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之美在太湖

2014年08月13日16:56   教育专栏  作者:朱伟  

  无锡之美在太湖。站在鼋头渚抬眼望去,太湖浩浩荡荡,无际无涯,目穷波远。晴天云蒸霞蔚,波逐云影,舟如孤鹜,腾飞在云烟之间;雨天则烟波浩渺,渚隐凫现,水光空濛,迷舟如一片苍茫中散落的墨点。尤其风急浪高之时,万浪桥头之厉风嚣涛,排浪所激之飞花,真能使人置身汪洋恣肆中忘乎所以,是太湖赐予了无锡以气度。无锡知县廖纶(1810~1889)在崖石上所刻“包孕吴越”,“包孕”二字不仅极好概括了太湖侵吞五百里之气势,亦将无锡置于气势滂沱的背景之下。廖纶其实是四川人,他在同治十四年(1875)到无锡任知县,办盐务,发展缫丝,是感知到新时代即将来临的一位智者。无锡能脱一个庸常江南水乡小县城之面貌,与这位廖知县的智识关联重大。

  识得太湖对于无锡之意义,才使无锡得以脱苏杭、扬州之压迫而出。依靠太湖之洋洋洒洒、汤汤荡荡,西湖的弱柳夭桃、歌楼舞榭,就在尺水微澜之间,都显出其局促而难尽抒意。苏州本也挨着太湖,东山、西山亦有烟波澹荡,遗憾的是苏州人的兴趣却又不在此。他们只顾在雨巷中寻求曲径通幽之乐处,沉迷于小桥流水、粉墙月影,建出一座座彼此分割,又彼此自赏的深宅大院。

  我喜欢无锡,某种程度就在其据太湖而有的这种冲决江南曲巷深处的态度。苏州有拙政院,其园冶布局之精妙幽深,确实可据深而自傲。而我却相对更喜欢无锡惠山的寄畅园,就喜欢它借自然之山水,喜欢其清泉不被封闭,能在彼此畅汇之中流金泻玉的所谓“玉戛金枞”之声,喜欢不被高墙阻断的山与塔对园的融入。居闲之所谓“拙者之为政”,一种关门的清虚,与寄意于山水之畅朗与畅达对比,其意境是天壤之别。

  寄畅园之外,蠡园是另一处值得称道处。将整个太湖纳入胸怀,外太湖与相传范蠡开掘的内蠡湖,一凝一荡、一动一静,时时都在光影对比之中。水与水之间,有堤错落分割,使亭榭映于不同的流光迷幻。四季亭之“溢红”、“滴翠”、“醉黄”、“吟白”之名也许略见雕琢,但春来“过雨小桃红未透,舞烟新柳青尤弱”,夏去“风动芰荷香四散,月明楼阁影相侵”,每季花木在波漾影移中的景致,因其背景广阔,同样非传统江南园林所能比。

  我想,无锡在江南之所以可脱束缚而出,真要拜19世纪末20世纪初那场彻底颠覆中国传统文化革命的洗礼。很难说是那场革命培养了这里最早的一代实业家,从而改造了这座县城的面貌并重塑了它的气质,还是这做缫丝交易的古城渡口培育出了具通商气质的薛福成们,进而在那场革命中推动了新思想的引进。无锡在江南水乡中,是最早大刀阔斧做城市改造的。荣德生(1875~1952)早在1912年就提出了“要辟大市街,不可不拆城”,1926、1946年,无锡就两次提出过拆城方案,1947年西城门就被拆掉了。当然,真正将城全部拆除还要到刚解放后的1950年。而那些曲折委婉的水路,在拆城前就被填平铺成了道路。这种拆城与改造,使古城不存,却也使无锡最早完成了城市格局的脱胎换骨:拆了那些鳞次栉比的粉墙黛瓦,就有了无锡人自豪的第一座公共享有的公园;而运河沿岸,早就有了越来越多的厂房。在古城废墟之上,不仅诞生了现代产业、现代商业,从中哺育出了著名的产业家,也推进了新一代学人的培养。钱锺书这样学跨东西、完全被现代思想深刻浸染的文人就是这块土壤上培养的典型成果。

  可以说,是无锡的实业家与新一代文人一起重塑了无锡的气质。以赏梅为例,作为历代文人津津乐道之雅好,杭州孤山有识梅者林逋梅妻子鹤之佳话,苏州人则有探梅须去邓尉之说。而荣家兄弟的解决方案是,靠其财力,当年一次就几乎搜尽所有的古梅品种,建其梅园,在古梅环绕之上筑起了一座“念劬塔”。劬,劳也,《诗经·小雅·蓼莪》中的“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邶风·凯风》中的“凯风使南,吹彼荆心,荆心夭夭,母氏劬劳”,赋予了梅海另一种情愫——每年初春,当无数枝梅层层叠叠,烨烨煌煌而成花海之时,便衬托出劬劳之高洁,亦使高洁饱含其感恩之心。自有了此梅园,“疏影横斜”、“香浮黄昏”的审美就都显出单薄,邓尉也就骚人墨客寥寥了。

  而无锡在扬州、苏州、杭州夹缝之中,其美食能傲然独立,想想也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无锡既将三千六百顷太湖拥为了己有,“三白”就算是太湖的馈赠。太湖其实还有一样好东西,就是洄游进太湖的上海人最心仪的烤子鱼,每到产子时节,满满的子浸透油汁,真正鲜美无比。表面看,无锡是以嗜甜来敌盐商经济实力塑造出来的淮扬菜的。无锡的甜,其实包裹的是极端之浓郁——甜对应五行中央土,是五味调和之基准,无锡菜之甜,其实是将调味提到了极限,想想这与荣家兄弟所做梅园的方式其实完全一致。比如无锡汤包这一项,在吃过所有江南汤包后,我为何独嗜好无锡?就因无锡汤包用死面,保证了鲜汁最大限度的占有量。这些汤包小心翼翼被移进笼屉,蒸热后是满满一汪香甜的热汤,吸吮不及,汁盈满嘴之后,才是坚实香甜的一坨肉与沾满甜汁的面皮。就汤汁包容度而言,无论上海本土的南翔小笼还是大名鼎鼎的扬州汤包,真都无法与其相比。而味觉上,也正是甜综合了浓郁之鲜,才使得鲜更加淋漓尽致。我喜欢这样淋漓尽致的浓郁。

  龙光塔是无锡的标识,其魅力当然无法与苏州虎丘塔相比,无锡也没有“月落乌啼”中的寒山寺。但无锡却有气魄在马山生生造出一座大佛,不仅吸引了信众,还日益吸引了佛教界的关注。而对惠山脚下建筑群的重新梳理发掘,现在又成为这个城市重新寻找自己魅力的一个新的起点——胸怀是在不断拓展之中,从不被自身所羁绊,这正是我最欣赏的无锡的魅力所在。■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无锡 太湖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