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第25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穗结束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13日 09:37   南方日报
广东省实高二学生翁泽鸿改进医用助行架,获颁“省长奖”。  黄淑曼摄
广东省实高二学生翁泽鸿改进医用助行架,获颁“省长奖”。黄淑曼摄

  南方日报讯  昨日,第25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广州闭幕,386名中小学生获得青少年创新项目一、二、三等奖,副省长宋海为获得“广东省人民政府省长奖”的学生颁奖。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程东红、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副主席赵黎平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乃彦、黎乐民、刘人怀等出席闭幕式。

  宋海表示,2009年广东省发明专利的申请量和授权量位居全国第一,综合科技竞争实力也已经位居全国第二,科技事业今后将蒸蒸日上。此次大赛的举办,将给广东青少年的创新精神极大鼓舞。他强调,科技事业要从娃娃抓起,改变应试教育的固有思维,从小培养青少年的创新能力,鼓励青少年进行科技创新。

  经过4天的公开展示、封闭问辩、素质测评等环节,本次大赛共评出优秀科技辅导员创新项目一等奖29项,二、三等奖若干项,评出青少年创新项目一等奖64项、二等奖160项、三等奖162项。此外,由组委会、高校、基金会等设立的20项专项奖也花落各家。

  广东学生取得历史最佳成绩,分别摘得青少年创新项目一等奖8项,二等奖12项,专项奖6项,英特尔英才奖5项,广东省人民政府省长奖1项。其中,获得一等奖数量位居各代表团第二,仅次于北京。

  本次大赛特别设立了“广东省人民政府省长奖”,5名同学从宋海副省长手中接过大奖,他们还获得3000元的奖学金,来自广东省实验中学的翁泽鸿同学获得此奖。

  闭幕式最后,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副主席赵黎平接过大赛会旗,第26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明年将在内蒙古自治区举办。

  省实学生潜心改造医用助行架

  一个螺丝,他要磨上一个月

  “给使用助行架的病人省省力!”昨日,在第25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颁奖礼上,广东实验中学高二学生翁泽鸿凭借对医用助行架的改进,独揽学生创新成果竞赛项目一等奖、英特尔英才奖、广东省人民政府省长奖三项大奖,成为本届比赛的明星之一。

  四只脚的助行架在各大医院都常见,是帮助病人行走的医用器具。翁泽鸿的成名作正是从这个司空见惯的助行架开始的。

  爷爷的一次患病让他动起了助行架的脑筋。他回忆说,当时去医院照顾爷爷,发现他使用助行架时很吃力,仔细分析后发现:传统助行架为四脚站立,移动时,使用者需要抬起整个架身的重量,加大了下半身的负重。由于使用者多数为行走不便者,移动起来相当吃力。

  “刚开始考虑用轮子代替固定脚,发现不安全就放弃了;后来想全部换成滑动板,却发现反而更费力。”翁泽鸿介绍,经过一年多的反复实验和改进后,他发现,在传统助行架前后两脚分别安装滑动板和轮子,配合弹簧等零部件,既能省去接近90%的力气,又能提高安全性。

  “整个作品每个零部件都是自己一点一滴打造的,几个寒暑假都泡在上面。为确保轮子顺滑运行,光是一个螺丝,他就得磨上一个月。”翁泽鸿的指导老师刘忠毅说。

  百名“小科学家”种树补偿日常生活碳排放

  为补偿在粤生活作息所排放的碳,昨天清早,参加第25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一百多名同学起床植树,为大赛期间产生的碳排放买单。

  在位于广东科学中心的植树现场,中国科学院王乃彦院士、黎乐民院士为“创新林”揭幕,小科学家们纷纷拿起铲子,给小树培土、扶正定位、浇定根水、铺上草坪,每支代表队还分别挂牌认领各自种下的树。

  植树活动实际上是一次“碳补偿”。广东科学中心主任王可炜介绍,为了向参赛选手及公众宣传低碳生活理念,大赛策划了“走近低碳生活”主题系列活动。在广州生活期间,选手们每天记录在衣食住行方面的碳排放量,闭幕离开前,选手们再根据统计好的个人碳足迹,参加植树活动,吸收产生的碳排放。(记者/张胜波 实习生/黄少宏 通讯员/黄淑曼)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青少年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