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大学需要知道你的修养和个性。面谈(interview)和老师推荐信都是通过第三者的观察,来综合评价一个学生修养和能力。推荐信是每个大学都要求的,面谈只有好的私立大学要求。我看了很多朋友和朋友的孩子申请美国大学和研究生院的推荐信,都写成空洞的表扬信了,没有故事、用词死板、千篇一律。最好请老师发自内心写一篇中文,请人翻译成中文都好,不要在网上去套用现成推荐信,除非你打定主意采取自杀性申请。推荐信是保密的,老师直接送给了大学。女儿被录取后老师们给我看了他们的推荐信,我摘几句供你做参考例子:生物老师拜赛先生在信中写道:“我从未在这个高中发现有另一个像Kate一样综合了天分、努力、智慧和工作道德的学生”,“她在九年级就修了我在大学才开始学的数学内容”,“Kate是我们学校的最大骄傲”,“她激励我的教学追求”。历史老师萨福先生吹嘘Kate更是了得,“Kate为AP历史班奠定了学习基础,提高了全班的学习要求。她为全班树立榜样,不,她就是第二老师”,“我从她那里学会了做一名更好的老师。我为曾帮助她认识自己拥有的巨大潜力而荣幸”。学生顾问温兹先生写道:“Kate是关心他人疾苦的人,她一直努力在发现回馈社会的最好职业”,“她珍惜享有的自由和对社会的责任,极愿为中国的现代化作出贡献”。我知道,即便我能厚颜无耻在此引用这些夸张之词,你读到时也需要勇气。我引证的目的是让你看到老师们在写推荐信时如何毫无保留,如何具有创造性。美国文化本来就有夸人的习惯,正如《圣经》所说,管好你的舌头,多说造就人的话。
面谈是名校基本要做的,你会说花这么多钱来招本科生吗?是的,每年哈佛大学在两万多人选取1600新生,平均每个新生的录取成本在两万美元以上。大学还希望有机会直接观察申请人,判断此人的学识、修养和性格。这些大学在各地都有校友,从中选些有观察能力的校友,经过训练,长期替母校担任面谈工作。面谈完以后,就在标准的表格给申请人的各种能力打分,并写出推荐语。面谈是大家都害怕的。我女儿天生喜欢面谈。“我无条件地热爱面谈,你会不会觉得我的大脑进了水?我津津有味地品尝面谈,把它们当做松软的红豆包,每咬一口都越来越愉快。所以,你可以想像,当一位哈佛校友打电话让我在学校安排第一次面试的时候,我多么欣喜若狂。oh,高兴死了!我花了很长时间来计划装扮、化妆品、谈吐。爸爸和我讨论了所有能让我精神饱满、闪亮登场的细节,就像诸葛亮的战略――无懈可击,必胜无疑。”记住,当你充满热情、饱含自信去面试时,结果会非常不一样。怎么不一样?女儿被所有面试的名校一致录取。我有个朋友的孩子,什么都好,还是全校学生会主席(all student body),没有一个名校录了他。因为你必须让哈佛面试人看起来,You behave like a Harvard 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