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时评:鲁迅作品遭遇“敦刻尔克”?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9日 16:10   天津网-每日新报

  9月6日,编剧刘毅在其微博(http://t.sina.com.cn)上发帖称,“开学了,各地教材大换血”——他列举了20多篇“被踢出去”的课文,比如《孔雀东南飞》《药》《阿Q正传》《记念刘和珍君》等。其中涉及鲁迅的作品多篇,因此刘毅称之为“鲁迅大撤退”。

  【教材调整不应太随便】

  鲁迅作品渐行渐远了。那些持“鸡肋说”论调的人,面对鲁迅作品的“被撤退”,总算可以缓解焦虑了;叫嚣着“文学审美要去意识形态化”的洁癖者,也如愿以偿。

  鲁迅作品的被删,主要考量有二:首先,“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的顺口溜存之已久,成了不少中小学生的梦魇,让他们理解起来困难,心生后怕;其次,“文学作品要回归文学本身,不该承载过多思想性的东西”的观点甚嚣尘上,不少“专家”认为,鲁迅作品表达的主旨与时代脱节,其强于思想性而弱于文学性的特点,更决定了它“不合时宜应删除”的命运。

  犹记得,我们上中学时,读到“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类的警句,总感觉振聋发聩,意气横溢。鲁迅的散文杂文,不仅是“刺向敌人的匕首”,也是敲醒我们麻痹灵魂的“黄钟大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鲁迅的文章,塑造了我们整整几代人的“文学记忆”。鲁迅的文章包裹了太多的历史记忆,他的讥讽与怜悯,鞭笞与同情,都极具发人深省的力量;他对时弊的犀利针砭,对国民劣根性的“无情”揭露,对反动力量的激烈批判,启迪了无数国民。“墨水的诚实甚于热血”,鲁迅正是以执着而敏锐的书写,钩沉阐微,揭露那些“吃人本质”,道出惊人的真相。

  鲁迅的文字,至今仍是深具力度的“公民教育读本”。他的正义人格、坚强脊梁和关怀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的价值立场和独立信仰。

  还原文学审美,不意味着“实用至上”,摒弃“文以载道”;语文教育注重人文精神,也不应因技术层面的障碍,而删除掉追求文明与进步的鲁迅精神。

  而今,各地语文教材大举向鲁迅下“逐文令”。在启蒙教育阶段,学生们无疑将失去“品读”鲁迅的机会,令人抱憾。只是不知道,“鲁迅大撤退”之后,还有谁能替代他,给学生们上上公民意识教育的课?

  (佘宗明)

  【不必过度解读】

  基于人们受教育的经历,对于熟悉的作品被剔除,换上新的甚至不甚熟悉的内容一时不理解,或疑惑、质疑,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我们还是应该看到,由于时代的变化,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几乎是再正常不过的事。现实中,我们的祖辈父辈与我们所学的教材就不尽相同。对教材进行适时调整,某种程度上也是与时俱进的体现。

  经典的文章可以调整吗?当然可以。谁也没有事先规定教材就得一成不变、相沿成习、“万世一系”、不能有丝毫的改动,稍有突破便是“大不敬”。既然如此,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删除就有其合理性。

  古今中外,称得上经典的文章可谓汗牛充栋,而以教材的容量,显然不足以容纳。这就存在一个取舍选择的问题。而教材也往往会选择那些更能体现社会特点、切合时代脉搏的内容。只要有利于教育本身、时代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才,那么就是可以调整的。

  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加入一些更富时代特色的、或者以前被时代所“误解”的经典作品,也是对教材内容的极大丰富。在日益开放的现代社会,教材完全可以也应该更加多元化一些,即便是从“文以明道”的角度,也应如此:如果文章是用来明道的,为什么不可以多有几条道呢?

  事实上,对“经典”进行调整或删除并不意味着就是对其投不信任票,或者说质疑其经典的成色。以鲁迅先生的作品为例,其经典地位毋庸置疑,但其篇幅之大也是为很多关心教改之人所诟病的。而这显然也在客观上给中学语文教材提供了一个删除的理由或“借口”:语文教材毕竟不光是某位经典作家个人的文选,在可能的情况下,让更多类型的经典作品得以在教材中有立足之地,当然是一件好事。需要注意的是,替代经典的必须也是经典类作品,并且令人信服,否则,教材调整的初衷便付之东流。(彭辉)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