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持孩子的爱好
孩子都有自己的爱好,没有谁比他们的父母更能发现他们的爱好。有一位母亲,经济上入不敷出,可是她支持儿子参加球队。虽然儿子患有严重的哮喘,但这位母亲鼓励他坚持下去,自己还节衣缩食为孩子购置球衣。她说:“如果孩子对某件事真的有兴趣,我会想办法,让他如愿以偿。孩子读高中时,哮喘病大致好了,成为球队的主力。现在他事业有成,生活美满。
二。让孩子自己动手干
孩子长大了,就得教导他们如何工作、竞争和取得成就。如果孩子想要某件东西,可以问他准备怎样支付费用。也许他可以通过正常途径外出打工,通过自己的劳动得到报酬,这样他就会知道如何赚到钱和赚钱的辛苦。家长[微博]可以提示他如何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但切勿替他做,也不要说你可能比他干得更好。
三。减少被动的活动
家长限制孩子看电视和玩电脑游戏的时间。这类被动的活动使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缩短,而且不需要孩子多用脑思考。
也不要听信孩子诉说的“我很无聊”的话。如果家长一听说他“很无聊”便代他解决问题,孩子便会更加依赖家长。孩子应学习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寻找有趣的活动。
四。让孩子自己选择事做
一个女孩3岁时就恳求父母让她学钢琴,5岁时想加入足球队,高中时加入了青年团,大学时参加某志愿组织,20岁是当地一所中学的辅导和崭露头角的特技演员。她在介绍经验时说:“我父母从小就教我作出理智的决定,他们相信我自己的判断能力,从不强迫我依他们的方式去做事,所以,我取得了今天的成绩。
这是尊重孩子自我决定权的教育结果。实践证明,让孩子自己作出决定,有助于他们建立自信。家长要指导孩子作出明智的选择,并要相信他们的判断能力。虽然有些事情父母并不是太赞同,但只要孩子决定做的事是合法而又没有危险的,父母应尽量不要去干预,应信赖孩子的判断力。如果家长希望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有勇气去做任何事,就得先表示对他们有信心。
五。给予精神鼓励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拥有比自己更多的物质财富,但只给他们各种各样的物质享受,可能会带来副作用。许多人努力工作,或创立自己的公司,从而使子女有金钱、汽车等各种奢侈品。然而正是因为孩子什么都有了,他们才失去了自己追求和创造的动力,反而使这些孩子不求上进。
身为家长,应多给孩子精神上的鼓励。家长不必总是赞同孩子的想法和做法,但必须让孩子确信你接受他们本人。要为孩子制造一些成功的机会,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意见,然后称赞他们所做的工作,表彰他们的成就,从而培养出他们的独立能力。只要孩子认为自己的意见有价值,他们就会更有信心向前迈进。
六。扩展孩子的视野
父母要找出孩子的爱好所在,就要想方设法给孩子接触世界上各种奇妙事物的机会。有一个学生取得某学位后,接受了一家公司的聘请,可是不久他就满腹牢骚。他征求亲友的意见时,亲友们为他列举了一些他可以做的职业。后来他在房地产公司找到了一份具有挑战性的新工作,他以前从未想过可以做这方面的工作。正是亲友们的提醒,使这个刚毕业的年轻人开阔了眼界,为自己找到了可供选择的空间。
孩子并不是样样皆能的,但只要见到某个孩子遇上了一些令他双眼发光的事情,父母就应该鼓励他去干。
七。家长要以身作则
家长为了孩子所能做的事,没有什么比做个榜样更为重要。孩子都是从模仿中学习的。所以,家长要努力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积极主动地去争取、去奋斗。如果孩子在积极活跃的环境中长大,便会发现积极参与的好处。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