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评论:未成年人使用手机禁不如疏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13日 11:29   青海新闻网-青海日报

  有关方面的调查显示,在所有中小学生中,接受手机上网,并且愿意支付相应费用的比例达到44.6%。这个比例表明手机上网业务在许多中小学生中已经占有相当大的空间,并有继续攀升的趋势。为何中小学生和教师对手机上网态度截然迥异?迷恋手机上网症结何在?如何有效地化解、根治呢?

  毋庸讳言,由于中小学生自我控制力弱,往往容易沉溺于网络游戏厮杀格斗,迷恋于网络聊天、网络小说,甚至陷入色情网站不能自拔。就其危害而言,轻则视力、听力下降,焦虑暴躁,精神空虚。重则有暴力倾向,厌学逃课甚至辍学等;有的甚至走上偷窃犯罪之路,破坏了家庭和谐,影响了社会安定。基于手机上网的诸多危害性,所以家长和老师反对呼声很高。

  部分教师禁止12岁以下未成年人手机上网固然是解题之招,但笔者认为要根治中小学生手机上网的顽疾,必须厘清缘何中小学生迷恋手机上网打游戏、聊天、登色情网站等。

  一是,网络游戏精彩纷呈的虚拟空间填补了现实游戏缺乏的空白。中小学生现实游戏活动的时间少,即使安排几节体育课、活动课也不过是必备的体能指标的检测,很少有学生自由选择、主动参与、自我价值兑现的舞台。而实际上尤其男生是急需一定量的肢体接触游戏,甚至是肢体冲突来帮助他们长大。当现实生活无法满足时,他们便爱上虚拟战斗游戏这一替代品,这种游戏以其独特的程序化和故事性创造了一种与现实环境极为逼真的"虚拟实在",未成年人可以在其中尽情地尝试扮演各种社会角色。

  二是,网络聊天的间接、便捷填补了现实生活中同伴缺失的空白。没有伙伴的学生时代是非常孤独寂寞的。由于在大中城市中独生子女占比高,家庭内同伴一般为零,再加之出于孩子安全考虑家长不得不接送,使得上学路上和同伴玩耍的机会也被剥夺了。另外淡漠的邻里关系等因素也导致难以发展出较亲密的伙伴。当现实生活中同伴缺失时,视听功能齐备的网络却给青少年提供了机会,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利用网络平台畅所欲言,寻觅知音,沟通心灵,但由于缺少对未成年人交友的正确引导,往往导致不少青少年误入歧途。

  三是,色情网站的引诱填补了中小学生的好奇心。为了追求点击量、利润的最大化,一些门户网站、运营商故意链接一些色情图片、文字、电影,自制力弱的学生很容易接受这些不良信息的骚扰,最终沉湎其中,难以自拔。据报道,被抓获的青少年犯罪当中,有近80%的人通过网络受到诱惑,这些人因为受到网络黄色信息的侵蚀,犯案甚至犯大案,进行诈骗、强奸、抢劫、抢夺的犯罪比例非常高。

  由此可见,在网络世界中游戏、聊天正好弥补了现实不足,学生心灵空间得到填补。当务之急的应对之策就是除了加强学校、教师、家长对中小学生手机上网的监管,在技术上过滤色情信息,采用身份认证上网,开辟未成年人手机专区之外,更要重视对现实世界空白的填补、充实,譬如,教育主管部门应改革考评机制,摒弃分数排名的做法,确立以生为本的服务理念,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学校要开足体育课、活动课,举行形式新颖、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的心灵回归到现实生活;家长要常留意孩子言行举止,多与他们沟通,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制止。

  一言以蔽之,中小学生使用手机不是哪个孩子、哪位家长、哪名教师、哪个地区的事,而是整个社会的问题,因此社会、学校、家长要形成合力,多管齐下,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人。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未成年人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