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熊孩子” :上学主要任务就是玩

2014年01月05日15:13  世界博览杂志    

  文/王露露

  二十多年前我到荷兰时交的第一个女朋友叫安娜。她有个三岁的女儿,棕红色的卷发像狸毛大衣一样盖住她的双肩,蓝眼睛看着我,就像一湖碧水一样洗刷我的心灵。一个星期六下午我和安娜去咖啡馆聊天,她把女儿也带上了。我站在酒吧前总觉得脚下打滑,低头一看,吓了一跳,立即提醒安娜,她孩子在闯祸。安娜说,没事,让她玩吧。    

  我环顾四周,咖啡馆满贯的客人,没人觉得这小鬼该管教。我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咖啡馆木地板被这孩子用小桶小锹一绺绺一堆堆地洒沙子,撒到哪儿,哪儿的顾客就像脚底抹了猪油,随时有四仰八叉滑倒在地的可能。安娜解释道,我们大人谈得兴高采烈,小孩也得做点自己喜欢的事吧?我说孩子玩啥不好,非玩让别人摔倒并且肮脏咖啡馆地板的沙子?安娜道,你可别小看这沙子,孩子通过它与大自然接触 ,而且如果孩子不用平铲子把沙子搓回桶内,并把地板打扫干净,安娜是不会让她离开咖啡馆的。   

  那孩子八岁时,棕色的披肩卷发剃成了小平头,俨然一个假小子。有一天我到安娜家串门时,问那孩子学习成绩在班里名列第几。那孩子就像听不懂我的话似的,直摇头。安娜回答道,这年龄小家伙上学的主要任务就是玩。这不,前几天孩子和她爸一起在附近森林里盖了个瞭望塔,本周末他们爷俩要野营,天亮前就得拿着望远镜在塔上等候野鹿野兔经过。讲到这里那孩子纠正妈妈说,说好的是下个周末,因为这个周末她要参加本区少年足球比赛。   

  我把安娜叫到一边:女孩子做啥运动不好,那足球踢着踢着假小子就真变成大老爷们了,以后咋找婆家呀?安娜笑了,女儿爱踢,就让她玩呗!我回想自己八岁时,哪有空玩呀?早上背唐诗,上午在学校争名次,下午做作业,晚上跟家教学英语练小提琴。别说踢足球了,连开怀大笑,都要遭父母批评,女孩子得文静点,疯丫头长大没人要。 

  安娜的孩子十一岁时,不但没背过一首荷兰古诗,而且连儿童故事书都没读过几本。有一天晚上我已经睡了,突然听到门铃。开门一看,原来是安娜的女儿。她手里提笼,里面端坐着一只灰兔子。她说这两天要到参加少年足球联赛,她的兔子能不能在我家住两宿,兔食她已经准备好了。我说当然可以,但她咋一人来了?爸爸妈妈呢?    

  孩子答道,忙着离婚呢,没空管她娘俩。我心不在焉地听孩子讲兔子,但心里犯急,她父母小打小闹就算了,离婚有点离谱吧?可我看到他们十一岁女儿的淡定,突然发现他们教育孩子的明智。

  这女孩从小可以随心所欲地玩沙子给大人填堵,能选择自己中意的另类体育运动,满世界追野鹿野兔,驯养可爱的小动物。她通过玩沙子培养了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通过养兔子甘心情愿地阅读艰涩的科普书籍,心智和情感得到了全面发展。因此即使家庭出现裂纹,她比娇生惯养受填鸭式教育的孩子更有应对能力。不但会独立地安排自己的生活,还能照顾到小兔子。我跟她一样大时,就知道学习考高分,父母一不在家,宁可肚子饿扁了也不会并不愿自己动手做饭吃。大人教我曰,万般皆下品,只有读书高,君子动口不动手。 

  我书倒读得不赖,但没体会过多少童趣。长大后虽然有钱请保姆给我做家务,但倍感依赖别人之痛苦与受牵制。青春期谈恋爱时,也不能跟着感觉走,享受爱情的甜蜜。因为我从小就不知怎么尊重自己的情感,在应该玩耍嬉笑的年龄过早理智化,被迫啃书本。 

  小人和小鸡一样,应通过游戏自然地掌握生活技能。人为的强化教育,不管父母的初衷有多好,都属揠苗助长。孩子虽然不会像一天下三四个蛋的母鸡一样短命,但他们成人后生活的质量打折扣。缺少生活乐趣事业鼎盛钞票如山的人生就那么令人羡慕吗?就那么值得父母牺牲心爱孩子的美好童年吗?

  本文刊于2013年第23期《世界博览》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留学信息查询

(共有550家机构,924位留学顾问)

留学机构搜索

留学顾问搜索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