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七
早早地坐在了飞机上,我照例选了个靠走道的位子。
汉城飞北京的飞机上大部分都是中国人,除了出公差的,近年来还有很多在这儿旅游的。
闲得无聊,我就开始观察陆续在上飞机的各色人等。很快我就发现了,这飞机上有很多漂亮女孩,还有很多人拿着大盒小盒的乐器在狭窄的过道蹒跚而行。
一个穿着笔挺西装的中国人站在我旁边,笑着指了一下我里面靠窗的位子。我连忙站起身。
他一边坐下,一边和上飞机的人打招呼。有人还老远冲他嚷嚷,“张大记者,您也坐这班飞机呀,我还以为您要和朱总理一起回北京呢。”
我在飞机上一般懒得和人说话,怕的是遇上一位又能说又无聊的,一开头就刹不住闸。
一来汉城离北京很近,二来又要回国了有点兴奋,飞机起飞后,我就和旁边的这位记者开始攀谈起来。一聊才知道,张记者是新华社国际部的,这次来汉城是来采访亚欧首脑会议的。
我问张记者,“这飞机上是不是有文艺团体呀?”
他说,“没错,没看见有这么多漂亮小妞儿?都是来这儿唱堂会的。”
我觉得这记者还挺逗的,就向他打听这次大会的情况。
张记者语言生动,把这次大会的来龙去脉给我详细讲了一遍,这么个国际会议让他讲得象小孩过家家似的,非常好玩儿。他还给我讲了很多报纸上见不到的花絮。
后来我发现张记者不光对国际形势了如指掌,对国内的林林总总更是熟门熟路。他上能和大国首脑握手,下能为老家农民乡亲的几包化肥疏通门路。
和他这么一聊,我真是觉得国内的情况对我越来越陌生了,尽管我每天都讲中文,看中国新闻,一年还能回来这么几次。
我也和张记者聊了聊国外的情况,他也是非常感兴趣。他说虽然他经常在国外出差,但也都是走马观花,了解个皮毛。
我们谈的很投机。飞机快落地的时候,他突然问我,“将来你会申请美国国籍吗?”
我说,“还不知道,可能会吧。”
他又问,“当你在美国国旗下宣誓效忠的时候,会不会感到一种情感认同上的困惑?”
我毫不犹豫地说,“应该不会。美国护照对于我来讲不过是一个更方便的旅行文件,并不说明什么。而关于文化和情感上的认同,应该是毫不相关的另一回事了。”
我们一直嘻嘻哈哈地,这一问一答却显得有点认真。
出了海关,我提拉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在接机的人群里东张西望,找答应来接我的朋友。
过了一会儿没找着,我正打算找地方打电话,一扭头,看到几个我小时候的朋友在不远处双臂抱在胸前,幸灾乐祸地冲我坏笑。和我一对眼光,他们一起哄堂大笑。
有人上前接过我的行李,有人踢了我屁股一脚。
上飞机前汉城在下雨,所以我穿了一件防水的滑雪衫,是亮黄色的。于是我就听到他们七嘴八舌地说,“哎哟,你不怕招腻虫啊!”
这话虽然是损我,但我听着很高兴很亲切,也好久没听人这么说了。
我不得不承认,虽然每天都说中文,可很多词汇和说法真是想不起来了。
有一回一个朋友从北京来美国,我去机场接他。一个戴红箍维持秩序的机场工作人员因为停车的事儿和我有些争执,令我很气愤。
接上朋友后,我试图描述这件事情和这个人。
朋友问,“什么人呀?”
我说,“不是警察,就是维持秩序的那种,我也不知道怎么叫他们。”
朋友想都没想就说,“二狗子呗!”
我觉得真是贴切!
脚实实在在地走在北京的土地上,耳听着发小们那些伴我长大的熟悉的调侃,我感到一种真真切切地踏实的感觉。也许这才是一种归属,才是真正又回到了我的文化当中。
在美国的朋友晶晶写过这样一段话:
“虽然我曾在中国的土地上渴求过西方文明,可是我大概永远也无法融入美国的文化。文化,那紧紧贴近我们心灵的文化,是妈妈穿剩下的小棉袄,是炒菜时烹出的酱油香,是唐诗宋词,是秦淮河上的浆声灯影。我没有办法融入不属于我生命的文化,就象我没法和一个不是在中国长大的小伙子谈情说爱,这很无奈。”
韩国的老裁缝离不开泡菜,他的老伴儿自己就会做。老裁缝在纽约也是吃,在汉城也是吃,可他最终还是回去了,我想大概也就是这个道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