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美国学生那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阳光气质,我很羡慕他们活得那么自由自在,无忧无虑。而很多中国孩子没有爱好,在他们父母眼里,有爱好就是浪费时间。好学生的标准就是成绩好,有没有出息全看成绩。打篮球时还在担心今天的测验成绩如何,吃晚饭时还要被家长盯着问这次考得怎样。
我曾在2008—2009在美国加州棕榈谷高中交流学习一年。美国女孩活泼可爱,率真大方,美国男孩阳光真诚,活力四射,并充满正义感、责任感和男人的成熟感,这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确实和我们这里很多学生的精神面貌不一样。我的感觉是,美国男孩女孩的这种“阳光”,跟他们的教育环境有很大关系。
中国孩子不够玩 美国孩子玩不够
家庭教育方面,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让众多家长对唯一的独苗保护过度。男孩擅长和喜欢的探险、运动,常因可能出现的危险而被家长拒绝,所以孩子们无论在生活自理方面,还是在应对复杂的社会环境时,都显得幼稚和不知所措。
而在美国,父母鼓励孩子们运动、探险,亲近大自然,并教会他们在各种活动中如何保护好自己。孩子从小在家就要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这样的成长环境让孩子从小就拥有健全的体魄、好奇的心灵以及分担责任的能力。
看到美国学生那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阳光气质,我很羡慕他们活得那么自由自在,无忧无虑。而很多中国孩子没有爱好,在他们父母眼里,有爱好就是浪费时间。好学生的标准就是成绩好,有没有出息全看成绩。
教出“得分机器”还是“国家人才”
国内的中高考制度和人才选拔机制采用“一考定终生”。学生从小到大被灌输以想尽一切办法提高考试成绩的习惯性思维。尤其是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让他们成为了使孩子滑向应试教育深渊的“助推手”。而本该活泼好动、对未来充满无限憧憬的男生女生们,却被家长死死困在家里埋头苦读,生气全无。
为了取得高分,成为家长眼中的好孩子,学生根本没有选择权,超负荷的作业量常挤占睡眠时间。本可以长得高大强壮的男生,因长期睡眠不足和缺乏运动而变得萎靡不振,失去了男生应有的健壮和气度。家长在分数这根指挥棒统领下,根本无暇顾及孩子们的道德素养、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在美国,分数绝不是对判定孩子优秀与否的唯一的评价标准。不少孩子兴趣广泛,喜欢运动、钢琴、写作,并热衷各类社会活动,这些在不少中国家长眼里简直就是“不务正业”,但不少美国学生正是凭借这些“与众不同”如愿进入自己心仪的高校。这样的选拔更强调学生的个性,不论男生女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而在中国家长的威严管教之下,孩子培养兴趣爱好、发挥个性的黄金时机在摇篮中被扼杀了。
家长应和学校社会合力消除“危机”
所谓的“男孩危机”,从某种程度上更是一种教育危机,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教育危机,而家庭教育作为孩子的启蒙教育无疑更是重中之重。家庭教育在孩子的人生起步阶段扮演着重要角色,父母应该给孩子更开放、更自由的成长环境,观察自己孩子的潜能和优势,并努力将之发掘培养壮大;在完善家庭教育的基础之上,我们的学校教育则应该更多注重多元化人才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造力,逐步摒弃生产“移动硬盘”的教学模式;我们的社会环境应该倡导男孩拥有诚实守信、阳光自律和广博知识,只有这样,男孩危机才能从根本上得以消除。(文汇)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