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查理和巧克力工厂》的我总在幻想有一天可以去到那个巧克力仙境里,每一滴河水都是热熔了的最好品质的巧克力,瀑布也是融合了巧克力的所以搅拌起来轻揉起泡,超大的透明管子把巧克力河里的浆液成加仑的吸起来运送到工厂,包裹着巧克力糖浆的南瓜、樱桃遍地都是……现实中的巧克力工厂会是什么样子呢?德国科隆的巧克力博物馆为你揭开这一切。
科隆巧克力博物馆,不仅仅是巧克力爱好者的天堂,即便像我这样平日里对巧克力可以保持理智的孩子也会兴奋得想买下这里所有样式的巧克力。这里是1993年创办的,尽管只有不过十年多的历史,但是却获得来自世界范围的赞誉,在这里可以尽情畅游3000年的巧克力历史,并且参观到近2000件展品,和西班牙巴塞罗那巧克力博物馆不同的是,这里呈现出真实的巧克力工厂的生产流程。虽然这里没有蒂姆伯顿创造出来的神话般的巧克力仙境,但是这里却有一个3米高的巧克力喷泉,热巧克力源源不断地从喷泉里汩汩流出,不仅如此,美丽的巧克力厨娘还会将华夫饼浸润到巧克力温泉里,让你在现场就大快朵颐一番。
博物馆分成不同的主题区,“穿越时空的甜蜜之旅”主要展示早期各种巧克力制作设备,“走进可可”让我们从自然科学的角度了解可可的各种植物特性,“巧克力工厂”全面展示了现代化巧克力制作工艺生产流程。“从上帝的饮品到奢侈的商品”让我们了解到巧克力起源于中美洲的悠久历史。
现在我们大谈特谈巧克力的美妙滋味可以说“入口即化、如丝般顺滑”,而最初的巧克力可是滋味相当古怪的。可可豆的成分里有一半以上都是可可脂,遇热水会溶化,所以使得可可颗粒很难分散开来,当然品相也不堪入目。幸好聪明的荷兰人万。豪顿发明了可可脂压榨机,通过简单的机械原理将可可脂有效分离,别小看这个发明,这可是大大推进了巧克力的工艺发展。
一块巧克力看似简单,却经历极其复杂的变身过程,从可可豆开始,除杂、烘烤、破碎和风选、可可粒碎化、碱化、研浆,之后生产可可粉、巧克力浆,可可脂可可粉饼精磨、筛选标准化、可可粉调温、储存成型、装运脱模、包装、储存、装运……最终才来到我们的身边,成为了我们最甜蜜的伙伴。幸好有了工业化的生产线,才让这一切如此顺畅,要知道,即便是这个小小的巧克力博物馆,一天都是可以生产出400公斤巧克力的哦。
文明世界对于巧克力的认知起源于那次伟大的探险,虽然哥伦布从美洲胜利返回后带回了可可豆,但是当时都没有人发现它的魅力,直到西班牙人赫尔南多·廓特兹在征服墨西哥的过程中,发现了阿兹特克印第安人的皇家特饮——巧克力特尔Chocolatl,并巧妙地在饮料中加入糖和香草,并且在查理五世及其朝臣面前添油加醋地描述了关于一段古老传说,他说他们在喝完这种神圣的饮料后,会把金子制作的酒杯抛入湖中。利用这种方法,他抓住了国王的想象力,成功地推荐了巧克力饮料,把可可豆和制作工艺带进欧洲。
其实,可可树的果实在传入欧洲之前就已经被南美洲和中美洲的印第安人食用了很长时间。阿兹特克人相信,是他们的羽蛇神把可可豆赐予人类。阿兹特克人信奉可可豆,把它用于宗教仪式和作为神的礼物。可可是阿兹特克人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它被作为流通的货币使用。但只有贵族和勇士才能食用。在西班牙的史书上清楚地记载着阿兹特克人把这种巧克力当作使人兴奋的催情药。当时妇女只是贵族和主人的附属品,她们是没有权利喝这个的,只有男人才能享用这种珍贵的煎汤。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里面,工厂的主人威利。旺卡将可可豆作为工资发给奥古伦伯人,于是这些小矮人们就乖乖听命给他干活了,在巧克力工厂里赚取可可豆就是奥古伦伯人生活的目标,听起来似乎有点不可思议,而实际上这恰恰映射了当时的历史。当时可可豆就是阿兹特克人的货币,4颗可可豆可以买一只兔子,10颗可可豆就可以和女人一夜春宵了,花上100颗可可豆可以买一个奴隶,简直太震惊了,真想坐个时空飞船飞到那个时代,带上一袋子可可豆带回一堆奴隶帮我打工。
在科隆巧克力博物馆里,你会看到很多有年代感的巧克力模具,金属质地的,或者塑料质地的,和现在我们吃到的大多数的迷你块状巧克力比起来,当时的巧克力很巨型,设计也是相当的艺术化。还有那些造型各异的巧克力贩售机,乍一看去以为是新型邮筒,其实是19世纪80年代的老物件了,在那个年代所有大型繁华的城市广场,餐馆和火车站都有这种有趣的贩售机。
科隆巧克力博物馆也是给朋友带回巧克力伴手礼的最好地方,这里的巧克力商店虽然面积不大,却摆放着足以让人眼花缭乱的各式各样的巧克力,无论是崇尚各种新奇巧克力造型,还是探索各种巧克力口味,这里都能满足你的需求,而且不得不说,性价比太高。
TIPS:
1、开放时间:星期一至星期五10:00-18:00 星期六、星期日11:00-19:0012月24日、12月25日、12月31日、1月1日、狂欢节、每周一闭馆。
2、票价:8.5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