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笑:让美国小伙伴三观尽毁的中国行

2013年08月12日14:48   教育专栏  作者:方帆  

  中国学生到美国游学,早已经成为常态。但是,美国学生去中国游学,并不多;而学了九年汉语的美国初中生到中国游学,大约就是凤毛麟角了。旧金山公立尤方玉屏中文双语沉浸学校的八年级同学,每年游学的时候,很多人是第一次到中国。因为网络的发达,其实,很多人对中国并不陌生,网络上对中式英语的搞笑调侃,是他们最想亲自发现的。比如传说中的KFC宣传口号“Wedo chicken right."被翻译成“我们做右边的鸡。”或者“我们做鸡是对的。”还有超市的“干果部”和“干货部”被翻译成"FXXX fruitdepartment"  和"FXXX goods department"之类。

  然而,到了中国,美国学生们发现美式快餐的口号翻译不仅看不到网络传说的那种笑话,而且本土化得特别好。比如麦当劳的“有饭?真有范!”就让学生们学到了一个精彩的双关语。

  相对于“外企”有专人负责宣传广告,其它方面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因为这些美国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学汉语,他们也非常感兴趣中国的少儿英语[微博]教材究竟教什么,孩子们一开始学另外一种语言的时候都学什么。每当他们有机会跑到中国的书店,都会好奇去看看究竟铺天盖地的幼儿英语学习教材啦,点读机啦,视频课程啦之类,究竟学些什么。这一看不要紧,“老师,中国的英语教材,真是‘挑战三观’啊!”

  让美国孩子最感到碍眼的,是好多英语教材教“公鸡”这个词用"cock",教“橡皮擦”这个词用"rubber",这两个词让美国孩子们一看到就笑翻一大片。因为在他们的日常口语中,"cock"的意思是男性生殖器官,而"rubber"是避孕套。看到荧幕上那个萌妹纸一本正经地在教小朋友“Giveme a cock; give him arubber."来自美国的小伙伴们真的全都惊呆了。没那么严重的,是“妈咪”用“mummy",而"mummy"是“木乃伊”的意思。于是,“你妈是个木乃伊。”成了美国小伙伴们吵架的时候立竿见影的应用。

  中国英语教材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明明写着“美国口语”或者“美国日常用语课本”之类,却大量使用英式英语的拼写法,比如把"thearter"写成"theartre",把“color"拼成"colour"等,让初中孩子们大叫“怎么英语课本里面那么多错别字?”

  挑战三观的,不仅仅是英语教材。在到中国之前,美国学生们从美国的网络上得知,中国的媒体有非常严格的审查制度,中国的电视电影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查才能播映。可是,刚到中国的第二天,学生们就在流传故事了:

  “中国的电视没有审查!全都是美国人在抹黑他们啊!”

  “怎么说?”

  “我的接待家庭的小伙伴跟我一起看卡通,哇,里面有只叫虹猫的角色,才读小学就喝酒!还没到21岁呢!还有啊,那出说一群羊跟几只狼的卡通,那个红太狼一直当着儿子面用煎锅打她老公的头,宣传家庭暴力,美国都不能播的,他们为什么可以?”

  “你那算小儿科啦!我的接待家庭看战争片,哗!限制级,太刺激啦!我们在美国从来都没机会看!子弹打在那些人身上鲜血飞溅,还有把人撕开,肠子飞一地,原来中国的电视没有PG-13(家长[微博]指导-13岁以上才能观看),更加没有限制级!”

  “我们那家在看色情的,更刺激!有个女生在桶里面洗澡,还有裸体接吻的镜头!!”

  “啊?!你们偷偷看的吧?”

  “不是啊,是全家一起看的,黄金时段的电视剧!”

  “中国真不错,我们在美国哪能看到这样的镜头啊?电视上有个接吻都要13岁以上才能看,打仗片不能见到血,卡通不能过分暴力....。.唉,现在我们知道美国媒体是怎么黑中国的了....。.”

  挑战美国小伙伴的三观,只不过是美国游学团刚开始在中国学习的东西而已。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