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莫让寒假成为“第三学期”

2014年01月07日10:54  西藏日报    

  又一个寒假来临,如何让孩子们过一个健康安全而又充实快乐的寒假成为很多家长[微博]们最头疼的事情。而把孩子送进各种各样的培训班、补习班似乎是家长们的共同心声,寒假俨然已经成了孩子们的“第三学期”。

  笔者一个朋友的小孩刘乐这样诉苦:“和上学相比,我的寒假只是少了考试而已,妈妈给我报了英语、声乐、美术、跆拳道4个培训班,每天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的。其实我只是对美术感兴趣,其他的一点兴趣都没有。”面对寒假,9岁的刘乐一点也快乐不起来。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很多家长的共同心态。事实上,面对寒假班,多数家长纠结而无奈,一方面希望孩子能快乐成长,一方面却违心将孩子送去培训班。现在的社会变化太快,孩子几乎都是独生子女,缺少玩伴;大家几乎都独门独户居住,缺少走动与交流,导致孩子不合群;交通安全问题,使家长不敢轻易放孩子出门去玩;学习压力大,不甘心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导致寒假有“假”是假,补习是真……

  按照常理,利用寒假让孩子多学点东西,扩大知识面,全面提高素质,并不是坏事。况且当前我国的学校教育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孩子在学校受到的只是基本教育,很难接受到良好的特长教育,而假期时间较长,适当安排一些培训课程对孩子的发展是有一定好处的。但是任何事情都应该有个分寸,超过这个分寸,就会“过犹不及”。

  其实,作为家长,一定要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学习特长、补习一下文化课无可厚非。但不要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盲目跟风、攀比。上太多的寒假培训班违反了少年儿童的认知规律,不适合大多数少年儿童。在孩子放寒假中,家长们填鸭式给孩子“加码”“充电”的疲劳教育,对孩子身心健康会造成严重的伤害,会给孩子带来反抗的心理。这样教育出的结果,导致孩子假期过得比上学还累,提前透支了孩子的兴趣和精力,也许一时小有成就,但牺牲了未来,如此“拔苗助长”,其结果只会是适得其反。

  教育的真正功能究竟是什么?古希腊有句格言是“认识你自己”,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不同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禀赋。教育就是帮助每个人自我发现,找到最适合、最喜欢做的事。教育目标并不是为了打造一小批社会精英,而是让每一个孩子拥有愉快、美满的人生。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其人格的健全程度,和父母、同伴的关系处理能力,比分数重要得多。

  因此,面对时间不短的寒假,家长们应该转变思路,多带孩子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比如逛公园、进农村牧区体验生活、参观博物馆等等,让孩子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多与社会广泛接触,拓宽视野,真正把快乐还给孩子,切莫让寒假成为孩子们的“第三学期”。

分享到:
分享到: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