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英国教师能挣多少钱?

2018年02月08日11:50  教育专栏     我有话说

  作者 | 赵刚 

  教育投入中的相当一部分流向教育地产,而对核心竞争力的教师群体的投入仍差强人意。与公务员待遇挂钩不一定能实现教师待遇的提升,而且容易将教师收入问题复杂化。

  根据外电报道,经教师工会协调,部分英国大学教师因校方削减退休金,将在2018年2月下旬举行罢工,这是2009年卡梅伦政府时期全英总罢课以来,英国最严重的高等教育危机。

  几乎在英国教育界因教师待遇问题出现动荡的同时,2018年1月20日中国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后文简称《意见》),从这份官方文件的内容看,显然是提高中国教师待遇的行政性指令。此消彼长,值得玩味。比较英国和中国的教育政策,有助于从国际视角客观、全面地看待教师问题。

  办教育的钱在哪里?

  英国和中国都是以公立教育为主导,政府财政拨款是支撑学校正常运行的主体,学费收入、社会捐助也是公立教育的辅助力量。

  近10年来,英国政府财政拨款的主体地位遭受严重削弱。先是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后是“脱欧”分手费,使英国陷入财政危机的泥潭,“小政府”治理模式的弊端暴露无遗。

  2009年卡梅伦政府废除了推行多年的本国及欧盟学生免费入读公立大学的体制(苏格兰除外),学费变本加厉地翻倍增长,从最初的每人每年3000英镑,迅速提升到9000英镑。

  英国实施的“社会办学”,本质上是政府“甩包袱”,减少对教育的财政投入。

  有趣的是,英国高等教育被迫“社会化”的运行模式,与20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中国实施的高等教育改革几乎同出一辙。

  那时中国教育财政经费占GDP的比重勉强维持在2%—3%,投入不足导致学校基础设施陈旧,大学宿舍的条件惨不忍睹。教师待遇低,师范类高校和专业招生困难,我曾就读的某师范学院附属中学,高三毕业年级300人中,排名150位以后的学生才会考虑报考师范。如今亿万富豪的马云、俞敏洪,当年都是因待遇问题被迫离开了教师岗位,进入商界。

  中国教育市场化、产业化改革的操作模式也与英国2009年的决策差不多:主要是提高学费,我的“遭遇”很典型,虽然是最后一届公费生(每年个人负担学费500元),但还是在毕业前被大学强行征收了2000元的莫须有费用,不交不给毕业证和学位证;再有就是“扩招”,增加学生保有量,使大批“学院”升级为“大学”。

  中国教育经费用在了哪里?

  2017年9月《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峰会上,英国罗素集团(Russell Group)轮值主席、格拉斯哥大学大学校长Anton Muscatelli 教授做主旨发言时,赞扬中国政府对大学的高投入体现对教育的高度重视,相比而言,英国高等教育已经落后。从数据上看,英国大学的整体收入呈下滑趋势。

  Muscatelli主席的判断,从2017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得到了印证。

  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继续超过4%。

  要知道,4%是之前中国教育界呼吁多年未能实现的国际通行标准。

  从现实感受来看,教育投入中的相当一部分流向了教育地产,成果自然是显著的,很多中国大学的基础建设远远超过了国外大学的水准。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得到了高等教育的机会,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享受了过去无法想象的高规格的教育硬件设施。宽敞舒适的学习和住宿空间、质量一流的多媒体设备、供教职员工使用的人性化的办公环境成为标配,也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外部标志。

  而今,城市中最壮观、最现代、最漂亮的建筑已经不再是政府办公楼,而越来越多的是中国大学的教学楼。

  不过,在教育的核心竞争力方面,教师的作用远远超过校园硬件,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是现行教育体制面临的重要课题。

  英国老师为什么挣得多?

  《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要求“确立公办中小学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特殊的法律地位”,“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统筹考虑当地公务员实际收入水平,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尽管已经比过去迈出了一大步,但从实际操作层面看,仍面临诸多难题。

  核心问题是中国公务员的待遇。从张宏杰的畅销书《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可以看出中国官场从古至今“低薪养廉”的传承轨迹:

  大清帝国的总督,工资表上的年收入只有区区155两。如果大致以一两兑换200元人民币计算,155两约为人民币31000元,合成月薪约为2583元。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按今天现行的《国家公务员级别和工资标准》省级公务员职务工资标准是多少钱呢?2510元,和清代几乎一样。这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巧合。

  张宏杰有关现行公务员待遇的数据未必是最新的,但基本可以认定国家公务人员的账面收入并不是很诱人。另外随着改革深入,政府内部的集资房没有了,至少大部分级别较低的公务员无法享受这种待遇了。

  与公务员看齐的话,广大人民教师的待遇又能好到哪里去呢?

  在英国,公务员的待遇要好很多,工资和社会地位都远远高出社会中间层级,是令人羡慕的工作。而英国教师的收入虽然没有与公务员严格挂钩,但肯定高于社会中间水平,税前年薪一般不低于2万英镑(按当前汇率约17.6万元人民币)。

  我在英国大学工作时,一位商学院的老师曾说,作为一个高级讲师,他的收入在英格兰北部地区按揭贷款买房是件轻松的事,绝不会被每月还贷压垮,而且一个大学老师得到的社会尊重也使他得到最大限度的精神满足,所以能够安心工作。

  这要归功于英国长期形成的行业收入基准线。劳资双方经过多年的博弈与磨合,按照行业划分,形成了社会认可的工资额度和配套的社会保险制度,教师工会在其中起到了很好的调节作用。

  此次退休金风波虽然很严重,但不会从根本上动摇英国老师的收入和社会地位。

  行政体制的困扰

  《意见》还要求“完善学校、个人、政府合理分担的民办学校教师社会保障机制”,从这点上可以看出中国教师待遇长期存在的双轨制:体制内和体制外的差异化。民办教师、私立学校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仍带有诸多不确定性。

  体制内外的差异造成的不平等还将长期存在,与此同时,自上而下的单向行政指令对中国教师而言仍是“靠天吃饭”,而自下而上的教师利益诉求的反馈通道相对狭窄。

  另外行政体制并不稳定,还是需要将《意见》的主旨精神纳入《教育法》的框架。

  与公务员待遇挂钩不一定能实现教师待遇的提升,而且容易将教师收入问题复杂化。

  作者简介:赵刚(Andrew):英国格拉斯哥大学MBA,国际教育知名专家,常年担任英国大学中国区总监;十几年来一直从事中英教育交流、文化传播工作,著有《留学的逻辑》《到英国去》《欧洲情调之旅》等;资深自媒体人。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教师收入公务员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