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走进穷乡僻壤 为留守儿童心灵护航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18日 14:08   大江网

  窗外喧嚣一片,赣州市于都六中一间教室却格外安静。100多个孩子直立地坐着,双手平放在胸前的课桌上,认真听着老师的讲解。耐心细致地教孩子们的,是8名来自江西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的社会实践志愿者,他们也是2010年江西省数千名暑期“三下乡”大学生中的一分子。今年暑假,江西省各高校共派出100余支“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队,奔赴全省各地进行志愿服务。作为重点服务项目,这100支队伍中有20支都是关爱农民工子女服务团队。从辅导课业到共同游戏,从组织竞赛到心理抚慰,“关爱留守儿童”是这些大学生此行的主要任务。

  谁能读懂留守儿童的孤单?

  记者了解到,于都县现有总人口94万,其中农业人口78万人;外出务工人员25万人,超过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伴随而来的是严重的留守儿童问题,全县在校中小学生共171975人中,“留守孩”就有62598人,占学生总数的36.4%。为了更加详细的了解他们的饮食起居和生活情况,在于都县团县委和渣林小学的组织下,志愿者们走进了他们的生活。

  走访到刘柏兴小朋友家中,志愿者们被一墙壁的奖状吸引住了。从刘柏兴的奶奶口中得知,这些奖状都是他们兄妹三人获得的。刘柏兴自小跟着奶奶一起生活,家境并不好,是低保户。但他依然坚强地生活学习着,努力适应没有父母在身边的生活,对着镜头,却依旧笑得灿烂。

  刘柏兴带给大家最大的印象是他很喜欢看书,狭小的房间里堆满了课外书,足有一人多高。当然,除了语文,他的数学也不错,期末考了99分(满分100),年级第一。同时他也很喜欢体育锻炼,羽毛球,足球,乒乓球等等不仅玩的来,而且还都不错。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生活十分有规律,学习娱乐以及为爷爷奶奶干活样样不耽误。但是父母每年最多回家两次,每次只会停留三四天,而这种生活已经持续了多年。

  “想爸爸吗?”一位志愿者不经意间一问,看着他带着湿润的眼眶点了点头,所有在场的人都觉得心疼。留守儿童这个群体,在一句“爸爸我想你”面前显得是多么的脆弱无助,他们需要的是更多的关心和关注。

  父母不在身边的日子,书给了他梦想,成为了他最忠实的伙伴,小小年纪就开始肩挑生活的重担,是书籍给了他精神上的慰藉。在这个简陋的小屋里,志愿者们能够充分感受到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信心。

  大手拉小手,为留守儿童编织梦想

  “我的理想是长大后做一名建筑师。”课堂上,张伊郡说出了自己的梦想,“北京奥运会的主场馆“鸟巢”很漂亮,如果我能学好美术,下次中国再举办奥运会,我也能设计出我们自己的体育馆。”

  和小伊郡一样,很多长期留守家乡的孩子在志愿者帮助下,开始编织自己的理想。而在志愿者眼中,这些昔日沉默、怕生的孩子也渐渐变得活泼、开朗起来。

  “刚来时,我们发现这些孩子普遍缺乏自信,性格比较内向,遇到问题也不愿向他人求助。”队员吴湟告诉记者,这些天的接触中,志愿者们除了和孩子们一起上课,还一起玩游戏。这些大哥哥大姐姐总能找来各种话题,和他们聊天、谈心,帮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实践活动的最后一个下午,在策划的联欢会上,志愿者们为孩子们送出了此行的礼物——学校各学院同学捐赠的价值共1000元的书籍。兴奋之余,每个孩子都勇敢地上台表演了自己的节目。“从之前的闭口不说话,到现在争着抢着上台表演,每一点都是进步,孩子们总是信心满满。”吴同学脸上写满了欣慰。

  志愿服务,为自己收获一份感动

  “不光是我们帮助了他们,我们的收获也是别处得不来的。”今年暑假,财大大二学生方勇本来已决定静下心来好好看书准备考公务员,但一听说学校的“三下乡”活动,便毫不犹豫地“下乡”了。

  “事实证明,我们真的来对了!”队长吴湟在自己的日记中这样写道,“烈日炎炎,我们冒着40度高温继续往前赶,不一会儿身上就湿透了。突然间,依稀听到背后有人高声叫‘大哥哥’,扭头看时,却是一张熟悉的面孔——张伊郡小朋友。‘奶奶说了,天气太热,哥哥姐姐们吃点西瓜再走,可以解渴的……’

  “此时此刻,我心中突然涌起一阵深深的感动。”这是队员管祉妍的日记,大学生下乡把科技、文化、卫生带入农村,同时自己也得到了锻炼和陶冶,“这里有另一种空气让你呼吸,获得一种独特的感受。”

  朝夕相处时日并不多,大学生们和留守儿童却结下了深深的友谊。得知志愿者们要离开,孩子老人们含着泪水前来送行。老人们送来了自家产的花生、地瓜,孩子们送上了自己亲手做的小卡片、小纸鹤。

  “以后只要有机会,我们会年年过来。”大学生志愿者们纷纷表示。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从2008年开始,江西各高校就已经和农民工子弟学校探索帮扶结对机制。“即使每年的活动在形式上相对固定,但我希望双方建立的感情能够长久。这些孩子真的很需要关怀。”(文/郑晓琼)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儿童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