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2亿元图谋新东方转型

2013年11月22日10:28   教育专栏  作者:郑勇  

  20年前,俞敏洪[微博]以自己编撰的GRE考试词汇书——红宝书,确立了出国语言考试培训的“江湖地位”。20年后,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与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团联合编撰、出版了《雅思[微博]备考词典》,进一步确立在雅思考试培训的“江湖老大地位”。

  昨天下午,刚刚京郊赶回来的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高级副总裁周成刚、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国际合作部总监何庆荣等一干新东方高管出席了《新东方-柯林斯雅思备考词典》新书发布会。因为《新东方-柯林斯雅思备考词典》的编撰、出版将作为新东方转型的信号——新东方将投资2亿元用于创新研发及网络教育。

  要知道,上周六下午,新东方刚刚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了“20周年庆典活动”。次天晚上,俞敏洪便将新东方前150名管理干部拉到北京郊区,封闭思考,讨论未来20年的发展步骤,重建新的商业模式。其中,创新研发和网络教育成为新东方未来的发展的两个主要方向。

  作为国内培训教育的“老大”,俞敏洪感觉到扑面而来的冲击,那就是百度、阿里和腾讯全部上了教育平台,毫不犹豫地冲进了培训教育领域。新东方的下一步是什么?俞敏洪选择了——抢。因为只要看到机会就去抢,恰恰在抢的过程中新的模式就出来了。

  新东方首先要抢的是什么?笔者个人愚见,就是创新研发。中国的成功企业大致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政策垄断型企业,比如,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一类是资源垄断型企业,比如,中石油、中石化;一类是创新发展型企业,比如,华为、联想。新东方成功靠的是什么?在俞敏洪的眼里是,“靠个人努力、个人讲课能力、个人辛辛苦苦勤奋的能力。”

  俞敏洪确实属于实话实说,因为新东方实实在在是在“寄生”的状态下生长、发育起来的。如果没有GRE、没有托福[微博]、没有雅思……也就没有了新东方。与此同时,在新东方的“第一桶金”的原罪说里,不得不提及与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的官司。可以说,在很多时候,新东方是站在某些“人”的肩膀上成长起来的。

  记得当年有“胡雅思”之称的新东方前总裁胡敏离开新东方的时候,曾对笔者讲,新东方缺少研发的思维。而老俞在谈及胡敏离职的时候则说,胡敏老师著书立说的能力很强,新东方一年也没有几本书的书号,结果都被胡敏老师的书给占了,其他老师有意见。

  胡敏老师投身新东方之前,是国际关系学院外文系的系主任,自然知道自主研发的教材对于教育培训机构的作用。但是,在当时以北美留学[微博]为主的新东方,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自主知识产权的作用。新东方最终败诉给ETS,真正的原因还是在于缺乏创新研发的意识。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与ETS的官司,也让新东方逐步意识到知识产权的价值。因此,在新东方随后的发展道路上,始终掌握着引进正版、正规教材的宗旨。但是,当新东方大量引入培生教材的时候,也发现培生并不是一家单纯的教材公司,培生收购了环球雅思、收购了戴尔英语、收购了华尔街英语。继续与培生的合作,似乎有与虎谋皮、为虎作伥的嫌疑。

  新东方的发展向何处去?自主研发成为惟一的出路。在过去的几年中,新东方不断开发着刻有新东方烙印的教材。比如,新东方“酷学酷玩”的教材,是新东方与牛津大学出版社合作的结果。同样,《雅思备考词典》也是新东方与柯林斯合作的结晶。

  用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高级副总裁周成刚的话讲,之前,新东方引进海外教材属于“借力”;那么,现在新东方合作出版教材属于“合力”;未来,新东方的创新研发属于“独力”。目前,新东方已经针对国内少儿英语[微博]的教学需求,“独力”研发了一套90本的少儿英语教材。种种迹象表明,新东方未来所讲授的都将是刻有新东方烙印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教育产品。

  事实上,对于培训教育机构而言,最核心的产品并不是教师,而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教材。一套科学、实用的教材,相当于某一个学科标准,能够科学地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同样,一套行之有效的教材,不仅能够成为新东方的教学标准,而且也能够成为所有教授相关课程的其他培训机构的标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材,不仅能够成为线下教学的标准,也能够成为线上教学的标准。

  当前,国内的培训教育市场,乃至当前的网络教育市场,最缺乏的还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游戏”规则。谁能够制定行业的游戏规则,并不是因为在行业内资历久、人脉广,而是在于能否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课程标准。有道是“一流的企业做标准,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三流的企业做产品”。当新东方的教育产品、自身品牌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的情况下,如何创新研发行业的标准成为未来发展的第一要义。2亿元投入,如果能够真正创新研发出一套行业的标准,或许比是否变成网络教育教育机构更有价值。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新东方 俞敏洪 教材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