?其实,只要全球中产集体无意识的焦虑不减,国际学校的“负担”也很难减下去。

  作者简介:赵刚(Andrew)英国格拉斯哥大学MBA;国际教育知名专家,现任英国诺森比亚大学中国区首席代表;十几年来一直从事中英教育交流、文化传播工作,著有《留学的逻辑》《到英 国去》《欧洲情调之旅》等;资深自媒体人。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减负国际学校中国学生升学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