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年轻父母网络发布“拼养”征集令引发热议(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17日 11:25   京华时报
“自己跟自己玩”是独生子女的本领,也是一种无奈。(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周民摄
“自己跟自己玩”是独生子女的本领,也是一种无奈。(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周民摄

  事件

  网络发布“拼养”征集令

  这个暑假,在网上各论坛都能看到关于“拼养征集令”的帖子,寻找合作搭档的基本都是孩子年龄在3至8岁的“潮妈”们。拼养时间长短不等,最短的是周末两天,长的在一周或两周不等。她们的拼养方案大致涵盖4个条件: 

  1.有3岁以上孩子的家庭;2.爹妈要有绝对耐心和责任心,不怕麻烦; 

  3.家庭条件好坏无所谓,能让孩子吃饱就行; 

  4.最好离家近一点,平时孩子互相串门也方便。

  “独一代”心声

  想拼养又找不到合适的

  作为“独一代”,1980年出生的小杨谈到孩子时感觉有一肚子苦水要吐:“我儿子3岁了,今年9月就该上幼儿园了。这个暑假正好是青黄不接的空档期!之前上的早教班停了,孩子只能家里蹲!看着他被圈在家里的可怜样,就想起我小时候一个人玩的孤独。父母年纪也大了,看他也力不从心,所以每天一下班,我就跟赶集似的往家奔!周末更是48小时形影不离。” 

  回想起当妈之后的生活,小杨觉得已经不认识自己了,“原来下班后还能和同事约着逛街、吃饭,周末能和老公看场电影,过个二人世界,或是和朋友们聚聚。自从有了儿子,我已经3年没放过半天假了!各种娱乐活动已经与我绝缘,完全没有自己的生活!” 

  在网上看到有人发出“拼养孩子”的帖子后,小杨起初像抓到了救命稻草,觉得特别合适,但落实起来却发现并不容易。“在网上和不认识的人结对子拼养不太靠谱。如果要‘拼’,我也首选比较熟悉的朋友,但是身边的朋友符合拼养条件的很少,要么是孩子的年龄不合适,要么就是离家太远。我也想过在小区里找,但毕竟不是知根知底的,还是不太放心。”

  观点PK

  “拼养”令一出,引来不少网友和家长们热议,他们各持一词,褒贬不一。

  对于孩子

  网友至善若水:“这样挺好的,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孩子有伴,也可以避免养成自私的性格。” 

  网友肥师傅:“如果孩子在对方家里出了意外,谁来负责呢?而且不是自己的小孩,怎么能保证对孩子有耐心?”

  暑假,对于大多数缺少兄弟姐妹甚至表姐堂弟的“独二代”来说,要么是与爷爷、奶奶为伴,要么就与电脑、电视为伍。为了不让孩子步自己孤独童年的后尘,同时给自己争取点自由空间,不少为人父母的第一代独生子女们想出了几家一起拼养孩子的新点子,并在放假之初就在网上广发“拼养贴”。“拼养征集令”成为年轻父母们暑假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对于家长

  网友至善若水:“对大人来说休息和工作效率高了,节省了人力成本。”

  家长程先生:在一起吃吃玩玩式的“拼养”对孩子的成长并没有好处。“并非每个家长都是好的教育者,不客气地说,许多‘80后’连自己都没管好,怎能奢谈管别人的孩子。” 

  网友花瓣多多:“平时忙于工作,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本来就少。如果‘拼养’,孩子感受父母爱的时间会变得更少。”

  对于可行性

  家长杨女士:拼养值得提倡,“我在电视上看过国外有人这样做,找几个可以一起‘拼养’的家庭,大家‘轮值’,不用另外花钱请人照顾孩子,休息、育儿两不误。” 

  网友俏皮卉子:“认识的人还可以,不过小孩子很淘气的,磕着碰着怎么办呢,自己的孩子还好说,别人的孩子不好交代啊。” 

  家长顾先生:“再明晰的条款、协议、合同,一旦出了事,都是无法挽回的,到时候大家还是要板面孔。”

  专家观点

  拼养利大于弊

  北京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宗春山表示,现在独生子女盛行,因为缺少同伴,容易造成小孩子“自我”个性的萌生,再加上年轻夫妇的快节奏生活,老人代管又易造成隔代教育问题,因此“拼养”这个新事物就应运而生了。宗春山认为,总体来说拼养利大于弊。一个全职母亲来承担几个小孩的抚养责任,并由几个家庭支付一定的生活费用,这样不仅可以使家长从“孩奴”的生活中解放出来,还为孤单的孩子找到了玩伴。拼养可以弥补这代孩子没有兄弟姐妹的遗憾。孩子在与玩伴的相处中,懂得爱人与被爱,并学会相互谦让、相互合作,共享快乐,改掉自私、任性、蛮不讲理等许多恶习。 

  但同时,拼养也不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它也存在“雷区”。宗春山表示,拼养孩子的年龄集中在3至8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基本都是在上幼儿园或是小学低年级的儿童,他们都不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对于一个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人存在是否能很快适应的问题。建议家长尽量选择与自己相熟的家庭。另外,就是安全问题,受托人是要承担一定责任风险的。宗春山建议,拼养双方最好事先拟一份书面协议,明确如果出现危险怎么解决。家长们只有做好“排雷”工作,才能拼出安全和健康。(记者 李琦)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父母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