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师生情鱼水深 重温不同年代师生情谊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3日 10:09   南方日报

  对于学生来说,老师是一个亲切的称谓,而对于老师自己来说,却是一段抹不去的记忆。不同年代的老师,有着不一样的感受和经历。让我们一同挖掘不同年代的老师背后的故事,体会老师与学生之间那一份不变的情谊。

  60—70年代

  难舍讲台校长坚持任课

  李树光是上江城人,1954年开始从事教育工作,直到1996年正式退休,如今还不遗余力地为高埗镇关心下一代工作奉献力量。

  当时的老师教学条件简陋,而工作量又非常大,李树光感叹说:“60年代是最艰难的时期,一所学校就是几张桌子,几块木黑板。一名老师要负责一个年级,语文、数学、音乐、美术、体育等全部科目都由这个年级负责老师包了。”据李树光介绍,1969年3月开始接手公社教育组工作的他,还要负责每年选送大学生的工作,而当时选送条件极为严格,所以每年这个时候,李树光处理好日常工作的同时,常常还要为整理选送档案而工作得不分昼夜。

  1964年,李春光被派往惠阳淡水参加社会主义教育工作队,期间工作优秀的他得到留任当地公社干部的机会,但一心只想当老师的他毅然拒绝当地的提请,按期返回东莞坚守三尺讲台。1978年李树光出任高埗中心小学校长一职后,仍然坚持在兼任地理、美术等课程,他说:“只有坚持上课,才能不会脱离学生,才能让教育管理者做出最适合学校和学生的决策。”

  70—80年代

  教学农活一起干不落下一堂课

  1976年开始从事教师工作、现任中心小学老师的莫晃志,见证了教师队伍壮大和教师地位的改变。

  上世纪70年代,农业生产是每个家庭的维持生活的主要收入来源。1976年在高埗小学任教的莫晃志,每月领28元工资,由于难以维持生活,因此完成学校教学任务的同时,他还要穿插时间下田。每天早上4时起床下田工作,7时回学校上课,放学后再次下田工作,再到晚上7时半开始在学校批改作业,以及为下一堂课备课,一直到10时。十年如一日,莫晃志就这样坚持了10多年。

  跨入上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社会涌现出各种新事物、新机遇,人们自给自足的“安静”生活被打破。在1983年,很多骨干的教师离开了教师岗位,有的外出寻求更大的发展,有的转投其它行业谋求发展。

  1985年,莫晃志老师度过了第一个教师节,从此,教师的社会地位及工资待遇逐渐提高,但教学质量的要求也是随之提高。莫老师说:“70年代向80年代跨越,变化最大的是人的思想变化,但是若要适应新时期的教学,就必须提高自己。”因此在上世纪80年代的教学过程中,他不断钻研教学,自我学习、听公开课吸取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新时代的教学要求。

  90年代

  使尽“江湖招数”只为与学生沟通

  2006年开始从事教师工作的李春华认为,教师已经不能再把单纯的知识传递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应把形成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方法以及灵活的知识迁移的能力作为主要任务,教师对学生获取知识过程的关心应甚于对他们掌握知识结果的关心,对于学生掌握知识方法的关心应甚于对他们掌握知识量的关心。

  个性强,受挫能力弱,是这一代学生普遍存在的性格特征。对于学生的叛逆反应,李春华表现出了年轻教师的特质,每次当学生间出现冲突,她首先想到的并不是如何处罚、责备,而是发挥自己特强的包容心和耐心,用尽各种方法去与学生展开沟通交流,用心去引导学生认清错误、改正错误。

  班里的学生会在李春华生日的那天齐祝她生日快乐,会精心制作礼物送上祝福,会在分班之后对她依依不舍。也许李春华身上发生的正是新时期里,师生间的幽幽情谊的一种新延续。李春华说:“尽管时代在变,但老师的精神不能变!”(记者何建文 通讯员熊燕青)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