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免费邮件|用户注册|网站地图

新浪寻宝大行动,奖品多多,快来加入!!



文化教育

新浪首页 > 文化教育 > 中国基础教育21世纪网 > 正文

您还可以通过
新浪点点通软件
摩托罗拉6188手机
爱立信R320sc手机
西门子3518i手机
浏览新浪网新闻


黄安年:130例质疑引发的思考(三)

http://edu.sina.com.cn 2000/10/31 11:55   中国基础教育21世纪网

  评人教社《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新教材

  41.教材第43~48页有关第二章第五节“法西斯国家的扩张和反法西斯斗争的开始”的叙述,没有肯定地说明30年代国际关系主要矛盾的变化,第48页说“在侵略扩张过程中,德、意、日法西斯与英、法、美等西方大国的矛盾日益加剧。”接着页下注的解释却使人感到30年代仍是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而不是法西斯侵略国家与包括苏联在内的反法西斯侵略的国家间的矛盾。

  42.教材第43~48页在阐述30年代国际反法西斯斗争时,叙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反法西斯的局部战争(尽管没有使用局部战争这一词),但是没有突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1931~1939年间由局部战争逐步推向世界大战的。而这一点正是本世经两次世界大战爆发进程不同点之一。

  43.教材第46页写道:西班牙内战爆发后,德意法西斯大力援助西班牙叛军,“西班牙内战演变为一场西班牙人民反对法西斯侵略的民族战争。”这一提法不大严谨,“民族战争”应为民族革命战争为宜。而且实际上“内战”的概念已经不能完整包含西班牙战争的全部内容了。

  44.教材第50页写道:“慕尼黑协定的签订产生了极其消极的影响”。在下一段又写道“1939年8月,苏联为了自己的国家安全,同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而在第51页“不做统一要求”的小字体里,教材写道,这一条约使得德国“解除了后顾之忧”,“苏联也避免了首先遭到德国的攻击”的评论。使人感到教材在对待“慕尼黑协定”的签订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两者,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影响上,没有使用同一个衡量标准。似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世界大战爆发的影响,没有“慕尼黑协定”那么消极。一个是祸水东指,另一个是祸水西引,都称是“为了自己的国家安全”而为之的。

  45.教材第52页写道:“英法宣战后,没有对德军发动大规模进攻,致使波兰孤军奋战。不久,波兰覆亡。”接着写道“苏联趁德军侵入波兰之际,开始向西扩展疆域”。教材没有说明扩展的具体时间,但行文上使人感到波兰覆灭与苏联扩展的关系很模糊。事实上,1939年9月17日,苏军进入波兰境内的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地区,9月28日华沙才沦陷于德军手中,10月,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地区,已经成为苏联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两个加盟共和国领土的一部分。显而易见,德国和苏联,乃根据苏德秘密协定,共同瓜分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第一个被灭亡的国家--波兰。

  46.教材第52页在小注里叙述了苏联的“东方战线”,意在淡化“东方战线”的消极影响。这似乎反映了编者的良苦用心,生怕给“社会主义国家”抹黑。然而如实地说清社会主义国家外交实践中的成绩和失误,正是为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关系更加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和世界人民的利益。

  47.教材第53页写道:1940年秋开始“丘吉尔首相领导英国军民坚持抗战,粉碎了希特勒图谋。”但是教材似乎没有提到,1940年在世界反对法西斯大国中,英国是唯一正面抗击的国家,因为当时美国保持中立,法国已经覆灭,苏联和德国间又“互不侵犯”②。

  48.教材第54页用小字写道:美国“对日本在东亚侵华战争,采取绥靖政策”,“不愿‘过早’卷入战争”。这里的问题涉及如何历史地评估美国当时对于世界大战的先欧后亚,避免两线作战的战略,美国采取这个战略是否意味着就是采取绥靖政策呢。教材并没有提到1941年间的美日谈判,用采取“绥靖政策”来概述美国的对日政策的全部,似乎把问题简单化了。

  49.教材第56页写道:“美国出于自身安全和利益的考虑,改变以往的‘中立’态度,加强了对英国等国的援助。”但是教材只字不提美国1941年3月生效的租借法案,而这一法案在国际反法西斯战争中是起着重大作用的。

  50.教材第56页用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这个子目。但是在高等学校世界现代史教材中,一般使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一词,即使《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历史卷》也使用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一词(见第1卷第230页),而不使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1942年1月1日签署的联合反对法西斯侵略的《联合国家宣言》,和战争中的“盟军”之称,使人们易于接受“联盟”之说。

  51.教材第61页写道:德黑兰“会议决定于1944年内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以尽快打败纳粹德国”。德黑兰会议文件中并没有“1944年内”的说法,这是编者写上的,教材没有准确写明文件中的“1944年5月”而用“1944年内”,这样一来,第二战场开辟实际开辟于1944年6月6日,岂不成提前开辟了?

  52.教材第62页写道:1945年“夏天,斯大林、杜鲁门、丘吉尔在德国的波茨坦会晤”,“会议期间,以中、美、英三国的名义发表了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8月,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苏联也对日宣战,苏军围歼了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中国的八路军等抗日部队向日军全面反攻。8月15日,日本法西斯走投无路,宣布投降”。同页下注3写道:“1945年7月下旬,新上台的英国首相艾德礼(1883~1967)开始取代丘吉尔参加会议。”在这里,教材没有交代这些历史事件的具体时间,反而使人们产生很多疑问。例如“波茨坦会晤”开始于那一天?又是在什么时候结束的?美国的两颗原子弹是什么时间投下的?苏联红军出兵于原子弹投下前,还是两次中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总反攻在原子弹投掷前,还是以后?凡此等等,如果在时间上写得具体,不仅不会产生疑问,而且可引起人们对于其间相互关系的思考。我们不能以中国现代史教材中有关这方面的日期很具体,而在这里“故意”写得模糊些。

  53.教材第65页在第四章“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的引言中写道:“在此期间,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很多地区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其中,几十个亚洲和非洲国家摆脱了殖民主义枷锁,获得了民族独立。”我们从第四章的整个内容来看,叙述的是1945年9月至1955年间的事情,而在这段时间里,新兴的独立国家只有15个(含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越南民主共和国,但不含新西兰),并没有“几十个”之多。一大批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出现主要是1956年至90年代初期之间的事。

  54.教材第66页写道:“大战结束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这就是雅尔塔体系。”第67页小号字写道:“雅尔塔体系的具体内容主要是在雅尔塔会议确立的,也包括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波茨坦会议等内容。”这里的叙述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雅尔塔体系始建于二战后期还是战后初期,笔者以为,取二战后期为宜。二是开罗会议是否属于雅尔塔体系的内容,苏联没有参加开罗会议,中国参加了这次会议,中国并非确定雅尔塔体系的一方,笔者以为不宜把开罗会议内容列入雅尔塔体系中,当然这不是说,它不受到雅尔塔体系的影响。

  55.教材第67页的思考题是:“回顾近代以来几次国际关系的演变情况,分析决定国际关系变化的主要原因。”而正文叙述的是国际格局的演变,严格说来国际格局的演变和国际关系演变是有着一定区别的。

  56.教材第72~75页写第四章“世界两极格局形成”第二节“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其中第三个子目是“社会主义阵营”(第74页),而第三节“美国的霸权政策”中第一个子目是“美国的冷战政策”。这样的编写安排,把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和美国的冷战政策分开叙述,不易清楚说明战后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问题。

  57.教材第72页写道:“在抵制西方思想渗透、反对资产阶级文化的斗争中,苏联文艺界和学术界开展了广泛的批判运动,但是在批判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向,一些学术问题被当作政治问题批判,给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造成了损失。”在这里教材基本上肯定了苏联的学术批判运动,而事实上对于学术问题开展批判运动,在其主要方面是错误的,这个沉痛教训正是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应当汲取的。不应再为苏联开展学术批判运动的脸上贴金了。

  58.教材第74~75页在“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子目中叙述“形成了地跨欧亚的社会主义阵营”,但是教材没有说清楚阵营形成的标志。教材既没有提及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和经互会的建立,也没有提及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的签订,仅仅是建立外交和合作关系,怎么能称得上,阵营的形成呢?仅仅是建交、伙伴关系、合作关系说明不了“阵营”的存在。

  59.教材第75页写道:“苏联、欧亚各人民民主国家先后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并在各方面开展广泛的合作。至此,苏联和东欧的民主德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以及亚洲的中国、朝鲜、越南、蒙古等12个国家形成了地跨欧亚的社会主义阵营。”而教材第72页又写道:“东欧建立的人民民主国家有:南斯拉夫”等八个。那么为何社会主义阵营里没有包括南斯拉夫呢?教材第96页在谈到“东欧的变革”专题时,才写道:“南斯拉夫自1948年被开除出共产党情报局后,中断了同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联系。”但是教材没有提及有没有中断同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联系。

  教材写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的成立是在第97页里提到的:“1947年,苏、保、罗、匈、捷、南、法、意等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的代表”,“决定成立九国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而教材并没有在讲美苏冷战的形成时交代这个问题。顺便提及教材第75页下的第二个练习题设问:“社会主义阵营包括哪些国家?它在历史上起过什么作用?”然而,回答这样的练习题只要将该页第三段的话照抄一遍就行了,学生们无需思考就能轻而易举地得到满分。

  60.教材第75页第三节第一个子目写“美国的冷战政策”,而不是写美国的全球战略。把“在经济上,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在国际上货币体系中的统治地位”也放在冷战政策里来阐述是不大妥当的。附带提及教材并没有明确交代二战后的世界经济秩序是什么,通过哪些方面体现了国际经济秩序,只是在教材第66页提到“人们把这次会议(笔者按:指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确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制度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那么世界贸易秩序呢,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回应呢,教材没有明确交代。连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都没有很好涉及。在“世界历史大事年表”(第143~144页)中也没有提到像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这样的大事。

  61.教材第75~76页写道“战后初期,美国利用经济、军事方面的优势”,但是并没有明确叙述它的超级大国实力的表现。而教材第91页写道:“美国在战后利用资本主义世界霸权的有利地位,大力拓展世界市场,同时应用最新技术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经济也得到了稳定发展。”在小字体中则写道:“60年代末,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比50年代初大约增加了一倍。”教材对于战后初期美国经济的大发展及其政策写得相当空泛,甚至连杜鲁门的“公平施政”、肯尼迪的“新边疆”政策、约翰逊政府的“伟大的社会”政策都没有涉及,甚至没有提及战后最初25年间,美国历届政府继续罗斯福新政式的改革调整政策措施。

  62.教材第76页写了“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冷战’”。但是没有在这里写苏联的回应,把美苏两极冷战格局,实际上写成了美国对苏冷战格局。这里没有提到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的诞生、经互会的成立、中苏友好代表团互助同盟条约的签订等与冷战相关的重要事件。至于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是在第78页中才提到的。

  63.教材第78页写美国“为了适应霸权政策的需要,采取分裂德国和扶植西德的政策”。但是教材没有提及德分裂也是符合当时苏联的需要,只是说:“在苏联的支持下,德国东部建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教材第79页提到西占区“单独实行货币改革,作为反击措施,苏联全面切断了西方占领区同西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在自己控制的地区发行新货币。这就是所谓的1948年柏林危机”。然而,教材并没有解释为何柏林危机源于货币改革。

  64.教材第80页写道:“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战争爆发后的第三天,美国即宣\布援助韩国”,“扩大侵朝战争,很快将战火烧到中朝边境。在朝鲜军队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打击下,1953年,美国不得不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在这里,教材没有清楚交代中国人民志愿军是何时才参战的。当然中国现代史教材是写了的,但是世界现代史教材不应在这一事件上简化。

  65.教材第80页写道:“为支持南部政权镇压人民革命,60年代初,美国以提供军事援助、派遣顾问等方式,发动了‘特种战争’。1964年,美国又把战争扩大到越南北方。这样,美国就将对南方的‘特种战争’扩大为整个越南的‘局部战争’。”在这里,教材对于“特种战争”和“局部战争”的概念应有更清晰解释。

  66.教材第80页右下方,引了一段约翰·肯尼迪的话,但是没有交代肯尼迪的身份,只是在第101页才提到“美国总统肯尼迪”。

  67.教材在整个战后部分对于美国几任总统没有必要的交代,教材里没有艾森豪威尔总统、约翰逊总统、卡特总统、布什总统的名字。克林顿总统的名字,则是在第130页叙述信息高速公路时出现的。再说教材在整个下册中,不提美国的两党制度,在提到威尔逊、柯立芝、胡佛时没有指出他们代表了哪个党?教材写上了杜鲁门(第62页)、尼克松(第102页)和里根总统(第103页)的名字,但是没有交代他们是代表哪个政党,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这里涉及到,不交代所代表的政党,就难以理解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是美国共和、民主两党政府一致的连续性政策的体现,这样一个重大原则问题,即不因政府的更迭而改变美国对华基本政策的承诺。

  68.教材第81页在“亚洲的民族独立运动”子目中写道:“战后初期,亚洲、非洲出现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涨,比较突出的事件有”,“以色列的建立”。这里应为“以色列国的建立”

  。教材第82页的表述是正确的。而第143页的表述是不正确的。此外“非洲”两字在这里似应删去,因为非洲并不属于这个子目所叙述的内容。

  69.教材第82页写道:“蒙巴顿方案”“把印度分为印度教徒的印度和穆斯林的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英国分别向两者交权。同年秋,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独立。”并说“分治给印巴两国带来长期的不利影响,为它们以后矛盾和冲突埋下了种子。”但是教材没有交代分治带来了那些不和的种子,没有交代例如克什米尔地区冲突这样一个不应回避的历史问题。

  70.教材第84页思考题是“结合资料和有关史实,谈一谈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但是教材提供的信息是“西亚的巴勒斯坦地区原来是古代希伯来人的栖息之地,后来犹太人陆续迁离”。并没有提到阿拉伯人是什么时候来到这里并成为主要居民的。

  71.教材第89~95页叙述第五章第一节“50至8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其中集中阐述了经济状况和列强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但是教材没有提及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方面的演变,既没有涉及政治民主化的发展趋势,也没有提及像美国1950~1954年间的麦卡锡主义法西斯思潮的泛滥、尼克松的“水门事件”,日本80年代以来在战争责任问题上的右转倾向等重大事件。

  72.教材第89页在叙述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及其子目时写道:“各国政府还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宏观指导,积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利用国家的力量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并解释说:“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向一些投资大、风险大、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部门投资,国家政权同垄断资本紧密结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教材的分析,给人以这样的印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主要是国家投资。其实,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通过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及在经济各个领域包括投资的政策来体现的。

  73.教材第89页写道:“50年代到70年代初,各国通过采取有效的社会经济政策,维持了经济相对稳定和持续发展。这些政策主要内容包括,适当改善劳动人民的生活条件,以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其中,联邦德国的经济发展尤其迅速,成为西欧最强的经济大国。”在小字体中又写道:“西欧各资产阶级政府吸取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注意国民经济的计划性,制定经济发展目标,并把资产阶级超额利润的一小部分用来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推行比较广泛的社会福利制度,对防止人民的极端贫困和社会动荡起了一定的作用,从而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教材以联邦德国为西欧经济发展的代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英国和法国却是各有不同的。有关国有化、计划化、福利国家制度政策都是十分重要的。教材也没有说明以瑞典为代表的北欧福利资本主义类型的国家。顺便说起,教材在叙述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时没有使用“经济改革”一词,而使用“一些社会改革”(第89~90页)的用语。对比,教材叙述社会主义国家时,使用“改革”的频率很高(第88、95~99、117~118)页,给人们以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多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错觉。

  74.教材第91页写道:“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西欧各国间关系更加密切,政局日趋稳定。”并在小注2里写道:“简称‘欧共体’,起初,只有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个成员国。后来,又有一些国家加入。到1986年,又有英国、丹麦、爱尔兰、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六国加入欧洲共同体。”教材第92页又写道:“1951年,法国、意大利、联邦德国、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六国决定把各自的煤、钢工业置于共同管理之下,建立欧洲煤钢联营。1958年,六国又组成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

  1967年,三个机构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对于欧洲联合来说,从50到90年代末,已经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历程。我们不要忘记根据1950年的舒曼计划在1952年生效的欧洲煤钢联营,根据1957年在罗马签署的《罗马条约》而在1958年生效的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以及根据1965年签署的布鲁塞尔条约而在1967年生效的,将以上三个机构合并的欧洲共同体。这里的关键并不在1967年形式上合并的欧洲共同体名称,而重要的是1958年1月1日欧洲经济共同体的诞生。也就是说,具有迈出具有决定意义一步的欧洲联合,是在50年代中后期,而不是60年代中期。小体字说“到1986年,又有……六国加入欧洲共同体。”实际上英国、丹麦、爱尔兰正式加入欧共体的时间是在1973年初,希腊加入的时间在1981年初,1986年加入欧共体的只有西班牙和葡萄牙。

  75.教材第94页写道:“1973年底,中东国家在同西方国家的斗争中,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引发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问题在于迄今为止,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并不在1973~1975年间,而在1990~1992年间。

  76.教材第95页写道:“70年代后期,经济危机结束,经济开始恢复并有所增长。但是,再也没有恢复到危机前的发展速度。从此,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结束了稳定发展时期,进入了‘滞胀’阶段,经济缓慢发展,甚至出现停滞现象,与通货膨胀同时并存。”这里的问题在于作为滞胀现象并不是在1973~1975年经济危机结束后出现的,而在70年代初已见端倪。

  而且80年代中后期以来,对于西方世界来说,已经不再属于“滞胀”阶段了,90年代中期以来,美欧国家恰恰是经济稳定增长时期。教材并没有指出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滞胀,也没有强调这种危机现象与以前的生产过剩危机有什么重要的不同。还要强调的是,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强调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个经济发展战略现已经逐渐为国际社会所广泛接受。衡量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已经不仅是经济发展速度问题,而且还有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稳定增长问题。

  77.教材第95页写道“70年代后期”资本主义“进入了‘滞胀’阶段”。而对于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以反“滞胀”为中心的新的一轮经济改革和调整政策根本没有涉及,像被西方学者称为“里根-撒切尔时代”的保守主义经济政策,是不能不提及的。教材甚至没有出现执政11年之久的英国女首相撒切尔的名字。这对于意在面向21世纪、富有时代气息的中学教材来说,是不应发生的现象。

  78.教材第95页叙述了资本主义“进入了‘滞胀’阶段”,但是没有对其后整个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态势作明确的概述。第88页第五章写“美苏争霸第三世界的兴起”,在引言中又写道:“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这些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相继陷入‘滞胀’状态,难以自拔。”这给人以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在70年代后期以来,已经进入衰落时期的错觉。教材1990年版把1870年后资本主义发展写成了下降路线,新教材取消了这个提法显然是一个进步。但是代之以20世纪70年代后“结束了稳定发展时期”的结论,仍然存在对20世纪资本主义的准确的整体定位问题。这个问题的唯一正确答案只能是历史实践,而不是本本。

  79.教材第96页的练习题2问:“主要资本主义国家70年代经济滞胀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它的直接导火线是什么?”这里说70年代,而课本正文讲的是70年代后期以来,本身存在时间上的矛盾。更重要的是经济滞胀的重点在于形成的原因而不是直接导火线,教材对于形成原因并没有仔细分析。

  80.教材第102页写道:“1969年尼克松担任美国总统后,迫于形势的变化,对美国的对外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在这里“战略防御”之说值得商榷,似以提战略收缩为宜。教材有杜鲁门主义一词(第76页),但是没有对于尼克松主义的明确叙述,甚至连尼克松主义一词也没有出现。课文第103页引了尼克松1970年对外政策报告,并设有“尼克松1970年提出的对外政策,同战后初期的杜鲁门主义有什么不同点?”的思考问题。问题在于代表尼克松主义政策重大变化的,最先是在1969年7月25日,他在关岛提出关于亚洲太平洋地区的政策演说,即通常被称为尼克松主义。

  81.教材第102~103页写道:“在中美发表的上海公报中,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最终将从台湾撤出全部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其实,如果查对中美上海公报的原文,公报使用的措词是:“美国认识到”而不是“美国承认”,要知道“承认”和“认识到”在外交文件的措词里,是有着细微区别的。教材也没有提到中美上海公报中的反霸条款,而这一条款也是中美上海公报的重要内容之一。

  82.教材第103页写道:“1978年,美国同意在台湾问题上‘断交、撤军、废约’的三原则,中美发表建交联合公报,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第二年初,中美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这里教材应紧接着“1978年”后面加上一个“底”字才对。教材说:“第二年初,中美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应改为:“宣布自1979年1月1日起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因为中美建交公报的提前发表是和美方的要求有关的。

  令人感到十分遗憾的是,对于用于中国普及教育的世界历史课本,在叙述中美关系这个既关系中国又影响世界的重大历史事件时,却没有直接引用处理中美两国关系原则基础的中美三个公报双边关系文件,我们从现行课本引用120多条文献资料上,竟然看不到这样的文献资料。




 相关链接
《教学参考》:求真求实非炒作(2000/10/31/ 13:02)
人教社:小错难免莫要炒作(2000/10/31/ 13:01)
教材编写体制有严重问题(2000/10/31/ 12:05)
教材出一点错都是大问题(2000/10/31/ 12:04)
中学历史教材的是是非非专题 
 新浪推荐:定制您关心的新闻,请来我的新浪
纪念抗美援朝战争专题
新浪招聘网站
亚洲杯足球赛专题
网上购买大幅奥运精彩图片
以色列袭击巴勒斯坦专题
支持奥运,网上签名!
《音像世界》第10期
最新聊天室:E网情深



 新闻查询帮助及往日新闻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