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教育成本录之家庭成本 奔波5天硬是报不上名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20日 11:20   东方今报

  跑了5天、奔波了2000多里后,在郑州务工的崔志依然没有给儿子报上名。“有种深深的被歧视的感觉”,崔志说出了许多外来务工者的心声:天天在为建设郑州作贡献,没想到在这座城市上学这么难!那么,到底有哪些“拦路石”阻挡了外来务工者子女的上学路呢?

  【个案】

  为上学,家长奔波2000多里转户口

  跑了5天、奔波了2000多里地,直到昨天上午,在郑州务工的崔志依然没有给儿子报上名。

  崔志来自信阳,现在在郑州市沙口路附近租房住。儿子今年快满7岁了,他想让孩子就近上小学。8月15日,崔志早早领着孩子到离家最近的一所小学,准备报名。“学校里城市小孩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是分开排队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比城市小孩的队伍长了三倍。”因为手续不全,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不时被“剔除”出去,一看这阵势,崔志心里当时就打鼓,等轮到他的时候,确实出岔子了。“我们的户口不中。”崔志说,小孩出生以后,爱人就出去打工了,孩子的户口是奶奶去报的,直接报到奶奶的户口本上了。学校说,这样不行,让回老家把孩子的户口迁到他们夫妻俩的户口上。

  崔志请了假,赶紧坐火车跑回信阳老家,因为15日是周日,派出所不上班,16日在老家奔波一天后,终于把儿子的户口改迁到了他们夫妻的名下。

  17日,崔志又马不停蹄地赶回郑州,心想,这下子总能办成了吧?谁知道,结果却让他欲哭无泪:“学校说,15日、16日两天报名,现在时间已经过了,学生已经招满了,没办法接收了。”

  奔波5天,硬是没给孩子报上名

  “当时的感觉真是晴天霹雳。”崔志说,这几天他急得吃不下饭,天天往学校、社区、教体局跑,可孩子报名的事情一直也没有解决。“你说我迟到了,我确实是15日去报名的,15日是周日,派出所也确实不上班,现在我已经把孩子的户口迁到我们夫妻俩的户口本上了,难道学校就不能通融一下吗?”崔志沮丧地说,他有一种深深的被歧视的感觉。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崔志姐姐家的孩子,在外地很容易就上学了。“我姐姐在浙江打工,我外甥去年也到上学年龄,在那边没有要什么证件,直接就进学校上学了。”崔志没有想到,在郑州,打工者的子女上学会这么难。

  昨天上午,在崔志的一再奔波下,教体局给崔志的儿子做了登记,但是没有明确承诺什么时候可以报上名,“我还要继续焦急地等下去”。

  拒之校外,学校变相索要“赞助费”?

  最近,不少外来务工者都有这样的遭遇:证件不齐全,在郑州和老家来回折腾几天,终于补齐了证件,兴冲冲回来给孩子报名,却被学校告知报名已经结束,无法再接受学生报名。

  来自驻马店的刘先生在给

  儿子报名时,因为开错了借读证,回老家办证后错过了报名时间,被迫要交8000元的借读费。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外来务工者子女入学,原则上以输入地政府为主。然而,在现实执行过程中,虽然不少外来务工者的证件齐备,但不少学校仍以各种各样的理由:劳务合同上没盖劳动部门的章、一家三口户口不在一个本上……堂而皇之地将外来务工者子女阻挡在门外,即便办齐“五证”,公办学校也常以“名额已满”为由加以婉拒,甚至有的在变相索要“赞助费”。

  【追问】

  我的孩子是郑州的包袱?

  来自开封的魏先生怎么也想不通,他在郑州打工四五年,在许多工地上干过活,可以说,他也是这个城市的建设者之一,可为什么他的孩子想在郑州的学校谋得一席之地这么难。

  学校的冷漠让他觉得对不起孩子,甚至于他曾想过,自己的孩子来上学是不是社会的包袱?

  中原区教体局一位工作人员说,根据规定,只要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者子女,各学校都不得拒绝接收。但是对于不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者子女,该工作人员也表示没办法。

  【声音】

  扶植农民工子弟学校

  2008年,郑州市教育局曾规定,接收进城务工农民工随迁子女人数较多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将会得到适当的财政奖励。“政府还应设立专项奖励基金鼓励这些公办学校接收外来务工者子女。”来郑州务工的吴勇建议,这有利于教育均衡发展。

  目前,郑州还有不少以接收外来务工者子女为主的民办民工子弟学校,收费也不高,每年都会有不少证件不齐全的学生来就读。“政府可以扶植一下这些学校。”郑州某小学校长建议,可对具有一定办学条件的民办学校予以引导、支持,使其达标。

  【进展】

  九成农民工子女能入学

  秋季开学在即,郑州市教育局近日启动了“开学进行时”活动,规定全市中小学每天要滚动上报农民工子女入学情况,保证90%以上的来郑务工人员子女上学由公共财政覆盖并进入到公办小学和初中就读。

  非典型小学生年教育支出1.5万

  陈晨(郑州市伊河路小学)

  家庭收入:6.5万元/年

  教育支出:1.5万元/年

  梁女士的女儿陈晨在伊河路小学读书。

  “现在放暑假,孩子报了三个课外辅导班,每天比上学还忙呢。”梁女士说。

  琵琶班每个月200元,一年就是2400元。另外,还有英语班,一年的学费1700元,舞蹈班的学费是1600元。 由于她家距离学校比较远,孩子中午就去午托部,每个月费用360元,除去3个月假期,一年也得3000多元。

  梁女士说,如果再加上其他费用,就更高了,一年15000元不拉倒。跟其他人家一样,梁女士家的教育支出,几乎都花到辅导班上了。

  梁女士说,如果家里只有孩子这一项花费也没啥,关键是还要支付房贷,还要预防老人有病,所以,小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记者 梁新慧)

  相关阅读教育成本录之政府成本 ZZIC回应“入园之痛”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小学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