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北京新西城小升初有望遵循“原西城模式”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0日 11:16   北京晨报

  北京城区重新规划,教育整合给我们的升学择校带来哪些影响呢?“强强联合,优势叠加”——这是新西城教委主任田京生对西城和宣武合并在教育上呈现的新格局所做的评价;而“高水平实施15年基础教育”则成为新西城新的教育发展目标。伴随新西城“南北融通”的举措逐步推进,渐露真容的新西城教育将有哪些不容错过的看点?

  看点1

  15所示范高中夯实“教育高原”

  京城两大教育强区——海淀和原西城到底谁比谁强?这是个多年来一直争执不休的热门话题。而伴随西城和宣武两大城区的合并,新西城和海淀的比拼似乎发生微妙的变化?

  “目前北京基础教育的制高点在海淀的人大附中,但西城属于教育高原地带。”西城教委有关负责人如此厘定两者的优势。在他看来,虽然北京四中拥有深厚底蕴,但目前人大附中仍占据北京基础教育的制高点。不过由四中、师大实验中学等西城多所名校打造的整体优势已呈现“高原效应”。

  据了解,合并之后的新西城将拥有127所中小学,其中包括15所市级示范高中,平均每个街道有一所示范校。特别引人关注的是“北师大附中系”学校完整亮相,让新西城夯实并提升“教育高原”具有更大的雄心。

  除了示范高中,新西城将拥有一批在全市口碑和实力上佳的小学。过去流传的小学“四大名校”里头,便有实验二小、北京小学两大名校属于新西城。对此该负责人表示,两区教育的合并是“强强联合”,差异不是很大。从学校规模、校长理念、办学经验来看,两区都不差。

  看点2

  “15年基础教育”惊艳亮相

  “高水平实施15年教育”成为合并后的西城区新的教育发展目标,除了小学、初中九年义务教育和三年高中外,三年学前教育也纳入了基础教育范畴。

  对此西城教委负责人解释说,目前学前教育日益受到关注,逐步进入社会各界包括立法机关的视野。西城现在面临学前教育缺口较大的现实问题。把学前教育纳入基础教育,有利于调动社会各种积极因素解决入园难等问题,同时提升幼儿园的教育水平。

  该负责人表示,这一提法并不意味西城将推广15年或12年一贯制,目前该区只有育才学校真正属于一贯制学校。今后这种模式可能会推一两个作为试点,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普及和推广。

  看点3

  小升初有望青睐“原西城模式”

  今年小升初中,原西城所有初中校都参与接受电脑大派位学生,而原宣武主要采取对口入学而在多年前率先取消电脑派位——两区合并后的新西城将采取怎样的招生政策?对此西城教委负责人表示,年底前,新西城将统一招生计划、政策和操作办法。

  新西城也将重新调整入学时所依据的学区“划片”。西城入学划片主要以街道为依据,同时进行适当调整,主要是考虑该区优质教育资源的分布,最终保证每片都有1到2所优质学校。

  北京小学毕业后到八中就读——今年小升初还属于跨区流动的现象,到明年将列入区域内合理流动的范畴。据介绍,今后新西城将允许学生区域内的合理流动,增加学生的选择空间,同时扩大优质教育辐射程度。

  业内人士分析,西城教育资源的分布现状,学区划片即将面临调整等举措,都在暗示着明年小升初更加青睐“原西城模式”。

  看点4

  校长交流互换促进“南北融通”

  据了解,为促进新西城教育“南北融通”,除了教师队伍资源整合外,该区还将推进干部统一调配与打通使用。今后原宣武和原西城的一些校长将安排交流,互换到合适的学校担任校长,从而融合南北教育理念及方法。

  从本学期起,西城区还将实施“十、百、千”工程,集结两区名师,分别打造全国、全市和西城区的名教师、名校长。并将出台统一政策,使西城区辖区内的教师享受同等待遇。

  在北片已有的研修学院的基础上,北京市教育学院宣武分院和北京市教育学院宣武分院二部也将合并成一所研修学院。将来这两个研修学院将担负起西城区教师进修和教研任务,研修一体,课程分设、资源共享、各具特色。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中小学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