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免费邮件|用户注册|网站地图

新浪寻宝大行动,奖品多多,快来加入!!



文化教育

新浪首页 > 文化教育 > 中国基础教育21世纪网 > 正文

您还可以通过
新浪点点通软件
摩托罗拉6188手机
爱立信R320sc手机
西门子3518i手机
浏览新浪网新闻


《中国历史》第一册:年代学上的几个疑点

http://edu.sina.com.cn 2000/10/31 11:39   中国基础教育21世纪网

  1.“近代”从何时算起?

  课本第2页插图内有如下文字:“近代中国人民从何时站起来了?”插图画面是“开国大典”。很明显,它说明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而新中国的成立(1949年10月1日),标志着中国现代史的开端。此处用“近代”恐不妥。(湖南省南县第一中学庞长仙)

  2.“开始”纪年的“标志”

  课本第5页:“以公元元年做为开始纪年的标志,在这以前发生的事,由元年开始向前推算,……。”

  “公元元年”当然不能做为“开始”纪年的一种“标志”。以年代尺来说,公元前和公元的年代的“开始”即分界线是用一条竖线来标示的。公元元年是公元后的第一年,从竖线右边向右开始累积计算;公元前的年代,则应从竖线左边向左开始向左累计计算。如果“以公元元年做好“开始”纪年的“标志”,就越过了竖线即分界线,把公元元年计算两次了,会产生一年的误差。所以,课文表述、年代尺标示法、第6页第三道练习题都应研究,统一进行适当调整。(陕西省长安县第十中学姚林庆)

  3.年代学:课本能“按习惯用法”吗?怎样计算年代?课本第5~6页说:“每10年,称为一个‘年代,每100年,称为一个‘世纪’。”第6页下注道:“一般说,每个世纪的前20年不具体称×年代,通常称为×世纪初;习惯上,每世纪20年代指20-29年,30年代指30-39年,等等;另一说,20年代指21-30年,30年代指31-40年,等等。但是,一般都采用习惯用法。按习惯用法,1世纪指公元元年到99年。”

  课本正文与注,有相悖之处。以我之见,如果将每个世纪的前10年(即第一个“年代”)称为×世纪初,那么20年代(第二个“年代”,余类推)指11~20年,30年代指21~30年,……,90年代指81~90年,最后一个年代指91~世纪结束。如果将每个世纪的前20年(前两个年代)称为×世纪初,那就应该没有“20年代”这个称呼了。因为按这样计算下去,1世纪就成了公元元年到100年,2世纪成了公元101年到200年,……,20世纪成了公元1901年到2000年,等等。

  所谓“习惯用法”,是不应登上课本的大雅之堂的。课本乃传授科学知识的信息载体,能容忍在知识上的前后矛盾(例如一个世纪100年,又说一个世纪只有99年)吗?如果谁能容忍,那么初中生学过的小学数学知识就在此被否定了。我们只应在课本中将一些习惯的不科学之处(例如“1世纪指公元元年到99年”等),修改正确(例如“1世纪指公元元年到100年”等)。

  如果我们真的将“时间老人”看成一位老人,那种将1999年看成20世纪最后一年的人,就是将本来还可以在世界上多活一年的老人,提前一年宣布其“与世长辞”。这是何等的残酷无情啊!笔者认为,不仅每一个“年代”都是10年,而且第几个年代就是该世纪的第几个10年;一个世纪就是整整100年(10个世纪就是整整1000年),每一个世纪就有10个年代(这只是依据小学数学知识推算出来的)。故不论是“30年代指30-39年”或“指31-40年”都是错误的;若按此“指”下去,请问:每一个世纪的最后一个年代(即第10个“10年”),我们又该怎样称呼呢?这与现实生活中一些凭自己的兴趣硬说20世纪没有二千年,只有一千九百九十九年,宣布了2000年就是21世纪的第一年一样,是不尊重科学(数学、天文)的表现(真令人悲哀)。

  故在此不得不将一段文字摘抄下来:“英国皇家格林尼治天文台、美国海军天文台和法国巴黎经度局分别代表本国颁历机构在国际互联网上公布:21世纪始于2001年1月1日0时。我国的权威颁历机构--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也已正式向上级报告:‘经过反复调查研究,我们认为21世纪应从2001年1月1日0时开始。’国际通用的公元纪年,将基督降生年定为公元1年,……2001年是21世纪,同时也是第三个千年的开始。”(《21世纪钟声该何时敲响》,《中学生文史参考》1999年第2期)前面利用数学的推算与这里自然科学结论的一致,难道还不能足以证明是正确的吗?在此值得引人深思的一个问题是:我们给学生传授的知识,究竟是应当以科学为准绳,还是以“习惯用法”为准绳?(贵州省毕节市毕节师专夏瑁)

  4.对一道“思考题”答案的探讨课本第6页的思考题,在《教师教学用书》中先后出现了两个不同的答案。

  (一)原题“假如有一个人在公元前3年出生,公元50年去世。这个人活了多少岁?”

  (二)对这道思考题答案思路的探索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教师教学用书》第13页中,对这道思考题所给定的答案都是52岁。同时还发现,就在这本《教师教学用书》第12页,有一个关于《怎样计算年代》的标题,在这个标题下,有这样一段话:“……由于年代尺上的公元元年就是公元一年,没有公元零年这一年,所以在计算涉及公元前后的人物或事件年代时,要减去一年。”按照上面这段话的思路来计算,就应该是:公元前加上公元后再减去一,即3+50-1=52。据此可以断定,《教师教学用书》上关于这一课的所有内容是一个人完成的,因为最后给定的答案是52岁,正好和上面“……要减去一年”的理论相吻合。

  在后来使用的1997~1998年版《教师教学用书》第13页中,对这道思考题所给定的答案都是53岁,而就在这本新版《教师教学用书》中,虽然也有“怎样计算年代”这个标题,但已经没有了“……由于年代尺上的公元元年就是公元一年,没有公元零年这一年,所以在计算涉及公元前后的人物或事件年代时,要减去一年”这段话。据此也可以断定,新版《教师教学用书》上关于这一课的所有内容也是一个人完成的,从他给定的答案53岁来看,这一次在涉及公元前后的年代计算时,没有减去一年,也就是53=3+50。

  同是一道题,先后出现了两个不同的答案,其根源在于其作者关于“……要减去一年”这条理论的有无,就是说,这条理论的有无,直接导致了“52岁”和“53岁”这两个不同答案的出现。

  (三)从年代尺上看结论我们先看一幅按照思考题而绘画的年代尺公元前3年?年公元前50年

  公元元年

  如果上面年代尺中的每一格代表一年,我们用数格子的方法数下去,那么,从公元前3年数到公元50年共有五十二个格子,可以确认,这个人活了52岁;但如果用数点的方法数下去,从公元前3年数到公元50年共有五十三个点,也可以说,这个人活了53岁。(说到这,笔者想到一个问题:中国人计算年龄有“虚岁”和“周岁”之分,“虚岁”大,“周岁”小,有的“周一岁”,有的“周二岁”。思考题答案的作者是否基于这种“虚岁”的算法呢?但我最后还是认为不太可能,因为世界上的大事记载都以周年为准。)课本第5~6页“怎样计算年代?”一目内,有这样的叙述:“……以公元元年作为开始纪年的标志。在这以前发生的事,由元年开始向前推算,称为公元xx年。在这以后发生的事,由元年开始向后推算,称为公元xx年。”

  在年代尺上,我们可以清楚地得知,课本中关于“怎样计算年代”的叙述是正确的。与此同时,我们也非常明了地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确实没有公元零年,也正是因为没有公元零年,所以,从公元元年向后推算时,第一个点是公元二年,这样,从公元元年到公元十年实际共有九个格(也就是九年),而不是人们想象中的十个格,从这里来看,其结果是和《教师教学用书》中此题答案的作者关于“在计算涉及公元前后的人物或事件年代时,要减去一年”的理论是吻合的,或许是基于这个事实,《教师教学用书》中此题答案的作者才有了关于“在计算涉及公元前后的人物或事件年代时,要减去一年”的理论。

  另外,从年代尺上我们还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教师教学用书》中此题作者关于“在计算涉及公元前后的人物或事件年代时,要减去一年”的论述也不是十分严密的。假如一个人在公元元年出生,公元50年去世,这个人活了多少岁?我们还是看年代尺,从年代尺上得出的结论是49岁,因为从公元元年到公元十年共九个格,是九年而不是十年,所以,是49=50-1。

  刚才我们假设的这个人,出生与去世并没有涉及公元前,按照数格子的方法,在计算时也要减去一年,很显然与这道思考题答案作者关于“在计算涉及公元前后的人物或事件年代时,要减去一年”的理论(用该理论计算的结果与数格子是相同的)不符,据此,我认为《教师教学用书》的作者关于“在计算涉及公元前后的人物或事件年代时,要减去一年”的说法欠妥。

  (四)结束语

  我们知道,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既是人类文化知识的有效延续,同时又在不断地产生新的文化知识并向前发展着,最终达到全人类知识共享,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都不可能只局限于本民族、本地区,都要面向世界。类似这道思考题这样跨越公元前后(或从公元元年为起点开始向后)记算年代的问题,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少见到,但它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出现在我们面前并曾经确实影响过我们的历史教学活动时,这一点应该引起我们史学工作者的关注。

  那么,这道思考题该给什么样的结论呢?上面的分析仅是一种理论,其实,最能说明这个问题的还是现实生活。我认为,日常人们的共识是否可以作为一种基本的定论(起码应该是一种约定俗成吧):当今世界上的纪念性大事,关于年代的计算结果,都是和上面年代尺上数格子的结果相吻合,如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周年(1949年~1999年),纪念联合国成立五十周年(1945年~1995年)等。如果我们承认了当今世界上被人们所共同认可的、已经在日常生活中通用的年代计算方法,也就是认可了数格子的方法,那么,上举思考题的答案应该是52岁。所以,对跨越公元前后的年代如何计算,我认为应该这样表述:“……在涉及公元前后的年代计算或以公元元年为起点开始向后计算年代,要减去一年。”(黑龙江省大庆市新华发电厂中学陈玉平)

  5.顾此失彼。课本第7~8页:“元谋人的发现,揭开了祖国大地人类历史的新篇章。”这句话在逻辑上不通。按课本的说法,“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也就是说在元谋人之前“人类”在我国还没有。没有出现,当然也不会有人类的历史。压根儿就没有人类的历史,揭开了祖国大地上“人类历史”的“新篇章”又从何说起呢?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到了同一课的第8~9页,又说:“北京人保留了猿的特点,但能够用手使用工具劳动。他们已经是人了。”为了使学生加深对“北京人已经是人了”的理解,在课本第12页的练习题中还设计了一个问答题:“看看本课中有关北京人的一些图画,想想看,为什么说北京人已经是人了?”让学生思考和回答。元谋人距今约有170万年,比北京人至少要早100万年。

  如果说元谋人已经脱离了动物界,是祖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毫无疑问,生活在元谋人100万年之后的北京人不仅已经是人了,而且肯定是比元谋人还要进步的人。因而课本在明确指出“元谋人是祖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之后,又反复论述“北京人已经是人了”。其结果很容易使人误以为好像是到北京人的时候,才完成从猿到人的根本转变。并且还会使人产生一个疑问:早在北京人之前的元谋人和蓝田人是否已经是人了呢?如果说提出这样的疑问是多余的,那么课本中为什么要提出让学生“想想看,为什么说北京人已经是人了?”而不提出“为什么说元谋人已经是人了”呢?如果我们没有理解错的话,课本里之所以反复论述并强调“北京人已经是人了”,其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确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和“劳动创造了人”这一真理。但由于论述不够严密,行文顾此失彼,以致引起了人们的误解和造成认识上的混乱。这恐怕是课本的编写者所始料不及的吧!(河南省郑州市育德中学张福华)

  6.夏王朝的建立者是禹?是启?还是禹和启?课本第20页:“公元前21世纪,启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而原初中《思想政治》第二册(上)第五课第二框又有“从此,由禹和启开创的夏王朝,……”,新编初三《思想政治》第一课因袭了原初二《思想政治》的观点,“据说,禹在世时,已经对氏族制度进行过一系列改革,包括‘定九州’、‘制法律’和‘筑城墙’。‘定九州’就是把领地分为九州,按照地域关系来管理居民,这便超出了氏族血缘关系的狭隘界限。禹命皋陶制定法律,表明需要通过强制的手段,来保护奴隶主的特殊利益。”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夏:朝代,约公元前22世纪末~21世纪初至公元前17世纪初,禹(一说启)所建。”《辞海》中又说是启所建。那么,夏王朝的建立者到底是禹?是启?还是禹和启呢?对这一问题应探讨我国奴隶制国家是在禹的时代形成的,还是在启的时代形成的,以及他们各自在创建国家机器中的作用。

  恩格斯说:“国家和旧的氏族不同的地方,第一点就是它按地区来划分它的国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据史书记载,夏禹已经把自己统治下的领土划为九州,“茫茫禹迹,画为九州”(《左传·襄公四年》)。这说明,夏禹统治时已改变了原来按血缘为标准的氏族范围,而实行按地域标准来划分它的居民。这正是国家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国家与旧氏族社会不同的第二特征是“公共权力的建立”,公共权力集中体现为王权。王权与部落联盟首领权力区别的显著特点是:国王认为自己的权力是“神授”的,自己是“奉天命”而行事。禹在征伐三苗出征时誓师说:“济济有众,咸听朕言:非惟小子,敢行称乱,蠢兹有苗,用天之罚。若予既率尔群对(封)诸群(君),以征有苗。”(《禹誓》)他统领众多邦国君长,并以奉天命自居。这表明他已掌握了最高的王权。军权是王权的核心。《越绝书·记宝剑》记载:“禹穴之时,以铜为兵。”说明了夏禹已拥有一支用金属武器装备的军队。他的这支军队不同于原始部落的军队,这一点从他率军征讨三苗的目的上可以看出。拥有最高指挥征讨和生杀予夺大权是王权的最突出特征,禹是具备的。一次,禹召集部落首领会议,一个部落的首领防风氏竟因迟到被禹所杀,这在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里是绝不可能的。这也表明禹手中的权力已不是部落联盟首领的权力了,而是国王的王权。禹确立王权后,为巩固王权,又进行了“山之会”,各个邦国的君长前来参加大会,对禹朝贡,行臣服的礼节,成为王朝统治下的诸侯。“山之会”可以认为就是夏王朝基本建立的重要标志。

  第三,法律存在以国家存在为前提的。因为法律从属于国家,与国家不可分离。据《左传·昭公六年》载:“夏有乱政,而作禹刑。”这说明禹在世时,就已制定了法律,国家已经形成。

  从上述史料所反映的事实中不难看出,奴隶制国家在禹的时代就已基本形成。因此,夏王朝的建立,从禹开始,并基本确立。但由于传统的“禅让”观念没有完全消除,禹死后,东方偃姓之族的伯益就借此与启争夺王位,西边的诸侯有扈氏更起兵反对,遭启的杀害和“剿灭”。启排除了这些干扰,巩固了王权,正式确立了世袭制度,开始了我国历史上“家天下”的局面。

  之后为了使王权为众多的诸侯所确认,在都城阳翟召集众多的诸侯,举行盛大的“钧台之亭”,这是继“山之会”之后又一重要的朝会。这一朝会“所以示诸侯礼也,诸侯所由用命也”(《左传·昭公四年》)。夏王朝的统治基础,至此完全确定巩固。

  综上所述,夏王朝的建立者是禹和启,初中《思想政治》上的叙述是非常正确的。笔者认为,初中历史课本和政治课本拟统一为这种观点为好,以便使学生获得更准确的知识。(四川省广汉中学李宗华)

  7.前矛后盾。课本第20页:“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利用已得的权势,杀死伯益,继承禹的位置……。”第174页《中国历史大事年表》中却说:“约公元前21世纪禹传子启,夏朝建立。”这前后的意思显然是不同的。(湖南省南县第一中学庞长仙)




 相关链接
《教学参考》:求真求实非炒作(2000/10/31/ 13:02)
人教社:小错难免莫要炒作(2000/10/31/ 13:01)
教材编写体制有严重问题(2000/10/31/ 12:05)
教材出一点错都是大问题(2000/10/31/ 12:04)
中学历史教材的是是非非专题 
 新浪推荐:定制您关心的新闻,请来我的新浪
纪念抗美援朝战争专题
新浪招聘网站
亚洲杯足球赛专题
网上购买大幅奥运精彩图片
以色列袭击巴勒斯坦专题
支持奥运,网上签名!
《音像世界》第10期
最新聊天室:E网情深



 新闻查询帮助及往日新闻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