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解剖室里的一幕,让很多在现场的老师都吃了一惊:30多名高中生第一次“受邀”目睹尸体解剖的全过程、观看人脑的组织,竟没有一个人表现出恐惧,甚至一些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还显得兴致勃勃!原本有诸多顾虑的老师十分感慨:“假如观看了解剖过程还能吃得下晚饭,就证明你有当医生的潜质。”
这个暑假,上海交大医学院首次举办“中学生医学夏令营”。医学院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让更多优秀的高中生对医学产生兴趣,将来报考医学院,投身医学事业。
“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般都是最优秀的中学生报考医学,因为对人来说最宝贵的生命,以后都要交到他们的手上。”秉持这一原则,医学院的这次夏令营显得有些“功利”,他们只将入场券投向上海中学、向明中学、市三女中等沪上数所实验性示范性高中。选拔标准只有两个:学习成绩以及对医学的热情。上海交大医学院副院长黄钢解释说:当医生一定要懂得爱,清楚地知道从医是一份讲奉献的职业,对医学没有热情是难以维系的。
内心稳定的人更愿意学医
市三女中学生潘慧颖对学医的热情源于她的姑姑。姑姑是一名五官科医生,通常只在人的脸上看病,可即便是小小的一张脸,也有眼、耳、鼻、喉之分。从姑姑的工作里,潘慧颖发现,人体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结构,每个部分都相互关联。为此,姑姑常常要看书。“看来医生必须是一位全能型的选手,还要经常充电。”潘慧颖说。
向明中学的王文静同学,立志从医的原因与一部电视剧相关。在这部名叫《妙手仁心》的港剧里,医生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白天在医院里各司其职,尤其是急诊室医生倍加忙碌,可不管有多大的困难,最终总能克服;下班以后,医生们脱下工作服,与朋友去外面潇洒一番。
“这种能够受人尊敬又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实在令人向往。”王文静动心了,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也发现要成为一名医生其实很难:中学阶段的学习成绩必须优秀,特别是理科要学得好,这样才有可能考入医科大学。此外,医生需要跟病人沟通,有的还要长时间地做手术,这份工作对人的体力和心理都是很大考验。“虽然学生们从医的理由各不相同,但向往当医生的人有些性格上的共性:通常向往稳定的生活。”交大医学院曾经就医学生、医生的背景做过小范围调查,发现很多医学生从小就立志学医。曾经有一段时间,由于医患矛盾激烈等原因,坊间传言医学界存在医生拒绝让儿女再度学医的情况。但医学院近年的统计却发现,这种局面正在悄悄改变……每年,至少有二三十名医生子弟继承父辈的衣钵。尽管医生的生存大环境从目前来看仍未尽如人意,但这份职业对优秀高中学生的吸引力正在增加。
报考医生不仅需要好成绩
夏令营的内容很丰富,医学院特别安排了一些让学生动手练习以及与医生互动的活动,这让中学生们兴奋不已。
令潘慧颖印象最深刻的是夏令营第一天参观的医学院实训基地,那是医学生动手训练的地方。实训基地里躺着好几个仿真病人:有仿真产房,模拟顺产的过程;有仿真手术,一位严重车祸创伤的病人等待急诊手术;还有的则因为“病情危急”,“入住”了重症监护室……
模拟顺产的过程极为逼真,仿真“妈妈”的肚子里真的有一个头朝下的仿真足月胎儿,会沿着产道一点一点来到这个“世界”。重症监护室的仿真病人也很特别,他会流泪、淌鼻涕、出血,根据老师通过计算机发出的指令,仿真患者会将重症引发的人体变化全程展现出来。
在同学们面前的仿真病人,患有严重过敏:“他”一开始先咳嗽,然后出现窒息现象。由于老师边介绍边“抢救”,仿真病人因缺氧而嘴唇发紫,最终抢救无效“死亡”。老师专门提醒身边的中学生:“抢救一定要全神贯注。”
“每一个仿真病人的价格都非常昂贵,在数十万甚至上百万人民币之间。”介绍实训中心成立的背景时,医学院的老师说,随着病患保护意识日益加强,未来的医学生很难再在病人身上实战,他们也许更多地要依赖仿真病人学习技艺。不过,这也反过来告诉学生,一定要懂得保护患者的权益。
夏令营里,另一门有趣的课是急救。医学院请来了上海交大附属瑞金医院急诊科的医生讲课。面对人体模型与操作工具,学生们一边看着指导医生作示范,一边自己动手操作。
“实战”中,错误随处可见:为“病人”包扎时,不慎把消过毒的纱布掉在了地上;做心肺复苏时,没有找准位置,始终不见“病人”的反应;做人工呼吸时乱了阵脚,根本不记得频率和速率……卢湾高级中学的一名高二男生在学习后说,这些急救的基本知识应该在所有公民中普及,而这也是医生的责任。在入营前,这位男生简单地认为,成绩好就能当医生。可经过三天的夏令营,他改变了想法:“医生需要的是综合能力,不仅要会读书,还需要能动手、会沟通。一方面,医生要做医疗研究,紧跟医学发展的脚步;另一方面,还要处理在诊疗过程中与病人及病人家属发生的纠纷,医生肩负的责任与压力是旁人无法理解的,只有吃苦耐劳、花长时间学习之后,才可能去救人。”
保持乐观是医生必备的素质
“学成之后,医生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例如乐观的精神。”这位男生口中的“乐观”二字,源于瑞金医院费健医生的讲课。这堂课让高中生对医生的职业有了全新的认识。
费健上课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快乐吗?”同学们交头接耳,却迟迟没能给出确切的回答。在高中阶段,他们需要应对各种升学压力,有时候都忘记了品味生活的“快乐”。而作为医生,只有做到乐观,才能从容不迫地应对各种突发问题。“必须保持乐观,这是医生必备的素质。”
遭遇救治失败,病人死亡;发生医疗纠纷,医患冲突;在病例讨论中,束手无策……医疗救治的过程充满了风险和未知,身为医生必须对未来充满希望,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
“医学的世界是神秘的,也是有趣的;医学的人生是严谨的,但也需要以开放的心态与人交流。”费医生希望自己的讲座能够改变学生们的想法,尽管当医生是辛苦的,但也是快乐的。
潘慧颖对费健的讲课很有感触。“医学知识可以在课堂中学到,实际经验可以在实践中积累,但唯独这乐观精神,与生活态度密不可分。”
“我们计划跟踪他们一年,希望这些对医有兴趣的学生到明年能够真正报考医学院。”交大医学院副院长黄钢坚定地认为,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生这一职业需要社会上最优秀的人才来叩门。(董晓月 施嘉奇)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